国家司法考试

赵某与钱某是邻居,一日为琐事争吵以致互殴,公安机关进行了调解。双方对医疗费赔偿等达成了调解协议。事后,赵某履行了调解协议,而钱某没有履行。赵某请求公安机关强制执行调解协议。公安机关的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A、不予执行,告知赵某向人民法院就该纠纷提起民事诉讼B、不予执行,告知赵某提起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以撤销该调解协议并判决钱某赔偿医疗费C、不予执行,告知赵某提起行政诉讼以撤销该调解协议D、强制钱某履行该调解协议

题目

赵某与钱某是邻居,一日为琐事争吵以致互殴,公安机关进行了调解。双方对医疗费赔偿等达成了调解协议。事后,赵某履行了调解协议,而钱某没有履行。赵某请求公安机关强制执行调解协议。公安机关的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

  • A、不予执行,告知赵某向人民法院就该纠纷提起民事诉讼
  • B、不予执行,告知赵某提起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以撤销该调解协议并判决钱某赔偿医疗费
  • C、不予执行,告知赵某提起行政诉讼以撤销该调解协议
  • D、强制钱某履行该调解协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陈某在与邻居赵某争吵过程中用匕首将赵某捅成重伤,在接到群众报案后公安机关对此案作出了不予立案的书面决定,关于本案,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本案应当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B.赵某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对陈某提起自诉

C.赵某及其法定代理人对陈某提起自诉后,人民法院可以对本案进行调解

D.赵某及其法定代理人对陈某提起自诉后,陈莱可以对自诉人提起反诉


正确答案:B
25。答案:B 考点:公诉转自诉讲解:《刑事诉讼法》第18条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本案是重伤案件,不属于检察院立案管辖的范围,故A错误。本案本来属于公诉案件,但由于公安机关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因此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向法院直接提起自诉。故B正确。根据《刑事诉讼法解释》第197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告诉才处理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可以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起诉。第203条规定:“对于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三)项规定的案件,不适用调解。”据此,公诉转自诉案件不得调解,因此C错。《解释》第206条规定:“告诉才处理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在诉讼过程中,可以对自诉人提起反诉。”因此D错误。

第2题:

赵某和周某是同一个工厂的工人,两人因为在工厂里的琐事而发生矛盾。在一次争吵中,赵某将周某打成重伤,周某的家人将这一情况报告了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则认为赵某和周某素来关系不错,这件事情不至于进行刑事立案,就劝两家进行调解。周某的家人不服,将本案诉至法院。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人民法院在审理该案时,可以进行调解

B、人民法院在决定是否立案时,应当审查被害人是否有公安机关的不立案决定书

C、公安机关决定不立案的,周某的家属应当向人民检察院提出

D、公安机关决定不立案的,周某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参考答案:BD

第3题:

田某与张某争吵并厮打,执勤民警赵某见状即上前制止,田某在挣脱中失去平衡致视神经萎缩, 本案中田某受伤与赵某的制止行为有因果关系,公安机关应承担赔偿责任。 ()


参考答案:错

第4题:

李某与赵某是邻居,平时关系紧张,一日两人因琐事发生争吵,进而互殴,李某将赵某打伤,经法医鉴定为轻伤。赵某对李某向法院提起了刑事诉讼,则李某何时可以聘请辩护人?

A:自法院向其送达起诉书副本之日起
B:在本案开庭审理之后
C:自其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
D:可以随时委托辩护人

答案:D
解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3条,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第5题:

赵某外出旅游,将宠物猫托付给好友钱某照管。一日,孙某前往钱某家中做客时觉该猫乖巧可爱便想以高价买下。孙某觉得自己可大赚一笔,便假称猫是自己所养,同意将猫卖给孙某。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赵某与钱某存在保管法律关系
B.猫归赵某所有
C.猫归孙某所有
D.赵某与钱某的买卖合同效力待定

答案:A,C
解析:
赵某委托钱某照管,钱某有妥善照顾宠物猫的义务,虽然钱某的照管是无偿的。但并不影响其保管合同的成立,选项A正确。赵某不享有对宠物猫的处分权,但是因为买受人孙某对此不知情,因此属于善意第三人,根据《物权法》关于善意取得的规定,孙某取得对宠物猫的所有权,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3条的规定,无权处分不影响买卖合同的效力,结合《物权法》第15条的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钱某虽然没有对宠物猫的处分权,但是这不影响合同效力,买卖合同成立且有效。选项D错误。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C。

第6题:

王某与张某是邻居,一日为琐事争吵以致互殴,公安机关进行了调解。双方对医疗费赔偿等达成了调解协议。事后,王某履行了调解协议,而张某没有履行。王某请求公安机关强制执行调解协议。公安机关的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

A.不予执行,告知王某向人民法院就该纠纷提起民事诉讼

B.不予执行,告知王某提起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以撤销该调解协议并判决张某赔偿医疗费

C.不予执行,告知王某提起行政诉讼以撤销该调解协议

D.强制张某履行该调解协议


正确答案:A

第7题:

赵某与钱某是邻居,因生活上的纠纷发生口角,赵某情绪很激动声称不让钱某好活,并立刻去小卖部买了一把水果刀,钱某担心赵某会加害自己,便在赵某回来的路上打伤赵某,导致赵某手臂和腿骨骨折,一个多月没法行走。对钱某的行为定性正确的是:( )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假想防卫

D.故意犯罪


正确答案:C

第8题:

某中学高二学生赵某和王某因开玩笑致互殴,赵某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王某刺伤。公安机关以赵某涉嫌故意伤害罪进行立案侦查。县医院的李医生受公安机关的委托,对王某的伤情作了鉴定。公安机关也录取了现场目击者肖某的证言。赵某与王某均为未成年人。本案中,属于当事人的有( )。

A.赵某

B.赵某和王某

C.赵某和王某的父母

D.赵某、王某、肖某和李医生


正确答案:B
《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本案中,赵某是这起故意伤害案的犯罪嫌疑人,可能受到起诉,并可能被判处刑罚;王某是这起故意伤害案的被害人,可以要求对赵某追究刑事责任,也可以就自已所受的物质损失请求赔偿。可见,赵某与王某都是与本案的案件事实和诉讼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是本案的当事人。当人不要求是成年人,赵某和王某未成年不影响其成为当事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9题:

赵某与钱某是邻居。一日为琐事争吵以致互殴,县公安局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他们进行了调解处理。赵某与钱某对医疗费赔偿等达成了调解协议。事后,二人均没有履行协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因为二人没有履行调解协议,则县公安局应当对二人作出治安处罚
B.如果二人履行了调解协议,则县公安局就不应对其作出处罚决定
C.二人可以就调解行为申请行政复议
D.二人可以就调解行为提起行政诉讼


答案:A,B
解析: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据此,AB项正确。行政调解的达成不是行政机关强制力所为,而取决于民事纠纷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达成合意。故不是具体行政行为,不可复议或诉讼。据此,CD项错误。

第10题:

为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促进和谐,派出所民警小吴最近进行了矛盾纠纷的排查。在小吴排查到的问题中,属于治安类纠纷的是( )。

A.赵某与李某因合同未履约翻脸
B.刘某因私拆同事信件引起争执近
C.张某因房产继承与兄弟发生矛盾
D.钱某因宅基地使用与邻居王某争吵

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冒领、隐匿、毁弃、私自开拆或者非法检查他人邮件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私拆他人信件引起争执属于治安纠纷,ACD属于民事纠纷。因此选择B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