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

贾某驾驶一机动车将过路人王某撞成重伤,之后在乘车人张某的指使下驾车逃离现场。被害人王某因贾某的逃逸,没有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贾某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B、贾某与张某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C、张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D、张某是交通肇事罪的从犯

题目

贾某驾驶一机动车将过路人王某撞成重伤,之后在乘车人张某的指使下驾车逃离现场。被害人王某因贾某的逃逸,没有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贾某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
  • B、贾某与张某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 C、张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 D、张某是交通肇事罪的从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王某持有已到期的汇票到银行兑付时被拒绝付款,此时王某可以向以下哪些人行使追索权( )

A.该汇票的出票人李某

B.王某的前手张某

C.贾某(在该汇票到期前,王某曾将该汇票背书给贾某,其后因业务关系贾某又将该汇票背书给王某)

D.C项中贾某的保证人


正确答案:AB
本题考查票据被拒付时被迫索人的范围。
《票据法》第61条规定:“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选项A、B当选。因王某先背书给贾某,后贾某虽又背书给王某,但王某仍是贾某的前手,故当该汇票被拒付时,贾某不须向王某承担汇票的债务责任。贾某不承担责任,其保证人也就不承担责任,选项C、D排除。

第2题:

下列行为中构成犯罪的是:( )。

A.赵某,30岁,醉酒驾驶撞死路人

B.刘某,13岁,盗窃价值人民币50万元的财物

C.张某,20岁,遇人抢劫奋起反击,将对方打成重伤

D.王某,30岁,为了躲避仇人追杀,抢了路人的摩托车逃跑


正确答案:A

第3题:

下列行为中构成犯罪的是:

A赵某,30岁,醉酒驾车撞死路人

B刘某,13岁,盗窃价值人民币50万元的财物

C张某,30岁.遇人抢劫奋起反击,将对方打成重伤

D王某,30岁,为了躲避仇人追杀,抢了路人的摩托车逃跑


正确答案:A

第4题:

一日,张某将路人打晕,欲取走其财物,这时,熟人王某正好经过,于是,张某让王某帮忙将晕倒的路人所携带的财物取走,王某同意。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张某构成抢劫罪,王某构成盗窃罪
B.张某、王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C.张某、王某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D.张某、王某是事前有联络的共同犯罪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这是在犯罪过程中,王某加入张某正在进行的抢劫而构成共同抢劫犯罪。

第5题:

张某为光华公司的一名员工,该公司长期拖欠张某工资,在一次索要拖欠工资的过程中, 张某与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某发生争吵,且双方发生肢体冲突。张某为了平复心中怒气,唆 使好朋友王某16岁的儿子王小某将光华公司某办公室的办公用品砸坏,并承诺事成之后送给 王小某一部手机作为奖励。之后,光华公司了解到王小某的行为为张某指使之后,委托律师钱 某处理本案,钱某就公司办公用品的损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张某赔偿损失。审理中,法院 通知王小某参加诉讼,张某要求法院判决光华公司支付其劳动酬。经审理后,法院只就賠偿 损失的诉讼请求作出了判决,对张某要求支付工资的诉讼请求未作出处理。
关于上述案例中的张某、李某、王某和王小某的诉讼地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因损坏行为非张某所为,其应作为本案的第三人
B.李某作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本案的当事人
C.王某为王小某的法定诉讼代理人
D.王小某为本案的共同被告


答案:A,B
解析:
本案的诉讼是光华公司提起的,其应作为本案的原告。李某作为光华公 司的法定代表人,可以代表公司参加诉讼,但不是本案的当事人。B项错误。张某指使王小某 损坏光华公司的办公用品,均应作为本案的被告。A项错误,D项正确。王小某未满18周岁, 王某应为其法定诉讼代理人。C项正确。

第6题:

张某找到其朋友李某,想借用李某的汽车。李某明知张某驾驶技术不佳,还是将自己的一辆汽车借给了他。张某驾驶车辆期间发生了交通事故,导致王某受伤。李某为自己的汽车投保了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那么,对于王某的损失

A.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B.因张某技术不佳,保险公司可以拒赔

C.李某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D.李某和张某承担连带责任


正确答案:A

第7题:

下列行为中构成犯罪的是( )。

A.张某,20岁,遇人抢劫奋起反击,将对方打成重伤

B.王某,30岁,为了躲避仇人追杀,抢了路人的摩托车逃跑

C.刘某,13岁,盗窃价值人民币50万元的财物

D.赵某,30岁,醉酒驾车撞死路人


正确答案:D
A项张某行为是正当防卫,B项王某行为是紧急避险,C项刘某不满14周岁,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不构成犯罪。D项醉酒不是免责事由,赵某仍应承担刑事责任(交通肇事罪)。

第8题:

第 29 题 李某在公路上被一汽车撞成重伤,血流不止,司机畏罪逃走,王某驾驶农用三轮车经过,李某向王某呼救,希望王某送他去医院,王某看李某的行头,提出要李某给500元钱才肯帮助,李某出于无奈便答应了王某的请求,王某的行为不构成:(  )

A.抢劫罪

B.盗窃罪

C.侵占罪

D.抢夺罪


正确答案:ABCD
王某虽然无抢救李某的法律义务,但也没有实施暴力、胁迫,虽然李某同意给王某500元,但也系迫于当时的处境,但不是王某以自己的侵害行为相威胁的结果。因此王某的行为虽不符合道德要求,但不构成犯罪,本题是选非题,因此皆入选。

第9题:

王某请好朋友方某为其搬家,方某让自己 雇佣的司机陈某去拉这趟活。陈某在驾驶车搬运途 中,不慎将过路行人张某撞伤,现张某到法院起诉请求 賠偿。本案的被告人应当是:( )
a.王某
b.王某和方某
c.陈某
d.方某和陈某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张某醉酒后驾车,超速撞到路人王某,致其重伤。下列做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

A.张某对其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以后,无需再对王某所受损害进行赔偿
B.王某可以就其所受损害的民事赔偿,与张某进行“私了”
C.张某和王某达成损害赔偿的“私了协议”后,交警可以不追究张某的法律责任
D.交警对张某做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处罚后,张某不服可以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答案:B,D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七条:“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人民法院应当结合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情况认定其悔罪表现,并在量刑时予以考虑。”张某承担刑事责任后,并不能消除其对王某的民事赔偿责任,故A项说法错误;同理,张某和王某达成私了协议,并不意味着张某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故C项说法错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五条第四款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就民事赔偿问题达成调解、和解协议的,赔偿范围、数额不受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限制。”对于民事责任,当事人之间可以进行私了,故B项说法正确。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张某对于交警给其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故D项说法正确。因此选择BD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