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

关于贪污贿赂罪的犯罪主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与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主体B、只有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才是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C、只有司法机关是私分罚没财物罪的犯罪主体D、受人民团体委托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是贪污罪的犯罪主体

题目

关于贪污贿赂罪的犯罪主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主体
  • B、只有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才是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
  • C、只有司法机关是私分罚没财物罪的犯罪主体
  • D、受人民团体委托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是贪污罪的犯罪主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B.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包括村委会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不包括村委会工作人员

C.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不包括这部分人员

D.贪污罪的犯罪主体范围比挪用公款罪要大


正确答案:B
[考点] 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答案及解析] B。贪污罪的犯罪主体,除了国家工作人员外,还包括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而挪用公款罪并不包括这些人员。根据立法解释的规定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包括村委会工作人员,而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不包括村委会工作人员的说法并不正确,因为只要是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公务的村委会工作人员也可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第2题:

关于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B.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包括村委会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不包括村委会工作人员

C.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不包括这部分人员

D.贪污罪的犯罪主体范围比挪用公款罪要大


正确答案:B
贪污罪的犯罪主体,除了国家工作人员外,还包括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而挪用公款罪并不包括这些人员。根据立法解释的规定,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包括村委会工作人员,而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不包括村委会工作人员的说法并不正确,因为只要是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公务的村委会工作人员也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第3题:

下列关于贪污贿赂罪的主体表述正确的是( )。

A.本类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B.本类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C.本类罪的主体主要是特殊主体,少数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D.本类罪的主体不包括单位


正确答案:C
C【解析】贪污贿赂罪多数犯罪主体如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国有单位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少数犯罪如行贿罪和介绍贿赂罪的主体则是一般主体。

第4题:

(2018年)下列关于非法集资类犯罪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Ⅰ.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Ⅱ.犯罪主体是法人
Ⅲ.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Ⅳ.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A.Ⅰ、Ⅱ、Ⅲ
B.Ⅰ、Ⅱ、Ⅳ
C.Ⅰ、Ⅲ、Ⅳ
D.Ⅰ、Ⅱ、Ⅲ、Ⅳ

答案:C
解析:
非法集资类犯罪的构成包括:①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②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③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④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

第5题:

下列关于职务侵占罪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该罪属于贪污贿赂犯罪一章
B.该罪属于渎职犯罪一章
C.该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
D.该罪的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答案:D
解析:
【精解】职务侵占罪属于侵犯财产权利罪一章,而不属于贪污贿赂犯罪或渎职犯罪。另外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第6题:

在贪污贿赂罪中,犯罪构成中主体为一般主体的有( )。

A.贪污罪

B.受贿罪

C.行贿罪

D.介绍贿赂罪


正确答案:CD
解析:贪污罪和受贿罪都必须要求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第7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贪污贿赂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由国家工作人员构成
B.国有公司的承包人可以是贪污罪的主体
C.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只有超过3个月未还的,才构成挪用公款罪
D.索贿是受贿罪的一种行为表现形式,对索贿的应从重处罚


答案:A,C
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贪污罪的犯罪主体是两类,即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国有公司的承包人是贪污罪的第二类主体。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对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的,未超过3个月同样构成挪用公款罪。索贿是受贿罪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社会危害性更大,所以对于索贿的,应当从重处罚;而且对于索贿的,不要求为他人谋利。故选A、C项。

第8题:

下列犯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的是( )

A. 受贿罪

B. 行贿罪

C. 介绍贿赂罪

D. 抢劫罪


参考答案:A

第9题:

贪污贿赂罪的构成特征表现为

A.侵犯的客体为公务活动的廉洁性
B.犯罪主体都为特殊主体
C.主观方面为故意
D.主观方面都为故意,少数犯罪的主观方面也可以为过失

答案:A,C
解析:
贪污贿赂罪的客体为公务活动的廉洁性,因而选项A为正确的:贪污贿赂罪的主体多为特殊主体,但是行贿罪和介绍贿赂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因而选项B是错误的。贪污贿赂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因而选项C是正确的,而选项D为错误的。

第10题:

下列关于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区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犯罪对象不同
B.犯罪目的不同
C.刑罚处罚幅度不同
D.犯罪主体不同

答案:B
解析: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主要区别在于:(1)犯罪主体不同。(2)犯罪对象不同。(3)刑罚处罚幅度不同。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