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考试

某县公安局接到一封匿名信,举报某派出所民警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刑讯逼供。为严肃纪律,公安机关专门成立了调查组。经调查组确认,派出所在办理一起盗窃案件时存在严重的刑讯逼供行为。侦察机关立案后,对直接实施刑讯逼供并负主要责任的民警甲采取了逮捕措施,对参与实施刑讯逼供的民警乙采取了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并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辩护权。经审判,该县人民法院分别判处甲有期徒刑2年,缓刑4年;判处乙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下列关于侦查阶段辩护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甲、乙二人可自行行使辩护权B、甲、乙二人可聘请自己的亲友

题目

某县公安局接到一封匿名信,举报某派出所民警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刑讯逼供。为严肃纪律,公安机关专门成立了调查组。经调查组确认,派出所在办理一起盗窃案件时存在严重的刑讯逼供行为。侦察机关立案后,对直接实施刑讯逼供并负主要责任的民警甲采取了逮捕措施,对参与实施刑讯逼供的民警乙采取了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并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辩护权。经审判,该县人民法院分别判处甲有期徒刑2年,缓刑4年;判处乙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下列关于侦查阶段辩护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甲、乙二人可自行行使辩护权
  • B、甲、乙二人可聘请自己的亲友作辩护人
  • C、辩护人只能以甲、乙二人的名义进行辩护
  • D、辩护人在辩护活动中知悉的甲、乙二人的有关情况和信息,一律应当保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附带民事诉讼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甲故意杀死乙,乙的哥哥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非法处置被害人财产的,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C.甲因盗窃罪被某县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侦查人员乙对甲讯问时实施了刑讯逼供。乙的刑讯行为随后被某县检察院发现并追究乙刑讯逼供的刑事责任,甲可就因乙刑讯行为而遭受的物质损失在乙刑讯逼供案中提出附带民事诉讼,法院应当受理
D.丙因故意伤害丁被立案侦查,在侦查阶段,经过公安机关的调解,丙与丁达成调解协议并制作了调解书,到审判阶段,丁又向丙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除非有证据证明调解违法

答案:B,C,D
解析:
《高法解释》第138条规定:“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可见,A正确。 《高法解释》第139条规定:“被告人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的,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追缴、退赔的情况,可以作为量刑情节考虑。”可见,B错误,被害人只能通过追缴或者退赔的方式得到补偿。 《高法解释》第140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他人人身、财产权利构成犯罪,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请国家赔偿。”可见,C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他人人身、财产权利构成犯罪”的情况,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院不予受理。C错误。 《高法解释》第148条规定:“侦查、审查起诉期间,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提出赔偿要求,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调解,当事人双方已经达成协议并全部履行,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又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合法原则的除外。”D错误,还需全部履行。 综上所述,本题应当选BCD。

第2题:

某县公安局接到一封匿名信,举报某派出所民警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刑讯逼供。为严肃纪律,公安机关专门成立了调查组。经调查组确认,派出所在办理一起盗窃案件时存在严重的刑讯逼供行为。侦察机关立案后,对直接实施刑讯逼供并负主要责任的民警甲采取了逮捕措施,对参与实施刑讯逼供的民警乙采取了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并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辩护权。经审判,该县人民法院分别判处甲有期徒刑2年,缓刑4年;判处乙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根据《刑事诉讼法》,有权对本案行使侦查权的主体有()。

  • A、县公安机关
  • B、县检察机关
  • C、市公安机关
  • D、县监察机关

正确答案:B

第3题:

甲某因涉嫌盗窃被捕。某派出所民警乙在审讯过程中,因甲某一直拒不供述赃款去向,对甲拳打脚踢。致甲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B.乙构成故事杀人罪

C.乙构成刑讯逼供罪

D.乙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B

第4题:

甲女欲报复乙男,于某天冲入乙男的商铺内持刀朝乙身体猛刺一刀,致乙重伤倒地,派出所民警赶赴现场对甲实施控制时甲持刀反抗,民警在制服甲的过程中致甲重伤,造成现场大量群众聚集,民警马上将情况报告县公安局。现场处置时民警从甲手上缴获作案刀具1把,并从甲随身携带的挎包内搜出毒品海洛因0.5克,匕首1把。侦查期间,甲因怀孕被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执行机关对甲的通信实施监控,并对其采取电子监控。甲在监视居住期间翻供,称案发时是出于正当防卫才致乙受伤倒地的。甲的辩护律师丁,于侦查终结前到侦查机关提交了其对本案的书面意见,侦查人员以甲翻供为由不予接收。本案经侦查终结,侦查人员将案件移送县检察院审查起诉,未通知丁和甲。丁得知乙翻供的情况后,通过亲友关系找到本案的关键证人丙,告知其甲翻供的情况,要求丙按照甲翻供的情况作假证。公安机关补充侦查阶段,丙按照甲翻供的情况作了假证,使甲被判无罪。侦查人员存在哪些错误做法?请简述理由。


正确答案: 对丁在侦查终结前提交的书面意见,侦查人员以甲翻供为由不予接收的做法是错误的。此外,经侦查终结,侦查人员将案件移送县检察院审查起诉,未通知丁和甲的做法也是错误的。理由:因为丁作为辩护律师在侦查终结前就本案向侦查机关提出书面意见,侦查机关应当附卷;侦查终结后,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的同时,侦查人员应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甲及其辩护律师丁。法律依据:《刑诉法》第一百五十九条、第一百六十条。

第5题:

关于应当变更为取监视居住或解除强制措施,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被逮捕后发现患有严重疾病,但甲有继续犯罪的可能
  • B、乙被逮捕后经检查正在怀孕,但乙企图自杀
  • C、丙被逮捕后侦查羁押期限届满仍须继续查证
  • D、丁被逮捕后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判决尚未发生效力

正确答案:C,D

第6题:

甲.男,31岁,1998年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01年7月刑满释放.乙,女,29岁,1999年因犯诈骗罪被判处2年6个月有期徒刑,同时宣告缓刑3年.20O2年1月甲、乙二人经预谋潜入丙家实施盗窃,当甲、乙二人欲携带所盗巨额财物离开丙家时,恰遇丙返回家中,甲、乙二人对丙实施暴力致其轻伤后,逃离现场.数日后甲、乙被抓获.
问题:
(1)甲、乙二人共同构成何种犯罪?
(2)对甲、乙所犯之罪量刑时,应适用何种量刑制度?


答案:
解析:
(1)甲、乙二人共同构成抢劫罪.根据《刑法》第269条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甲、乙的行为符合该条规定,其行为性质已由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
(2)甲构成累犯,对其应当从重处罚.根据《刑法》第65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甲所犯前、后罪,符合累犯的构成条件,对其依法从重处罚.
(3)乙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摹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即关于数罪并罚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第7题:

甲女欲报复乙男,于某天冲入乙男的商铺内持刀朝乙身体猛刺一刀,致乙重伤倒地,派出所民警赶赴现场对甲实施控制时甲持刀反抗,民警在制服甲的过程中致甲重伤,造成现场大量群众聚集,民警马上将情况报告县公安局。现场处置时民警从甲手上缴获作案刀具1把,并从甲随身携带的挎包内搜出毒品海洛因0.5克,匕首1把。侦查期间,甲因怀孕被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执行机关对甲的通信实施监控,并对其采取电子监控。甲在监视居住期间翻供,称案发时是出于正当防卫才致乙受伤倒地的。甲的辩护律师丁,于侦查终结前到侦查机关提交了其对本案的书面意见,侦查人员以甲翻供为由不予接收。本案经侦查终结,侦查人员将案件移送县检察院审查起诉,未通知丁和甲。丁得知乙翻供的情况后,通过亲友关系找到本案的关键证人丙,告知其甲翻供的情况,要求丙按照甲翻供的情况作假证。公安机关补充侦查阶段,丙按照甲翻供的情况作了假证,使甲被判无罪。执行机关对甲的通信实施监控,并对其采取电子监控是否合法?请简述理由。


正确答案: 合法。执行机关可以对甲采取电子监控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侦查期间,可以对甲的通信进行监控。法律依据:《刑诉法》第七十六条。

第8题:

甲和乙是盗窃案的共犯,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后在同一监狱服刑。二人在服刑期间脱逃至A市。甲在A市某宾馆吃饭时被抓获,押解回监狱后发现甲在A市还犯有盗窃罪;乙在A市抢劫时被当场抓获。对甲和乙所犯的新罪应当如何进行侦查?
A.二人均由监狱一并进行侦查
B.二人均由A市公安局一并进行侦查
C.甲由监狱进行侦查,乙由A市公安局进行侦查
D. 乙由监狱进行侦查,甲由A市公安局进行侦查


答案:C
解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25条,乙肯定由A市公安局进行侦查。因为其在脱逃期间的犯罪不是发生在监狱内部,所以不应由监狱进行侦查。按照《刑事诉讼法》第3条,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另外,根据《刑诉解释》第14条,甲应由监狱进行侦查。

第9题:

某县公安局接到一封匿名信,举报某派出所民警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刑讯逼供。为严肃纪律,公安机关专门成立了调查组。经调查组确认,派出所在办理一起盗窃案件时存在严重的刑讯逼供行为。侦察机关立案后,对直接实施刑讯逼供并负主要责任的民警甲采取了逮捕措施,对参与实施刑讯逼供的民警乙采取了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并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辩护权。经审判,该县人民法院分别判处甲有期徒刑2年,缓刑4年;判处乙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下列关于本案采取的强制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逮捕由检察机关批准并执行
  • B、逮捕由检察机关批准、并由公安机关执行
  • C、可同时采取保证人担保和保证金担保两种方式
  • D、法院审判阶段,仍需采取逮捕措施的,由人民法院决定并执行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下列案件中,管辖权行使正确的是()。

  • A、甲、乙同为A县人,两人商定去B县打工,在B县汽车站,两人发生口角,甲将乙打伤,乙到当地派出所报案,甲趁机坐车返回A县。B县公安机关将案件移交A县公安局,A县公安局办理了该案
  • B、A县公司的甲、乙、丙、丁四人一起到B县出差,在B县的宾馆房间内,四人赌博,被人举报,B县公安局某派出所出警时,被出来买烟的甲、乙看见,两人打电话通知丙、丁后,先行逃回A县,丙、丁则被派出所出警人员抓获。甲、乙回到A县,听说丙、丁二人被抓后,便主动向A县公安局投案,A县公安局办理了该案件
  • C、甲、乙两人在A县火车站候车室因争座位时发生争执,甲将乙的头打破,乙报案后,A县公安局办理该案
  • D、A县人甲到B县出差,遇到卖淫女乙,与其发生性有关系并支付费用后,甲以想与乙处对象为由,将乙带回A县,在某旅馆内发生性关系时被公安机关查获。在公安机关询问时,乙说出与甲在B县的卖淫嫖娼行为,并供认其在B县多次卖淫,A县公安局将该案交由B县公安局办理

正确答案:A,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