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学(医学高级)

女孩,3岁,正常排尿后仍有滴尿现象,站立或活动后滴尿更加严重,但睡眠后阴部不潮湿。 其依据是( )A、静脉尿路造影B、膀胱镜C、检查外阴,寻找异位尿道口D、B超E、CT

题目

女孩,3岁,正常排尿后仍有滴尿现象,站立或活动后滴尿更加严重,但睡眠后阴部不潮湿。 其依据是( )

  • A、静脉尿路造影
  • B、膀胱镜
  • C、检查外阴,寻找异位尿道口
  • D、B超
  • E、CT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镜检法:尿沉渣白细胞正常参考区间是( )。

A.WBC<0~3/HPF

B.离心尿WBC<0~5/HPF

C.一滴尿WBC<0~5/HPF

D.<0-3/HPF一滴尿,<0~5/HPF离心尿

E.<0~3/HPF离心尿,<0~5/HPF一滴尿


正确答案:D
此题暂无解析

第2题:

以下哪项不符合输尿管异位开口的临床表现

A.女性不间歇地尿间滴尿,却有正常次数的排尿

B.新生儿及婴儿正常的间歇性排尿与不正常的无间歇滴尿

C.外阴及大腿内侧皮肤受尿液刺激继发湿疹、糜烂

D.输尿管开口形成囊肿阻塞尿道内口而排尿困难

E.继发感染,滴尿变为混浊


正确答案:D

第3题:

女孩,2岁,正常排尿后滴尿,考虑为

A.输尿管开口异位

B.肾发育异常

C.膀胱横纹肌肉瘤

D.输尿管囊肿

E.膀胱输尿管反流


参考答案:A

第4题:

持续膀胱冲洗,(),夹闭冲洗管,打开尿袋,排出冲洗液。

  • A、患者有尿意
  • B、滴入200-300ml后
  • C、患者有尿意后再滴入200-300ml
  • D、滴入300-500ml
  • E、滴入400-500ml

正确答案:A,B

第5题:

3岁女孩,正常排尿后仍有滴尿现象,站立或活动后滴尿更加严重,但睡眠后阴部不潮湿。最可能的诊断A、尿道括约肌失控

B、输尿管囊肿

C、重复肾

D、尿道开口异位

E、膀胱不发育

诊断依据A、B超

B、静脉尿路造影

C、检查外阴,寻找异位尿道口

D、膀胱镜

E、CT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B

第6题:

镜检法:尿沉渣白细胞正常参考区间是

A、WBC<0~3/HPF

B、离心尿WBC<0~5/HPF

C、一滴尿WBC<0~5/HPF

D、 <0~3/HPF 一滴尿,<0~5/HPF离心尿

E、<O~3/HPF离心尿,<0~5/HPF一滴尿


参考答案:D

第7题:

下列输尿管异位开口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女性不间歇地尿间滴尿,却有正常次数的排尿

B、新生儿及婴儿正常的间歇性排尿与不正常的无间歇滴尿

C、外阴及大腿内侧皮肤受尿液刺激继发湿疹、糜烂

D、输尿管开口形成囊肿阻塞尿道内口而排尿困难

E、继发感染,滴尿变为混浊


参考答案:D

第8题:

测尿肌酸时,尿标本中加入的甲苯防腐的方法是

A、每30ml尿液加1滴,第一次排尿倒入后加入

B、每100ml尿液加10ml,第一次排尿倒入后加入

C、每30ml尿液加5ml,第一次排尿倒入后加入

D、每100ml尿液加5ml,第一次排尿倒入后加入

E、每100ml尿液加1滴,第一次排尿倒入后加入


参考答案:B

第9题:

测尿肌酸时,尿标本中加入的甲苯防腐的方法是

A.每30ml尿液加1滴,第一次排尿倒入后加入
B.每100ml尿液加10ml,第一次排尿倒入后加入
C.每30ml尿液加5ml,第一次排尿倒入后加入
D.每100ml尿液加5ml,第一次排尿倒入后加入
E.每100ml尿液加1滴,第一次排尿倒入后加入

答案:B
解析:
常用防腐剂的作用:①甲醛,防止细菌生长和固定尿中有机成分,用于尿艾迪计数;②浓盐酸,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用于内分泌系统的检验,如17-酮类固醇,17-羟类固醇;③甲苯,防止细菌污染和延缓尿液中化学成分的分解,用于尿蛋白定量,尿糖定时,测定尿中肌酐、肌酸、钾、钠、氯等。甲苯的用法:每100ml尿液加10ml,第一次排尿倒入后加入。

第10题:

女孩,2岁,正常排尿后滴尿,考虑为()

  • A、输尿管开口异位
  • B、肾发育异常
  • C、膀胱横纹肌肉瘤
  • D、输尿管囊肿
  • E、膀胱输尿管反流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