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

患者吴某,女性,58岁。心胸隐痛,时作时止,伴倦怠乏力,声息低微,易汗出,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脉虚细缓。其首选方剂是炙甘草汤合用()A、黄连温胆汤B、天王补心丹C、血府逐瘀汤D、右归饮E、归脾汤

题目

患者吴某,女性,58岁。心胸隐痛,时作时止,伴倦怠乏力,声息低微,易汗出,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脉虚细缓。其首选方剂是炙甘草汤合用()

  • A、黄连温胆汤
  • B、天王补心丹
  • C、血府逐瘀汤
  • D、右归饮
  • E、归脾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63岁。因冠心病心绞痛反复发作3年住院。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倦怠懒言,心悸多梦,气短乏力,潮热多汗,口干,伴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治疗首选

A.保元汤

B.肾气丸

C.生脉散合炙甘草汤

D.大承气汤

E.温胆汤


正确答案:C
患者表现为气阴两虚证,故选生脉敞合炙甘草汤。

第2题:

患者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面色白,倦怠乏力,喜暖恶寒,四肢不温,口干不欲饮,便溏,舌淡,脉濡弱。治宜


正确答案:B

第3题:

病例摘要:薄某,男,48岁,已婚,司机。2015年2月1日初诊。患者十年前劳累后出现胸闷,胸痛伴心悸、气短,经休息或服药后缓解。现症: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乏力,声息低微,易汗出,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悬饮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胸痹。中医证型诊断:气阴两虚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胸闷、胸痛伴心悸、气短为主症,辨病为胸痹。现症见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乏力,声息低微,易汗出,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辨证为气阴两虚证。心气不足,阴血亏耗,血行瘀滞。中医病证鉴别:悬饮、胸痹均有胸痛,但胸痹为当胸闷痛,并可向左肩或左臂内侧等部位放射,常因受寒、饱餐、情绪激动、劳累而突然发作,历时短暂,休息或用药后得以缓解。悬饮为胸胁胀痛,持续不解,多伴有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肋间饱满,并有咳嗽、咳痰等肺系证候。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方剂名称: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麦冬15g,五味子6g,玉竹10g,人参30g,当归15g,炙甘草6g,黄芪30g,肉桂3g,丹参15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4题:

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无力,声息低微,面色咣白,易汗出,舌质淡红,舌胖且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治宜选方

A.人参养荣汤
B.生脉散
C.苓桂术甘汤
D.炙甘草汤

答案:A,B
解析:
上述症状属胸痹之气阴两虚证。其病机为心气不足,阴血亏耗,血行郁滞。治法为益气养阴,活血通脉。代表方为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两者皆能补益心气,前者长于益心气,敛心阴;后者补气养血,安神宁心。

第5题:

患者女,54岁,糖尿病史3年,近来胸胁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动则益甚,倦怠乏力,舌淡红少津,脉细,治宜选用( )

A.益气温阳,活血通脉
B.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C.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D.滋阴清热,养心和络

答案:C
解析:

第6题:

关某,女性,56岁。近2周来,患者常感心胸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乏力,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尤甚,舌偏红边有齿痕,脉结代。其首选方剂是生脉散合用

A、左归饮

B、参附汤

C、右归饮

D、人参养荣汤

E、瓜蒌薤白半夏汤


参考答案:D

第7题:

瘀血痹阻型胸痹心痛的特点是

A.心胸隐痛,痛无定处

B.心痛如刺,痛有定处

C.心胸绞痛,心痛彻背

D.心胸灼痛,时作时止


正确答案:B

第8题:

患者体质素弱,近半年来,呕吐时作时止,倦怠乏力,舌苔薄白,脉弱。治疗除主穴外,应选用( )

A、丰隆、公孙

B、上脘、胃俞

C、梁门、天枢

D、期门、太冲

E、脾俞、胃俞


参考答案:E

第9题:

患者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头晕,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弱而细数。
患者的辨证当属

A、气虚血瘀?
B、气滞血瘀?
C、气阴两虚?
D、寒凝心脉?
E、痰瘀痹阻?

答案:C
解析:
从患者的症状判断,患者属于“气阴两虚”的胸痹

第10题:

患者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遇劳则甚,舌偏红或有齿痕,脉细弱无力,或结代。证属

A.心肾阴虚证
B.寒凝心脉证
C.气滞心胸证
D.气阴两虚证

答案:D
解析:
上述症状属胸痹,其病机为心气不足,阴血亏耗,血行瘀滞。属气阴两虚证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