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住院医师妇产科

麻醉前用药的目的是什么?麻醉前体格方面准备有哪些?

题目

麻醉前用药的目的是什么?麻醉前体格方面准备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麻醉前用药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⑴解除病人的焦虑和恐惧;
⑵提高痛阈,产生镇痛和遗忘;
⑶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功能,减少唾液分泌,防止误吸。
⑷抑制迷走神经反射;从而使麻醉过程平稳。

第2题:

试述常用的麻醉前用药。常用的麻醉前用药包括:


正确答案: ①安定镇静药,如地西泮、咪唑西泮、异丙嗪等。
②催眠药,如苯巴比妥钠等。
③镇痛药,如吗啡、哌替啶等。
④抗胆碱药,如阿托品、东莨菪碱等。此类药物主要是抑制多种腺体分泌而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还可抑制迷走神经反射,对于心动过速、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不用阿托品而改用东莨菪碱。术前药用法:成人苯巴比妥钠0.1g加阿托品0.5mg,麻醉前30分钟肌内注射。

第3题:

麻醉前准备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麻醉前准备的目的为了使病人在体格和精神两方面均处于可能达到的最佳状态,以增强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提高病人在麻醉中的安全性,避免麻醉意外的发生,减少麻醉后的并发症。

第4题:

麻醉前胃肠道应做哪些准备?其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准备:禁食8~12小时,小儿8小时,术前应清洁灌肠,入手术室前将膀胱排空。
目的:避免呕吐误吸,常规让胃排空,需禁食水;防止病人麻醉后肛门括约肌松弛,不能控制粪便排出,增加污染机会。

第5题:

试述麻醉前用药及其目的。


正确答案: (1)麻醉前用药的目的:
①稳定病人情绪,减轻病人焦虑、恐惧等心理应激状态。
②抑制唾液及气管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
③对抗某些麻醉药的毒副作用和一些不利的神经反射。
④提高痛阈;增强麻醉镇痛效果。
(2)常用的麻醉前用药:
①安定镇静药,如地西泮、咪唑西泮、异丙嗪等。
②催眠药,如苯巴比妥钠等。
③镇痛药,如吗啡,哌替啶等。
④抗胆碱药,如阿托品、东莨菪碱等。此类药物主要是抑制多种腺体分泌而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还可抑制迷走神经反射,对于心动过速、高热、甲亢病人,不用阿托品而改用东莨菪碱。术前药用法:成人苯巴比妥钠0.1g加阿托品0.5mg,麻醉前30分钟肌内注射。

第6题:

试述麻醉前用药的目的。


正确答案: 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如下:
(1)稳定病人情绪,减轻病人
焦虑、恐惧等心理应激状态。
(2)抑制唾液及气管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
(3)对抗某些麻醉药的毒副作用和一些不利的神经反射。
(4)提高痛阈;增强麻醉镇痛效果。

第7题:

麻醉前用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一般状况欠佳者术前用药剂量应酌减。年轻、体壮者剂量应酌增。
(2)小儿对吗啡的耐受量小,应少用或不用。
(3)心动过速者或甲亢病人,高热、暑天或炎热地区应不用或少用抗胆碱药,必需者以用东莨菪碱为宜。
(4)施行硫喷妥钠静脉麻醉或椎管内麻醉或氟烷麻醉时,阿托品剂量应增加。
(5)小儿腺体分泌旺盛,抗胆碱药物的剂量应略大。
(6)麻醉前多种药复合应用时,剂量应减少。

第8题:

麻醉前用药的意义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镇静,是病人情绪安定、合作,减少应激反应;
(2)镇痛,缓和术前疼痛和增强麻醉效果;
(3)消除不利反射,减少麻醉或麻醉方法的副作用,减少上呼吸道分泌物。

第9题:

麻醉前用药的目的有哪些?


正确答案:(1)镇静和催眠: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和恐惧心情。
(2)镇痛: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物用量。提高患者痛阈,缓和或解除麻醉前操作引起的疼痛。
(3)抑制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减少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
(4)消除因手术或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第10题:

麻醉前病人体格方面的准备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二)纠正紊乱的生理功能与治疗并发症;
(三)及时停用在术前应停用的药物;
(四)严格执行临床麻醉前的禁食、禁饮;
(五)其他的一般准备;
(六)急诊病人应抓紧时间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