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住院医师眼科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语出()A、《内经》B、《难经》C、《周易》D、《释名》

题目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语出()

  • A、《内经》
  • B、《难经》
  • C、《周易》
  • D、《释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豫同预)”出自于

A.《千金要方》

B.《丹溪心法》

C.《易经》

D.《黄帝内经》

E.《空气,水和居地》


第2题:

下面是古代同窗相处重要美德的是()

  • A、君子贵人而贱已,先人而后已
  • B、没有患急,先人后已
  • C、请业则起,请益则起
  • D、年长以倍,则父事之

正确答案:A,B

第3题:

“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贷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此语出自《至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语出()

  • A、《习性诸论》
  • B、《书院》
  • C、《尚书引义》
  • D、《四书训义》

正确答案:D

第5题: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语出(),意为奖罚要按章办事。

  • A、唐太宗
  • B、魏征
  • C、房玄龄
  • D、唐高宗

正确答案:B

第6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有删改)
对照汉语,下列句中有倒装句的是(??)。

A.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C.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答案:C
解析:
C项中,“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严刑董之,以威怒震之”。

第7题:

下列孔子语录,对道德修养提出要求的是()。

  •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B、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D、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E、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正确答案:A,B,D

第8题:

《学记》中体现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句子是()。

A、“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B、“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C、“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然后能自强也。”

D、“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参考答案:A

第9题:

下列名言古训中对解决人生矛盾最有指导意义的一项是()。

  •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B、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 C、上善若水,大爱无声
  • D、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个园记》中“盖以竹本固,君子见其本,则思树德之,先活其根;竹心虚,君子观其心,则思应用之务宏其量。”为何意?


正确答案:这是因为竹子的根牢固,君子见到竹的根就想到培养自己的德行,则先要使自己的根本牢固;竹心是空的,主人见到竹心,就想到处世务必宽宏大量。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