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资格认证复证考试

塔呼称高H是40m,绝缘子串长h为1.2m,观测弧垂f=16m,低杆的导线悬挂点至测量点〔弛度板)垂直距离a=9m,观测位置为横担下边缘距观测位水平线的距离为()米。A、8.2B、10.2C、17.2D、26.2

题目

塔呼称高H是40m,绝缘子串长h为1.2m,观测弧垂f=16m,低杆的导线悬挂点至测量点〔弛度板)垂直距离a=9m,观测位置为横担下边缘距观测位水平线的距离为()米。

  • A、8.2
  • B、10.2
  • C、17.2
  • D、26.2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海拔500m以下地区,有一回220kV送电线路,采用三相Ⅰ型绝缘子串的酒杯塔、绝缘子串长约3.0m、导线最大弧垂16m时,线间距离不宜小于:
(A) 6.5m
(B) 5.8m
(C) 5.2m
(D) 4.6m


答案:B,
解析: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8.0.1

第2题:

承力塔间隙画图是校验在各种过电压的气象条件下,跳线风偏后对接地构件的空气间隙是否满足规程要求。若跳线弧垂取得过小,会对横担及金具串接地端的距离不够;取得过大,则风偏后会对塔身或跳线下面的构件(如杯型塔中线对平口或垂直排列时对下面的横担)距离不够。施工弧垂参照允许最小和允许最大弧垂间的中值选取。
耐张绝缘子串倾斜角的计算中不应计及()。
A.耐张绝缘子串重量; B.耐张串侧导线垂直档距的重量;
C.导线水平张力; D.导线弧垂。


答案:D
解析:
根据《电力工程髙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108页(三),式(2-6-49),

即与重量和张力有关。

第3题:

某220kV线路,双分裂LGJ—300/40导线,悬垂绝缘子串长为3.Om,计算弧垂用,k值取7.75X10-5l/m,使用的铁塔如图10所示。

该塔型的等效水平线间距离为()m。
A.8.25; B.8.85;C.9.85;D.7.55。


答案:B
解析:
解答过程:
根据《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10.0.1条的相关公式

第4题:

某500kV线路,为1Omm冰区,导线绝缘子串长6m,地线金具串长0.5m,导线弧垂70m,地线弧垂65m,地线水平位移1.75m。
请问在档距1000m下,为满足防雷要求,铁塔挂点与边导线挂点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应为()m。
A.3; B.2.5; C.2.38; D.4.42。


答案:D
解析:
解答过程:根据《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9.0.10的相关规定。
按保护角确定的500kV线路地线对导线保护角若取10°,
tan1O°=1.75/(6+A-0.5),则最小垂直距离为:4.42m
按档距中导地线间距离满足s≥O.012L+1要求:
S=O.012X1000+1=13(m)
档距中导地线间距

第5题:

某超髙压送电线路,试根据下列给定条件判断。
某220kV双回同塔线路,按垂直同相序排列,悬垂绝缘子串长为2.5m,最大弧垂16m,求不同回路间相导线的最小水平线距为()。
A.5.6m; B.4.6m; C.4.1m; D.6.1m。


答案:D
解析:
分析过程:
D=O.4X2.5+220/110+0.65√16+0.5=6.1(m)
根据《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10.0.3条的相关规定,

第6题:

某220kV线路,双分裂LGJ—300/40导线,悬垂绝缘子串长为3.Om,计算弧垂用,k值取7.75X10-5l/m,使用的铁塔如图10所示。

设导线悬垂串质量为100kg,上题(4)中2号塔导线的垂直荷载为()kg。
A.1049.2; B.1249.2;
C.1349.2; D.1149.2。


答案:D
解析:
解答过程:
根据《电力工程髙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184页)的有关描述。
悬垂串Gt=1OOkg
导线:Wd=2X463Xl.133=1049.2(kg)
杆塔垂直荷载:100+1049.2=1149.2(kg)

第7题:

承力塔间隙画图是校验在各种过电压的气象条件下,跳线风偏后对接地构件的空气间隙是否满足规程要求。若跳线弧垂取得过小,会对横担及金具串接地端的距离不够;取得过大,则风偏后会对塔身或跳线下面的构件(如杯型塔中线对平口或垂直排列时对下面的横担)距离不够。施工弧垂参照允许最小和允许最大弧垂间的中值选取。
耐张绝缘子串的水平偏角计算不应计及()。
A.线路路径转角的一半;
B.导线风压造成的耐张绝缘子串水平偏角的増加;
C.绝缘子串风压造成的耐张绝缘子串水平偏角的增加;
D.导线摆动造成的耐张绝缘子串偏角。


答案:D
解析:
根据《电力工程髙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108页(三),式(2-6-50)及图2-6-70,

即与风压和张力有关。

第8题:

电线架设时,并非测量施工张力,而是观测施工弧垂,因此要将求得的施工应力换算为施工弧垂(f=γl2/8σ)曲线交付施工运行。由于悬垂绝缘子串可自由偏斜,故一个耐张段内各档的应力基本相同,即代表档距的应力,若选定观測档的档距为l,即可用代表档距的应力,观測档的档距,算出弧垂。
—条线路的施工期很长,春夏秋冬都可能架线,施工弧垂曲线的制作是()。
A.以等间係的温度为参变量,制作一組档距弧垂曲线;
B.以实际的架线温度制作档距孤垂曲线;
C.以規定的架线温度制作档距孤垂曲线;
D.以春夏秋冬四季制作代表性的档距弧垂曲线。


答案:A
解析:
根据《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210页(一)架线弧垂曲线计算与绘制及图3-5-3架线弧垂曲线图例。

第9题:

电线架设时,并非测量施工张力,而是观测施工弧垂,因此要将求得的施工应力换算为施工弧垂(f=γl2/8σ)曲线交付施工运行。由于悬垂绝缘子串可自由偏斜,故一个耐张段内各档的应力基本相同,即代表档距的应力,若选定观測档的档距为l,即可用代表档距的应力,观測档的档距,算出弧垂。
一条线路有许多代表档距,施工弧垂曲线的制作以()档距算出弧垂曲线。
A.设定的等间距代表档距; B.实际的代表档距;
C.观测档距; D.实际的档距。


答案:A
解析:
根据《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210页(一)架线弧垂曲线计算与绘制及图3-5-3架线弧垂曲线图例。

第10题:

某条新建220kV双回线路设计气象条件为冰厚5mm,线条风速30m/s,最高气温40℃。其终端塔为鼓形排列方式,呼高27米,变电所构架高度为14米,进线档档距为50米,构架侧采用单联绝缘子串,每联15片玻璃绝缘子。经计算,当最大弧垂情况下构架侧垂直档距小于-40米时,构架侧耐张串需倒挂。设计人员按终端塔呼高27米,构架高14米计算后,确定最大弧垂情况下构架侧的垂直档距为-39米,因此给出构架侧耐张串不需倒挂的结论。请问上述设计中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如何改正?


正确答案:设计存在问题是按终端塔呼高计算所得的构架侧垂直档距只是下相垂直档距,由于进线档较小,而鼓形塔上三相导线垂直布置,变电所构架三相导线为水平布置,因此造成三相导线的相对高差相差较大,构架侧垂直档距相差也较大。应分别按实际位置高差计算三相导线的垂直档距后再确定构架侧耐张串是否需倒挂。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