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工

雏乌鸡对光照的要求怎样?

题目

雏乌鸡对光照的要求怎样?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入孵前怎样对乌鸡种蛋和孵化器进行消毒?


正确答案: 从蛋库拿出的种蛋,在入孵前要放在22~25℃环境下预热10~20小时,使其与孵化室的温度相近,这样可以防止种蛋“出汗”而影响孵化率。
孵化蛋盘等可用0.2%新洁尔灭加温45℃浸泡消毒3~5分钟或用1:600倍稀释的百毒杀溶液中浸泡2分钟,捞出后晾干。将其大头朝上码盘装入孵化器内,按孵化器内每立方米空间用40%甲醛溶液30毫升、高锰酸钾晶体15克的比例把种蛋和相应的蛋盘等设备密闭熏蒸消毒30分钟(此时不能用烟雾弹熏蒸剂消毒,以防腐蚀机具)。然后打开箱门,彻底驱散药味后即可以进入正常孵化。开始孵化时间最好在下午,这样在白天出雏率较高。

第2题:

怎样饲养乌鸡种鸡?


正确答案: 150日龄左右,雌乌鸡逐渐开始产蛋,便进入种鸡阶段的饲养管理。
每只成年鸡按年耗料36~38千克准备,要求营养全价。产蛋高峰期应补充维生素A、D、E及B族维生素,添加钙、磷及微量元素硒等,钙、磷比为4~6:1,提倡使用保健砂。生产中可根据生产需要适时调整饲喂方法,如在产蛋率高于50%时应该在夜间增加一次喂饲。此阶段饲料配方可参照表6。为了提高蛋壳质量,特别是在产蛋高峰期,可在下午将少量无污染蛋壳碎粒或贝壳碎粒均匀洒在饲料上供鸡选食。保证供给清洁饮水。

第3题:

怎样控制人工孵化乌鸡蛋时的温度与湿度?


正确答案: 乌骨鸡全部孵化期为21天。入孵时应尽量整批入孵,这样可以整批出雏。孵化时种蛋大头朝上,第1~18天,孵化器内温度37.5~37.8℃;19~21天降温至36.8~37.2℃,孵化期间防止温度大幅度骤变。如果蛋温高于36℃时,应该间歇地打开箱门适当降温,但是要防止蛋温低于32℃。孵化室的温度对孵化机内的温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夏季22℃、冬季23℃为宜。
孵化湿度比家鸡要高一些,机内相对湿度前期65~70%左右、中期55%、出雏时为70~75%。

第4题:

育雏期应该怎样保持光照?


正确答案: 育雏期间的合理光照,有利于采食、饮水,可促进雏鹑的生长发育,光线不足,会推迟开产日期。最好采用单层平养方式,有利于采光。
一般第一周采用24小时连续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3~4瓦,10平方米的地面挂一只25瓦的白炽灯泡,一周后可改为每天14~16小时光照,采用每平方米1~2瓦的亮度。其他时间也应开小灯照明,便于采食、饮水。每天日落后开灯,掌握好照明时间。15~40日龄的仔鹌鹑,要适当减光,每天保持10~12小时的自然光照就可以了,这个时期如果光照过长,就会使鹌鹑性早熟,导致早产早衰,影响后期的产蛋性能。40日龄后的成年鹌鹑则要求增加光照,通过光照对鹌鹑眼睛的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鹌鹑脑垂体发育,增加了雌性激素的分泌,从而可以促进鹌鹑卵巢发育,提高产蛋量,一般在产蛋初期和产蛋高峰期,光照要达到14~16小时,后期可以延长到17小时,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2.5~3瓦比较适宜。

第5题:

制定一个月10月1日出雏的蛋鸡开放禽舍光照程序。


正确答案: 0~1周龄:22~23h;2~7周龄:自然光照;8~17周龄:恒定此期间最长光照;18~68周龄:每周增加0.5~1h至16h恒定;68~淘汰周龄:17h。

第6题:

怎样控制育成期雉鸡的光照?


正确答案: 作种用的雉鸡,应按照种鸡的光照要求,分别对雄、雌种用雉鸡适时达到同步性成熟来管理。11周龄雄雌分群饲养时开始相应的光照管理,促使雉鸡群增加夜间采食、饮水,提高生长速度。
肉用雉鸡,夜间普遍采用电灯照明。通宵开灯促使鸡群采食均匀,饮水正常,有助于鸡群发育整齐。有的弱雉鸡如果限制给食,往往吃不饱,夜间开灯则可以继续采食,而且基本可以照常睡眠。夜间开灯还能防止兽害,不会引起惊群不安。

第7题:

怎样拍儿童柔光照?


正确答案: 将儿童人像拍得清晰这是对一般摄影者最起码的要求,但是,把人拍清晰并不一定是一张十分好的艺术照片,为了使一张照片富有艺术情趣,可以运用柔光摄影,拍摄有朦胧感的似实非实,似虚非虚的柔光朦胧影像,这种柔光景像看起来耐人寻昧,富有含蓄朦胧的艺术美感。所谓“雾里看山,空蒙而幻奇”,这正是美学范畴里的一个传统而常用的原则。柔光摄影有以下几种手法:
1.相机加用柔光镜。柔光镜是一片光学玻璃,中间留有一圆形洞孔,沿孔的外围是磨砂状玻璃,拍照时,被摄人头部影像在中心,而圆孔外围影像则是模糊的。柔光摄影光圈宜大不宜小,大光圈将失去柔光作用,如果没有柔光镜,土办法是用白色薄透明纸,中间开一个圆孔,剪似柔光镜的方法罩在相机镜头上,同样可以达到光线漫射效果。
2.用一块比较光面的光学玻璃,在玻璃面涂上凡士林膏,但中间圆孔不涂凡士林膏,这样也类似柔光镜的构造,拍出的照片能得出不同效果的柔光人像,有若隐若现的迷人气氛。另外,凡士林膏也可以涂镜面的一半,照片的效果会出现一半朦胧,一半实像。
凡士林膏涂层的厚薄只要试一两次就能掌握了。
3.拍摄彩色朦胧效果照片,除了用上述方法外,还有一种方法,即是用彩色玻璃纸剪成窄纸条,将这此玻璃纸条悬挂在镜头前,任其飘动,但影像仍以人物为焦点对焦。彩色纸条由于不在焦点上,这样拍出的照片主体清晰,彩色玻璃红条的晃动则产生出模糊朦胧的色彩。
4.控制光圈制造朦胧效果。不采用上述手段,而采用控制光圈的方法,同样也能产生朦胧效果,这称朦胧对焦法。大家知道,光圈小,景深大,被摄主体前后景物都清楚;反之用大光圈,会出现景深小,主体清晰。但主体前后一定距离的物体会有不清晰的现象,这样不清晰也会产生朦胧效果,比如拍少女照片,若是拍摄现场景物杂乱,或是人物繁乱得多,你不愿将这些杂乱景物或其他人物摄入镜头,这时就可以采用大光圈拍摄,但焦点仍对准在少女身上,拍出的影像则有朦胧感。这种方法经常运用在电影拍摄上,以突出主体,达到变化的效果。大光圈的运用也可表现画面的空间感,拍黑白片可借以制造黑白晕调,拍彩色片运用这种手法,则可以创造晕色反衬主题,构成斑块的柔和色彩。如果选用长焦距镜头拍人像,由于镜头的压缩景像作用,也会出现主体清晰而前面景物较“虚”的现象。

第8题:

雏鹅光照不足不会()。

  • A、影响生长
  • B、啄羽
  • C、脱水

正确答案:C

第9题:

当孵化条件得当、出雏正常时,出雏时间表现为:().

  • A、出雏持续时间长
  • B、出雏时间较一致
  • C、无明显的出雏高峰
  • D、提前出雏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怎样挑选健康雏鹑?


正确答案:雏鹑的质量对后期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雏鹑出壳后,应该立即选优去劣,将残次雏淘汰。最好选在正常时间内出壳的,并且出壳速度快的雏。出壳后活泼好动、眼明亮、羽绒整洁,脚胫光亮,腿壮有力、行走快的鹑雏为佳。健康雏腹部柔软不能过大、脐部正常、卵黄吸收好、肛门无稀粪粘污、气力十足、叫声洪亮但不急促、抓在手里挣扎有力。对畸形雏、行走不便、精神高度沉郁、眼无光且半睁半合或不睁眼的、腹部特大、卵黄吸收不好、粪污粘住肛门的、抬头勉强叫声低微抓在手里无力挣脱的不要选,也不能购进这样的雏,否则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