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柴油机工

钢热处理的工艺是()。A、加热、冷却B、加热、保温C、加热、保温、冷却D、保温、冷却

题目

钢热处理的工艺是()。

  • A、加热、冷却
  • B、加热、保温
  • C、加热、保温、冷却
  • D、保温、冷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调质钢热处理工艺常采用淬火+高温回火。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调质钢的热处理工艺常采用()。


正确答案:淬火+高温回火

第3题:

下列哪一种热处理工艺的目的是消除应力、细化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及淬火前的预热处理,也是某些结构件的最终热处理。( )

A.钢的退火工艺

B.钢的回火工艺

C.钢的淬火工艺

D.钢的正火工艺


正确答案:D

第4题:

简述钢的热处理工艺方法和目的。


正确答案: 将钢在固态下加热到预定温度并在该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然后以一定的速度冷却,改变钢的内部组织,提高钢的性能,延长机器使用寿命的热加工工艺称为钢的热处理工艺。
恰当的热处理工艺不仅可以消除铸、锻、焊等热加工工艺造成的各种缺陷,细化晶粒,消除偏析,除低内应力,使组织均匀化;还可改善铸、锻件毛坯组织、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通过热处理工艺可以强化金属材料、充分挖掘材料潜力,降低结构件重量、节省材料和能源,提高机械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零件的耐磨性、抗疲劳性、耐腐蚀性等,从而延长机器零件和工模具的使用寿命。

第5题:

钢的热处理工艺有哪些?


正确答案: 钢的热处理工艺可分类为:普通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

第6题:

钢的热处理工艺主要分为普通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常用的普通热处理方法有()等。


正确答案: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第7题:

钢的热处理主要工艺是()。

  • A、退火
  • B、回火
  • C、正火
  • D、焊接
  • E、淬火

正确答案:A,B,C,E

第8题:

钢的热处理工艺是由()、()和()三个步骤组成的;热处理基本()钢件的形状和尺寸,只能()钢件的结构组织和力学性能。


正确答案:加热、保温、冷却、不改变、改变

第9题:

钢的热处理是使其获得所需()和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正确答案:组织结构

第10题:

列出结构钢、轴承钢、工具钢、耐蚀钢、耐热钢的具体热处理工艺


正确答案: 一、结构钢
比如调质钢
1淬火
淬火温度理论加热温度在Ac3以上30~50℃,一般含钨、钒、铝的合金钢加热温度可取高些,含锰则低些。尺寸小、形状复杂的工件淬火加热温度取下限,而尺寸大形状简单取上限。
加热时间盐浴炉按0.4-0.6min/mm,气体介质加热炉按1.5-1.8min/mm来估算。
冷却介质一般合金调质钢,均用油做淬火剂。
2回火调质钢淬火后应进行高温回火才能获得会后索氏体组织。
回火温度取500-600℃之间。
回火时间合金钢一般可取0.5-1小时
冷却介质除了回火脆性敏感的钢材需要快冷外(用水或油),其他的钢材可在空气中冷却。
40Cr热处理工艺
正火在空气介质炉中加热至850-870℃,置于空气中冷却。
退火在空气介质炉中加热至830-850℃,随炉降温。
淬火水淬温度为830-850℃,油淬为850-870℃,小尺寸油冷,大尺寸水-油双液冷却。
回火通常在500-650℃回火,置于水中或油中冷却。
二、轴承钢GCr15钢
轴承零件经淬火低温回火后,具有良好的接触疲劳强度和耐磨性,其显微组织为隐回火马氏体基体上分布着细小的粒状碳化物。轴承钢是过共析钢,因此必须采用不完全淬火。淬火温度选在820-850℃。淬火后的组织为马氏体+7-8%未溶粒状碳化物+8-10%残留奥氏体。
轴承零件的回火皆为低温回火。GCr15钢取150-160℃,含有硅、钒的钢取175℃回火。回火保温时间一般为2小时。
三、工具钢
比如低速刃具及量具用钢
1球化退火球化退火在锻后进行。目的除了软化钢材,便于切削加工外,更重要的是为以后淬火提供较为理想的原始组织,即球状珠光体。
退火加热温度通常取在Ac1以上20-40℃,保温时间一般取2-4小时。经保温后可随炉(不大于50℃/h)冷却或采用等温冷却(一般取在680—700℃)。
如果球化退火前,钢中存在严重的网状碳化物,则应先进行加热温度高于Ac3的正火,然后在退火。含钨较高的钢采用高温回火。
2淬火目的是获得马氏体和过剩碳化物组织,以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
加热温度:亚共析钢采用完全淬火,即Ac3以上30-50℃;过共析钢采用不完全淬火,即Ac1以上30-50℃。
加热保温时间,可按刃具的有效厚度计算。在盐浴炉中加热,碳钢取20-25s/mm;合金钢取25-30s/mm。
淬火的冷却,碳钢通常采用水淬油冷(双液淬火),直径小于8mm的小刀刃,可以采用油淬,或用170-190℃的碱液(或盐液)分级或等温冷却。合金钢可采用较缓和的介质冷却,使淬火变形减小,通常采用油淬或熔盐分级淬火。
3低温回火淬火后应立即进行回火,以消除淬火应力,并适当提高塑性和韧性。为了保持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应采用低温回火。回火温度,碳钢一般取160-180;合金钢可以适当提高
9SiCr的热处理工艺
等温球化退火:加热温度790-810℃,经2-4小时保温后,于700-729℃等温保温6-8小时。
淬火的加热温度为850-870℃,淬火的冷却,可根据刀具尺寸及形变程度的要求分别选用油淬和分级淬火(Ms点稍高处约180℃左右停留2-5分钟)或等温淬火(在Ms点稍高处180-200℃或稍低处160℃,停留约30-60分钟)。
9SiCr钢的回火温度应根据刃具要求的硬度来确定,一般取在170-220℃之间保温2小时左右。
再比如高速钢
1球化退火目的在于取出锻造后的内应力,消除不平衡组织,降低硬度,获得较细小的晶粒,以便于切削加工和为以后淬火提供良好的原始组织。
退火温度选在860-880℃之间。退火保温时间一般为2-4小时。然后等温退火,打开炉门于740-750℃等温六小时再以不大于30℃/h冷到500-550℃出炉。
2淬火目的是通过加热使尽可能多的碳及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中,冷却后得到合金度很高的马氏体组织,从而为后的高的红硬性与耐磨性打下基础。
淬火前,一般刀具采用800-850℃预热,而大截面、形状复杂的道具采用两次预热。第一次在600-650℃,第二次在800-850℃。淬火温度:W18Cr4v为1280℃,加热时间根据加热温度、加热介质、装炉量和碳化物的形态等因素考虑,最短不超过30s。
冷却介质为空气或油,采用等温退火,在240-280℃硝盐内进行,等温时间2-4小时,然后空冷。
3回火淬火后应立即进行回火,以消除淬火应力,并适当提高塑性和韧性。为了保持高硬度和高耐磨性,一般采用560℃回火,每次回火保温均采用1小时(大型刀具1.5小时)。通常还要进行二次回火、三次回火。(减少回火次数的措施:淬火后立即在-80—--70℃低温处理,然后在进行一次回火)
四、耐蚀钢
C.r13型马氏体不锈钢热处理工艺
加热到1000℃空冷即可得到马氏体组织,然后根据使用条件来决定回火温度。若要求高的硬度,取200-250℃低温回火;若要求热强度,则取600-750℃高温回火。
18—8型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处理工艺
1固溶处理固溶处理的温度一般为1050-1150℃,钢的含碳量越高,固溶处理温度也越高。保温时间与钢材厚度和直径有关,厚度为1mm,时间为5min;2-3mm,时间为15min;4-12mm,时间为30min.
加热保温后,薄壁零件可以空冷,其他均进行水冷。
2消除内应力处理为消除切削加工后的残余应力,通常采用300-350℃的消除应力退火,保温1-2小时后空冷。
3稳定化处理这种方法针对含钛、铌的不锈钢而设置的。钢中加入钛或铌可消除晶间腐蚀,但是他们的效果必须通过稳定化处理后才能保证。
将钢加热至850-900℃,保温2小时,空冷。
五、耐热钢
1珠光体耐热钢12Cr1MoV
珠光体钢的热处理一般是正火后再回火,回火温度要高于使用温度100℃。如12Cr1MoV钢制锅炉过热管,工作时管壁温度可达580℃,其热处理工艺是加热至980-1020℃,保温空冷后进行710-750℃回火。
2奥氏体耐热钢Cr15Ni26MoTi2AlVB(GH132)
热处理工艺:GH132经980-1000℃固溶,700-720℃时效16小时,一般可用于650-700℃,受力不大的零件可用于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