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监测工

计算题:再A点设站用视距法测得B点标尺上下丝间距读数0.48,中丝切于1.5处(v)的垂直角度数为30º30′,仪器高i为1.2m.求A~B的高差h(视距常数k=100)

题目

计算题:再A点设站用视距法测得B点标尺上下丝间距读数0.48,中丝切于1.5处(v)的垂直角度数为30º30′,仪器高i为1.2m.求A~B的高差h(视距常数k=10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已知AB两点,B对A点高差为h=0.5m,当经纬仪在A点视线水平时,测量上下视距丝在水准尺上读数之差为1.625m,求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本题答案:D=Kl+c(k=100,l=1.625m,c=0)
=100×1.625=162.5m
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是162.5m。

第2题:

用视距法测量水平距离和高差时(望远镜中丝瞄准标尺高,仪器高已知),需要用经纬仪观测的数据是()。

A.上、下丝读数及竖盘读数

B.中丝读数及竖盘读数

C.上、中、下丝读数

D.上、中、下丝读数及竖盘读数


参考答案:D

第3题:

在地形测量中,用视距法测量地形点。将经纬仪安置在山顶的控制点上,测定山脚某点,测得上、下丝尺间隔为0.846m,竖盘的盘左读数为L=92º31′,中丝读数V=1.56m,已知仪器高i=1.42m,测站点的高程HO=123.913m,求测站点到立尺点间的平距和立尺点的高程。(竖直角计算公式为α=90°-L,指标差x=0)


参考答案:计算竖直角:α=90°-L=90°-92º31′=-2º31′
计算水平距离:D=Klcos2α=100×0.846×cos2(-2º31′)=84.437m
计算高差:h=Dtanα+i-v=84.437×tan(-2º31′)+1.42+0=2.291m
L—竖直角读数
K—视距常数
l—尺间隔
i—仪器高
v—中丝读数

第4题:

计算题:用经纬仪进行测量,已知视距kn=100m,竖直角α=-15°29′,仪器高i=1.45m,中丝读数υ=1.56m,求两点间水平距离D和高差h。


正确答案: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D=kn×cos2α=100×cos2(-15°29′)=92.87(m)
h=Dtgα+i-v=92.87×tg(-15°29′)+1.45-1.56=-25.84(m)

第5题:

已知视线水平时,R=100,视距丝上丝读数为0.895,下丝读数为2.145,求视距间隔。


正确答案: ∵视线水平,根据视距测量原理
∴D=KL=100×(2.145-0.895)=100×1.240=124米
视蹑间隔为124米。

第6题:

用照准仪测得标尺上丝读得0.945,下丝读得2561,已知该视仪K=100,求,其测得视距为多少?


本题答案:标尺间距l=2.561-0.945=1.616米
视距D=KL=100×1.616=161.6米
测得视距为161.6米。

第7题:

在A点进行视距测量,A点的高程为HA=1918.380m,仪器高i=1.40m,测得视距为36.8m。现在B点立尺,中丝读数为1.45m,垂直角为87°16′,则B点的高程为()。

A.1920.083mm;

B.1916.577mm;

C.1920.086mm;

D.1916.573mm。


正确答案:A

第8题:

用视距测量法测量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在A点安置经纬仪,B点立水准尺,测得仪器高iA=1.37m,上丝读数为1.213m,下丝读数为2.068m,中丝读数为1.640m,竖直角为-2018/,求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AB及高差hAB。


参考答案:DAB=klcos2α=85.362m
hAB=0.5klsin2α+i-v=-3.699m

第9题:

用照准仪测得标尺上丝读得0.805,下线读得2.306,已知该视距仪k=100,求其测得视距为多少?


正确答案: 标尺间距l=2.306-0.805=1.501m
D.kl=100×1.501=150.1m
测得视距为150.1m。

第10题:

使用水准仪读数计算视距的公式D=Kl中各项的解释错误的是()

  • A、D为视距
  • B、K为尺常数,即4587等
  • C、K为视距乘常数
  • D、l为上下丝读数之差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