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知识竞赛

味精主要是谷氨酸钠,广泛用于食品和菜肴的调味,烹调中正确使用味精的时间是菜肴出锅前。

题目

味精主要是谷氨酸钠,广泛用于食品和菜肴的调味,烹调中正确使用味精的时间是菜肴出锅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炉灶间烹调时使用的精盐、味精、白糖等调味品为了防潮,调味罐应及时加盖。(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2题:

味精主要是谷氨酸钠,广泛用于食品和菜肴的调味,烹调中正确使用味精的时间是菜肴出锅前。(判断题)


正确答案:√

第3题:

味精是现代中餐烹调中应用最广的鲜味调味品。(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氨基酸,科学证明味精对人体有益无害,但食用味精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下面哪个不正确()

  • A、若菜肴需要勾芡,则需在勾芡后放入
  • B、味精不宜食用过频
  • C、作馅料时不宜使用味精
  • D、炒菜时不宜放入过早

正确答案:A

第5题:

减少钠盐摄入的措施不包括( )

A. 减少味精、酱油等含钠盐的调味品的用量
B. 使用醋、柠檬汁、香料、姜等调味品,提高菜肴鲜味
C. 任何人群都可以使用含钾的烹调用盐
D. 少吃酱菜、腌制食品及其他过咸食品
E. 采取总案控制,使用限盐勺,按量放入菜肴

答案:A,B,D,E
解析:
减少钠盐摄入的主要措施:1)纠正过咸口味,可以使用醋、柠檬汁、香料、姜等调味品,提高菜肴鲜味。减少味精、酱油等含钠盐的调味品的用量。2)采取总量控制,使用限盐勺,按量放入菜肴。3)使用低钠盐、低钠酱油或限盐酱油,少放味精。4)少吃酱菜、腌制食品及其他过咸食品。5)少吃零食,学会看食品标签,拒绝高盐食品。6)肾功能良好者使用含钾的忍瑁用盐。

第6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强力味精的正确叙述是______。

A.是味精的第三代产品

B.含有鲜味极强的核酸类物质

C.含有谷氨酸钠成分

D.是普通味精鲜味的两倍

E.只能用于冷菜调味

F.是一种复合鲜味调料


参考答案:BCF

第7题:

从科学层面来看,所谓“味精致癌论”更多是危言耸听。平时在使用味精时,考虑到谷氨酸钠的分子特性,酸碱性较大的菜品不宜加入味精调味。从口感的角度来看,添加味精时也要注意温度,70℃-90℃为最宜,炒菜一般在菜肴出锅前加入,为了防止脱水生成焦谷氨酸钠,丢失鲜味;而凉拌菜要早放,使之充分溶解,另外,味精的适宜浓度为0.2%-0.5%,因此添加的时候也要注意适量,过多摄入味精对身体无益,味精中含钠,高血压患者不宜多食。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血压患者不宜多食味精是危言耸听
B.炒菜低于70℃时添加味精会产生毒素
C.味精不会致癌,炒菜添加可多多益善
D.产生焦谷氨酸钠会导致味精丢失鲜味

答案:D
解析:
选项回到原文一一对应,D项,根据文段提示“为了防止脱水生成焦谷氨酸钠,丢失鲜味”可知,选项正确。D项当选。

A项,根据文段提示“因此添加的时候也要注意适量,过多摄入味精对身体无益,味精中含钠,高血压患者不宜多食。”可知,选项错误,故排除A项。

B项,“产生毒素”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故排除B项。

C项,“多多益善”文段未提及,故排除C项。

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第8题:

常用商品味精(颗粒味精和粉末状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含量为______

A.99%

B.98%

C.95%

D.90%

E.80%


参考答案:AE

第9题:

味精在菜肴制作过程中烹调不当,会产生(),对人体不利。

  • A、焦谷氨酸钠
  • B、谷氨酸
  • C、氯化钠
  • D、氧化碳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在烹调土豆时,加什么调味品可以破坏土豆中的龙葵素()

  • A、盐
  • B、味精
  • C、醋
  • D、料酒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