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竞赛

事故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

题目

事故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种子和果实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被子植物在开花、传粉和受精以后,子房中的胚珠发育形成种子,包在其外面的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子房发育成为果实。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称为真果,由花托,花被或整个花序等与子房共同形成的果实称为假果。

第2题:

何谓子囊,子囊的类型有哪些,以火丝菌为例说明子囊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子囊:子囊菌类继其有性生殖而产生的囊状器官,通常在其中藏有8个子囊孢子。多数子囊呈圆柱状或棒状。子囊孢子常排成一列,但也有时形成椭圆形和球形的。子囊壁子囊一般为单层,也有双层壁和原始壁子囊。子囊的丝形成有的是在菌丝的菌落上进行的;也有的是在形成子囊盘、子囊壳、假囊壳之后而在其中进行的。首先,互相对应的菌丝与菌丝,或是菌丝与小分生孢子或性孢子,或是象在火丝菌属(PyronemA.等可明显看到的从产囊器伸出的受精丝与雄器相接合。然后,雄性的核移入雌性的细胞内,但并不立即融合而形成一对。该细胞有时直接形成子囊;也有时是形成产囊丝之后再产生子囊。火丝菌型子囊:先形成产囊丝钩再由弯曲细胞内的两核核配发生在此细胞中,核配后的细胞即为子囊母细胞,这个细胞将膨大到原来的好几倍,发展成为子囊。

第3题:

代位求偿模式下,事故各方保险公司在定损过程中采取怎样的定损原则?如果发生争议,应该按照怎样的原则进行处理?


正确答案: 事故受损车辆由事故各方保险公司协商定损。如定损金额未协商一致的,原则上应以全责方或事故责任占比大的一方保险公司(以下统称为“主责保险公司”)的定损意见为准。如果代位赔付损失明显超过主责方保险公司的赔偿限额,则由代位公司负责定损。若主责保险公司未及时进行查勘定损的,应以其他方保险公司的定损意见为准。
保险公司之间对定损价格存在争议的,应在行业内部协调解决,不得对被保险人的索赔产生影响。
如果被保险人对保险公司的定损结果存在异议并无法协调的,可共同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定损。

第4题:

臭氧层形成过程及其作用怎样?


正确答案: 臭氧层的形成:臭氧层(ozonelayer)是指大气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层次。一般指高度在10-50km之间的大气层,也有指20-30km之间臭氧浓度最大的大气层。即使在浓度最大处,臭氧对空气的体积比也只有百万分之几,因此它在大气中是痕量成分。将它折算到标准状态(气压为1013.25hPa,温度为273K),在整个大气层中,总累积厚度只有0.15-0.45cm。其含量虽少,却能吸收掉大部分的太阳紫外辐射,对人类和其他生物起着重要保护作用。臭氧吸收太阳紫外辐射而引起的加热作用,还影响着大气温度层结和环流。大气臭氧的形成过程,大致如下:氧分子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小于2420A°的光量子而离解为氧原子,由此可形成一系列反应,其中最主要的反应过程是氧分子和氧原子在第三气体(M)的参与下形成臭氧。
臭氧层的作用:(1)臭氧层阻挡了强紫外线辐射到地面,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强紫外辐射有足够的能量使包括DNA在内的重要生物分子分解,增高患皮肤癌、白内障和免疫缺损症的发生率,并能危害农作物和水生生态系统,可以说,如果没有大气臭氧层的保护,这个世界就不能存在。
(2)臭氧层吸收的太阳紫外辐射能量使平流层大气增温,对平流层的温度场和大气环流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平流层臭氧浓度下降,将引起平流层上部温度下降,平流层下部和对流层温度上升。因此,臭氧层对建立大气的垂直温度结构和大气的辐射平衡起重要作用。臭氧层吸收了部分太阳辐射,估计能使地面的平均温度降低1~2度。

第5题:

怎样辩证地认识人的素质的形成过程?


正确答案:人的素质形成既有先天禀赋的成份,也有后天学习、实践的影响,决非安全天生的,也并非一成不变的。一个原来素质不高的人,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素质。一个原来素质不错的人,也可能因为自己的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或怠惰而丧失原来的素质,甚至蜕化变质。所以,公安决策者良好素质的形成,不仅有先天的基础条件,更重要的是需要后天的努力学习和实践。

第6题:

ISM规则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从1979年到1993年,IMO先后针对人为因素和管理问题通过了9项大会决议。这些决议的通过,为ISM规则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并最终形成了ISM规则。
1.A.441(Ⅺ)号决议和A.443(Ⅺ)号决议
IMO于1979年11届大会通过了A.441(Ⅺ)和A.443(Ⅺ)两个决议,分别提出,请主管机关采取措施,保证船公司与船长之间的信息交流,保证船长履行其正常的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以免贻误工作和时机。这是IMO意识到公司管理的重要性后对公司管理的首次间接介入。
2.A.481(Ⅻ)号决议
1981年通过的IMOA.481(Ⅻ)号决议,对船舶安全配员向公司提出要求,明确了最低配员原则,要求船舶取得主管机关签发的相应的证明文件并存船备查。
3.A.569(15)号决议
1987年第十五届大会上通过了A.569(15)号决议,要求海上安全委员会尽快制订一个关于船舶和“陆地管理部门”对客滚船实施安全和防污染管理的指南。这是IMO首次直接针对陆地管理部门提出要求。此后,IMO一直把研究制订这种管理性的规则作为一个重要议题来审议。
4.A.647(16)号决议
根据海安会的建议草案,IMO1989年在第十六届大会上通过了A.647(16)号决议及其附件。该决议的附件《船舶安全操作和防污染指南》可以认为是ISM规则的原型。它虽是志愿实施性质,但实际上西方一些航运大国已经在本国不同程度实施或者纳入到PSC业务中。
5.A.680(17)和A.681(17)号决议
I.MOA.647(16)决议及其附件(指南)实施两年取得经验后,根据一些国家的建议,IMO于1991年修订了该指南,将其作为A.680(17)号决议的附件。新指南要求各国政府鼓励船东、经营人采取步骤,按照指南的要求实施船舶安全操作和防污染管理评估。此外,同时通过了A.681(17)号决议,要求海上安全委员会和环境保护委员会作为一项紧急事项,尽快制订一个更为详细的,有关船舶安全操作和防污染的监督指南,为操作性监督铺平道路。
6.A.741(18)号决议
经过两年的实施和准备,IMO于1993年又对A.680(17)和A.681(17)两项决议及其附件作了修改,使这两项指南更具广泛适用性和明确的目的。因而,第十八届大会通过的A.741(18)号决议及其附件,取代了A.680(17)号决议。A.741(18)号决议的附件就是ISM规则。十八届大会通过的A.742(18)号决议及其附件《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操作性要求监督程序》,取代了A.681(17)号决议,为PSC提供了第一个关于对船舶操作性要求进行监督的程序。ISM规则和操作性要求监督程序的实施,将使公司和船舶的安全和防污染管理更加严格和全面。
7.1994年5月17日-24日,72个缔约国正式通过ISM规则,并将这一规则纳入SOLAS公约第九章,命名《船舶安全营管理》。ISM规则作为该章的附件列出了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作为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并按SOLAS第九章载明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期限要求,对国际航运船舶分批强制性实施,如此ISM规则也就成为强制性规则。
8.ISM规则2000年修正案
国际海事组织(IMO)海安全(MSC)第73次会议于2000年11月27日至12月6日,在伦敦总部召开。会议讨论通过ISM规则2000年修正案,根据IMORESOLUTIONMSC.104(73)规定,该修正案经默认程序后将于2002年7月1日生效。2002年7月1日生效后的ISM规则有16章内容,划分为A、B两篇内容。A篇为原ISM规则第1至第12章内容,第1章总则1.1节“定义”中新增“周年日”定义。B篇将原ISM规则第13章内容进行修改,新增加了第14章临时审核,第15章审核,第16章证书格式。

第7题:

在固定基础施工中,混凝土罐车在移动过程中会出现怎样的事故隐患?


正确答案: 混凝土罐车在卸完混凝土后的倒车时会发生碰撞事故,造成人员伤害。

第8题:

事故各方保险公司在定损过程中采取怎样的定损原则?如果发生争议,应该按照怎样的原则进行处理?


正确答案:事故受损车辆由事故各方保险公司协商定损。如定损金额未协商一致的,原则上应以全责方或事故责任占比大的一方保险公司(以下统称为“主责保险公司”)的定损意见为准。如果代位赔付损失明显超过主责方保险公司的赔偿限额,则由代位公司负责定损。若主责保险公司未及时进行查勘定损的,应以其他方保险公司的定损意见为准。
保险公司之间对定损价格存在争议的,应在行业内部协调解决,不得对被保险人的索赔产生影响。
如果被保险人对保险公司的定损结果存在异议并无法协调的,可共同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定损。

第9题:

倒水泵过程中应怎样操作,避免事故的发生?


正确答案: 1)倒水泵过程中首先应对待开启水泵进行盘车,避免开启过程中损坏电机,影响后工段生产。
2)待开启水泵出口阀开启度不能过大,否则会造成水泵不能正常开启,压力低(合成循环水电动阀开启5秒,其它阀门开启10-15度)。
3)启动水泵后首先观察水泵的压力电流是否正常(压力表开关开启,油位正常),在未确定水泵运行正常前不得停运水泵,否则会造成后工段大减量,影响生产。
4)停运水泵时应先关闭出口阀门,然后停运水泵,否则若止回阀失灵会造成水泵倒转,烧坏填料。

第10题:

叶是怎样形成的,其过程怎样?


正确答案: 叶起源于生长锥的表面第一、二、三层细胞,由它进行细胞分裂形成叶原基,叶原基首先进行顶端生长,然后进行边缘生长和居间生长,使叶的各部分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