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知识竞赛

试述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题目

试述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催化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物质是()

  • A、Zn2+
  • B、Fe2+
  • C、Mn2+
  • D、Se2+

正确答案:D

第2题:

试述血液比粘度测定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血液比粘度测定包括:全血比粘度测定、血浆比粘度测定和血清比粘度测定。其原理为:同体积的全血(血浆或血清)经过具有一定长度和内径的玻璃毛细管所需的时间与相同体积生理盐水通过同样玻璃毛细管所需时间之比。
临床意义:
1.增高: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患者,尤其是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患者。
2.降低:贫血患者,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慢性感染所引起的贫血。

第3题:

下列哪一种微量元素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重要组成成分

A.铜
B.铁
C.锰
D.锌
E.硒

答案:E
解析:

第4题:

试述血清脂肪酶(LPS)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脂肪酶是一种能水解8~18个碳的长链脂肪酸甘油酯的低专一性酶,主要由胰腺分泌,胃和小肠粘膜也有少量产生,是消化道中水解中性脂肪的重要酶,胆盐和钙能增强其活性。正常血液中,仅有很少量脂肪酶,血中脂肪酶易被肾脏清除,当胰腺分泌亢进、胰管受阻或胰腺受损伤或坏死时,脂肪酶逆流或直接释入血液,而使血中脂肪酶增加。
临床意义:
(1)急性胰腺炎时,血清脂肪酶升高较淀粉酶慢,阳性率不及淀粉酶高,但持续时间长,可达10~l5d。当淀粉酶恢复正常时,此酶仍很高。
(2)约有20%慢性胰腺炎患者酶活性升高,胰腺恶性肿瘤时血清脂肪酶也常有升高。
(3)血清脂肪酶升高还见于胆总管结石、
总胆管癌、胆管炎、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组织坏死、胃穿孔、肠梗阻、肺脂肪栓塞、乳癌、手术或慢性肾脏病等。
(4)应用吗啡等使胆总管括约肌收缩的药物,也可使血清脂肪酶升高。

第5题:

试述尿中17-酮类固醇测定原理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尿中17-酮类固醇(17-KS)指尿中出现的所有C-17为酮基的类固醇类物质。尿中排出的内源性17-KS包括雄酮、异雄酮、脱氢异雄酮及其代谢产物等。17-KS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雄性激素的代谢产物,大部分为水溶性的葡萄糖醛酸酯或硫酸酯,必须经过酸的作用才能使其水解成游离的类固醇,再用有机溶剂提取,经过洗涤除去酸类与酚类物质。17-酮类固醇分子结构中的酮-亚甲基(-CO-CH2-)能与碱性溶液中的间二硝基苯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尿17-酮类固醇增高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和睾丸间质细胞肿瘤等,减低见于肾上腺功能减退、性功能减退以及某些慢性病如结核、肝病和糖尿病等。

第6题:

试述淀粉酶(AMY)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血清淀粉酶属于a-淀粉酶,来源于胰腺和腮腺,它能促进淀粉和糖原水解。当胰腺疾病时,淀粉酶可直接从胰的血管或淋巴途径,或溢出胰体后经腹膜吸收进入血循环,而使血中淀粉酶增高。
临床意义:
(1)急性胰腺炎时,大多数病例起病6~8h后,血清淀粉酶开始上升,重症患者持续时间较长。血清淀粉酶水平高低与炎症轻重无关,轻度炎症时,血清淀粉酶水平可能很高;坏死性胰腺炎可能正常,甚至很低。血清淀粉酶持续时间过长或下降后又复上升,常表示病变在继续进展或复发。
(2)慢性胰腺炎和胰腺肿瘤可使血清淀粉酶轻度增高。
(3)非胰腺疾病引起血清淀粉酶增高者见于溃疡病穿孔或穿透性溃疡、肝胆疾病、急性腮膜炎、肠梗阻、宫外孕、休克、创伤、肺癌、糖尿病酸中毒及肾功能不全等。
(4)阿片药物如吗啡、可待因、也可引起血清淀粉酶升高。
(5)血清淀粉酶减低见于肝炎、肝硬化、妊娠毒血症、重症烧伤、胰腺纤维性变或萎缩、肝癌和酒精中毒。

第7题:

试述甲胎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甲胎蛋白(AFP)在肝癌时,肝细胞向胚胎时期的多能状态反分化,有合成AFP的能力,故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中AFP升高,其浓度可达正常人的数万倍。AFP的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并且有早期诊断的意义。

第8题:

试述谷胱甘肽的氨基酸组成,及其生理作用。


正确答案: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保护细胞膜结构,维持细胞内酶蛋白处于还原(活性)状态。

第9题:

试述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测定原理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为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激素,主要为皮质素及氢皮质素。测定尿中17-OHCS是指对尿中C-17上有羟基的所有类固醇类物质的测定。待测物在酸性条件下,用正丁醇抽提后再用稀碱处理,除去色素杂质,然后将正丁醇蒸干,用无水乙醇溶解抽提物,再与盐酸苯肼的硫酸溶液作用而产生黄色,称为Porter-Silber颜色反应。用同样呈色的氢化可的松作标准液,以分光光度计比色,而求得其含量。17-OHCS增高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如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瘤及双侧增生、肥胖症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尤以肾上腺皮质肿瘤增生最为显著。减少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如艾迪生病和西门症。

第10题:

试述肌酸激酶(CPK)同工酶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已知CPK含有两个亚单位,即M(muscle)和B(brain),由这两个亚单位组合成3种同工酶,即:CPK,(两个B链),称为BB-CPK;CPK,(一个M链和一个B链),称为MB-CPK;CPK,(两个M链),称为MM-CPK。
临床意义:在急性心肌梗塞之后血清中CPK开始升高时间最早为2h,达峰值时间最早为24h,迟至72h。根据CPK同工酶分离监测证实,胸痛发作后,血清CPK-MB上升先于总活力升高。24h达峰值,36h内其波动曲线与总活力相平行,至48h消失。一般认为,血清CPK-MB≥总活力的3%,即阳性,最高值可达12%-28%。肌肉创伤及肌肉注射时CPK同工酶只检出CPK-MM,故血清CPK-MM是骨骼肌损伤的特异指标。"CPK-BB用一般方法不易检出。癫痫大发作后的患者48h内CPK活性也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