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证券投资方向)专科

如何看待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和解决途径。

题目

如何看待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和解决途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我国银行贷款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有:
(1)社会融资结果的影响;
(2)宏观经济体制的影响;
(3)政策性贷款的影响;
(4)社会信用环境的影响;
(5)银行内部自身问题的影响。
处理不良贷款的方法:
(1)强化呆账准备金制度,注销坏账,优化资产;
(2)分立不良资产,交由专门机构处理;
(3)培育资产重组的中介结构和中介专家;
(4)充分利用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将银行资产打折出售或部分证券化,收缩不良资产规模;
(5)债券全部或部分转股权;
(6)直接的资本注入;
(7)破产清算;
(8)利用信贷资产衍生产品,降低风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乡村社会治安问题的现状、成因以及解决途径。


参考答案:现状与特点:1.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2.人口年龄结构逐渐老化;3.人口素质差;4.乡村劳动力大量过剩
成因:1.政治原因;2.、传统人口思想的影响;3.、农村行政行为的失误;4.、落后的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影响
解决对策:1.加大宣传力度,理解计划生育政策;2.积极发展乡村教育社会保障事业;3.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事业事业,提高农民文化素质4.大力发展乡村社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5.大力发展乡村村经济,增加就业机会和劳动报酬;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村人口问题的行政控制能力。
成因:政治原因。人口的增长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出要控制人口增长速度的政策没有执行。
传统人口思想的影响。我国传统观念对于生育子女是极其重视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是祖先对后人最大的要求。
落后的乡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影响。乡村育龄妇女的文化素质较低,是造成乡村人口问题的重要因素。
乡村行政行为的失误。一方面,随着乡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传统行政组织体制逐渐解体消亡,而新的社会组织和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健全,使得一些乡村地区对农民家庭计划生育放任自流;另一方面,有些乡村地区的行政管理者在招待计划生育工作中单纯强调对违反者罚款。
对策:
加大宣传力度。使乡村广大干部和群众正确认识我国的人口形势以及众多的人口对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以理解、支持、配合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积极发展乡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以利于广大农民群众破除旧的生育观念,树立新的生育观念。大力发展乡村社区社会保障事业,使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事业,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增加农民特别是乡村妇女的就业机会和劳动报酬,减少离乡流动人口。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对农村人口问题的行政控制能力,提高乡村干部的行政管理水平,科学、合理地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

第2题:

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即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之比不得超过()。

A:5%
B:8%
C:10%
D:15%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不良贷款率指标。不良贷款率,即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之比不得超过5%。

第3题:

试述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


正确答案:
具体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社会融资结构的影响我国间接融资比重较大,企业普遍缺少自有资金,企业效益不好,必然影响到银行的不良资产。我国传统上是以商业银行为主的融资格局,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使得全社会的信用风险集中积聚到商业银行中。而我国的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改革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重要因素。
(2)宏观经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政府主导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国有银行根据政府的指令发放贷款,经济转轨后,改革的成车大部分由银行承担了,由此形成大量不良资产。
(3)社会信用环境影响整体上,我国的信用环境还有待提高。国内有些地方没有形成较好的信用文化是导致“三角债”问题的重要原因。有的企业没有偿还银行贷款的动机,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由此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
(4)商业银行自身问题商业银行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法人治理结构未能建立起来、经营机制不灵活、管理落后、人员素质低等因素都影响着银行资产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工作不足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第4题:

在我国,通过国家注资是解决商业银行资本金的主要和重要途径。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


正确答案: 1、国家政策支持
2、金融监管能力的加强
3、商业银行自身的改革和努力
4、金融生态环境的逐渐改进和完善

第6题:

试述不良贷款的成因。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比较复杂,既有历史原因,也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因素的影响;既有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原因,也有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机制方面的原因。具体来说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和以下因素有关:
(1)社会融资结构问题
我国间接融资比例较大,企业普遍缺少自有资金,企业效益不好必然影响银行信贷资产。同时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够发达,使得全社会的信用风险集中积聚到商业银行中。
(2)宏观经济体制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政府主导的粗放型经济模式。国有银行根据政府指令发放贷款,经济转轨后,改革的成本大部分由银行承担了,由此形成大量的不良贷款。
(3)社会信用环境的影响
(4)商业银行自身问题

第7题:

以下关于不良贷款的说法正确的有()

A:长期以来,不良贷款问题是我国银行面临的重要难题
B: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历史原因,也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因素的影响
C: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改革没有很好的解决,是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重要因素
D:资金存在着向经济发达大城市、国字头大企业集中的趋势,形成大量不良贷款的可能性降低
E:目前,我国银行一边注资剥离、一边不良贷款上升的情况令人堪忧

答案:A,B,C,E
解析:
长期以来,不良贷款问题是我国银行面临的重要难题;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历史原因,也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因素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改革没有很好的解决,是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银行一边注资剥离、一边不良贷款上升的情况令人堪忧。贷款大量向大城市集中,恰恰增加了形成不良贷款的风险。

第8题:

爱因斯坦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应有的解决办法?


参考答案:爱因斯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失业率的升高进而带动消费的降低,从而产生产品过剩的经济危机。他认为的解决办法是:设法防止群众的购买力下降到某一最低程度,实行完全的计划性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消费品由社会来生产和分配。

第9题:

商业银行如何发现不良贷款的信号,如何控制不良贷款的损失?


正确答案: 通常,银行贷款人员可以从以下一些表象中分析是否会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
1)企业在银行的账户上反映的预警信号;
2)从企业财务报表上反映的预警信号;
3)在企业人事管理及与银行的关系方面的预警信号;
4)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表现出来的信号。
对于已经出现风险信号的不良贷款,银行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控制风险的扩大,减少风险损失,并对已经产生的风险损失做出妥善处理。
1.督促企业整改,积极催收到期贷款。银行一旦发现贷款出现了产生风险的信号,就应立即查明原因。对于已经到期而未能偿还的贷款,银行要敦促借款人尽快归还贷款。必要时,可从企业在银行的账户上扣收贷款。
2.鉴定贷款处理协议,借贷双方共同努力,确保贷款安全。常见的措施有:贷款展期,借新还旧,追加新贷款,对借款人的经营活动作出限制性规定,银行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3.落实贷款债权债务,防止企业逃废银行债务。银行应根据企业重组的不同形式,明确并落实相应的债权债务
4)依照法律武器收回贷款本息;
5)呆帐冲销。

第10题:

如何看待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实践发展情况


正确答案: (1)统收统支的借贷资金管理体制;
(2)“差额包干”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3)“实存实贷”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4)贷款规模的取消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体制的建立.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现状:
(1)从资本充足率看;
(2)从存贷款比率看;
(3)其他比例指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