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管理(一村一)

禽肉的营养特点有()。A、脂肪熔点高B、脂肪含量少C、含氮浸出物多D、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E、易消化吸收

题目

禽肉的营养特点有()。

  • A、脂肪熔点高
  • B、脂肪含量少
  • C、含氮浸出物多
  • D、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
  • E、易消化吸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禽肉的营养特点有()

A、脂肪含量少

B、含有较多亚油酸

C、含氮浸出物少

D、富含优质蛋白质


参考答案:BD

第2题:

畜禽肉的营养价值较高,饱腹作用强,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的食物。(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3题:

简述畜禽肉的营养特点。


正确答案:

第4题:

禽肉的营养特点不包括(  )。

A.脂肪含量少
B.脂肪熔点低
C.含氮浸出物少
D.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

答案:C
解析:
禽肉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脂肪含量较少,其所含必需脂肪酸的量高于家畜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主要含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消化吸收率很高。

第5题:

禽肉的营养特点( )。

A.脂肪含量少

B.脂肪熔点低

C.含氮浸出物少

D.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

E.易消化吸收


正确答案:ABDE
ABDE

第6题:

为了提高该营养素摄入量,应增加哪类食物的摄入量A.动物内脏B.禽肉C.赤豆SX

为了提高该营养素摄入量,应增加哪类食物的摄入量

A.动物内脏

B.禽肉

C.赤豆

D.植物油

E.鲜豆类


正确答案:A

第7题:

下列关于畜禽肉脂肪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ABDE
禽肉脂肪组成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第8题:

简述畜禽肉的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


正确答案:

(1)蛋白质。畜禽肉中的蛋白质含量为10%20%,因动物的种类、年龄、肥瘦程度以及部位而异。在畜肉中,猪肉的蛋白质含量平均在13.2%左右;牛肉、羊肉、兔肉、马肉、鹿肉和骆驼肉可达20%左右;狗肉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7%。在禽肉中,鸡肉、鹌鹑肉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约为20%;鸭肉约为16%;鹅肉约为18%。一般来说,心、肝、肾等内脏器官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脂肪含量较少。
(2)脂肪。含量因动物的品种、年龄、肥瘦程度、部位等不同有较大差异,低者10%,高者可达90%以上。在畜肉中,猪肉的脂肪含量最高,羊肉次之,牛肉最低,兔肉为2.2%。在禽肉中,火鸡和鹌鹑的脂肪含量较低,在3%左右;鸡和鸽子在9%~14%之间;鸭和鹅达20%左右。畜禽肉内脏脂肪的含量在2%~10%之间,脑最高,在10%左右,猪肾、鸭肝、羊心和猪心居中,在5%~8%之间,其他在4%以下。
(3)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9%,平均1.5%,主要以糖原的形式存在于肌肉和肝脏中。
(4)维生素。畜禽肉可提供多种维生素,主要以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为主。内脏含量比肌肉中多,其中肝脏特别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B2,维生素A的含量以牛肝和羊肝为最高,维生素B2含量则以猪肝中最丰富。在禽肉中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
(5)矿物质。矿物质的含瞳一般为0.8%~1.2%,瘦肉中的含量高于肥肉,内脏高于瘦肉。铁的含量以猪肝和鸭肝最丰富,在23mg/100g左右。畜禽肉中的铁主要以血红素形式存在,消化吸收率很高。在内脏中还含有丰富的锌和硒,牛肾和猪肾的硒含量是其他一般食品的数十倍。此外,畜禽肉还含有较多的磷、硫、钾、钠、铜等。钙的含量虽然不高,但吸收利用率很高。

第9题:

禽肉的营养价值与畜肉相似,但禽肉中营养素的含量相对较少的是(  )。

A.维生素
B.蛋白质
C.碳水化合物
D.矿物质
E.脂肪

答案:E
解析:
禽肉中脂肪含量较少,并且熔点较低。

第10题:

病死畜禽肉有什么特征?


正确答案: 病死畜禽肉有如下特征
(1)放血部位的组织状态:健康畜禽肉,宰杀口外翻,切面粗糙不平,其周围组织血液浸染区很大,深达0.5—1厘米。患病急宰的畜禽宰杀口不外翻,切面比较平滑,其周围组织稍有血液浸染现象。病死和横死畜禽肉宰杀口不外翻,切面较平滑,无血液浸染现象。
(2)胴体放血程度:急宰病畜禽肉放血不良,肉呈暗红色或黑红色,肌肉断面上可见一处或多处的暗红色血液浸润区,并流出血珠。脂肪呈淡红色,胸膜、腹膜下小血管显露。剥皮胴体的表面常有血珠渗出。滤纸条试验被浸湿并超出插入部分2-3毫米左右。病死或横死畜禽肉,严重放血不良,肉呈黑红色或呈蓝紫色,血管中充满血液,胸、腹膜下血管怒张呈紫红色;肌肉断面上有多处黑红色区域,轻压时流出血滴,滤纸条被血液浸湿,并超出插入部分5毫米以上。
(3)血液坠积情况:濒死急宰或死后冷宰的畜禽尸体卧位侧的皮下组织、胸腹膜和成对器官(卧侧)血管或多或少地呈现紫绀-深红色树枝状沉积性充血,死后数小时的尸体,在其底部的皮下组织中可见明显的血液浸润区,尸体的浸润部位不同与淤斑,它没有清楚的界限,切开时流出血样液。
(4)胴体上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大多数传染病在体表皮肤及皮下组织常显示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如猪瘟,在颈部和腹下皮肤有细小密布的出血点,当发现类似病变时,应剖检肉尸上存留的淋巴结和肾脏作综合判定。
(5)淋巴结的变化:健康家畜胴体和脏器的淋巴结,切面呈灰白色,无异常。濒死急宰或死后冷宰的动物胴体及内脏的淋巴结通常肿大,切面呈暗红色、紫玫瑰色或呈现与各种疾病特别是传染病性质相应的病理变化。
(6)横死肉的致死痕迹:如摔死或撞死者,多有骨折或严重内出血,体表局部有明显损伤;勒死者有索勒痕等等。
病死禽类肉尸的感官特征:
(1)禽尸的皮肤呈不同的紫红色、暗黑色和铁青色。皮肤干枯,毛孔突起,拔毛不净。翼下或腹下小血管有大片的血液沉积,极度消瘦。如翼基部或肢体下部有局部性淤血、破溃等,系生前长时间捆绑过紧所致。
(2)病死禽冠和肉髯呈紫红色或青紫色,有的全部呈紫黑色,以边缘部较为严重。
(3)眼部污秽不洁,眼多全闭,眼球下陷。
(4)嗉囊发青紫,空虚瘪缩或有液体、气体。肛门松弛或污秽不洁。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