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本科)

苏联1989年制定的《()》反对将童年仅仅看成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 忽视童年期自身价值的观点。A、托儿所-幼儿园统一教学大纲B、学前教育构想C、幼儿园规程D、青少年法

题目

苏联1989年制定的《()》反对将童年仅仅看成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 忽视童年期自身价值的观点。

  • A、托儿所-幼儿园统一教学大纲
  • B、学前教育构想
  • C、幼儿园规程
  • D、青少年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了()的重要性,也使后来的研究者更关注童年阶段对人一生成长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把儿童期视作一个的阶段。


参考答案:童年早期经验"前成人"

第2题: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本质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其主要含义是

A.教育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不是儿童生活的过程
B.教育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生活的过程
C.教育是学校的生活,而不是儿童的生活
D.教育不是学校的生活,而是儿童的生活

答案:B
解析: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杜威一生出版教育著作30余部,发表教育论文约180篇。杜威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1897)、《学校与社会》(1899年).《儿童与课程》(1902年)、《教育中的道德原理》(1909年)、《我们怎样思维》(1910年)、《明日之学校》(1915年).《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年)、《经验与教育》(1938年)等,其中以《民主主义与教育》最集中、最系统地表述了杜威在教育方面的理论思考。杜威力倡教育即生活,反对教育为固定的成人生活作准备的观点。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强调的生活是现在的、儿童的生活,要求教育重视儿童现在生活的内在价值,使儿童从目前的生活中得到乐趣,而不仅仅将现在的生活视作为另一种生活作准备的工具与手段。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生活结合,二是要求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结合。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要求改革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使学校生活成为社会生活与儿童生活的契合点,从而既合乎社会需要亦合乎儿童需要。与这两种要求相虚,杜威提出“学校即社会”,以克服学校与社会生活的分离;同时也抨击“生活预备说”,以克服学校与儿童生活的脱离。

第3题:

白盒测试法(White-BoxTesting)是测试者把程序看成是一个黑盒,即测试者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特性,而仅仅关心寻找程序未按规范运行的情况,并且仅仅按程序的规范导出测试数据。()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高尔基是苏联文学的奠基人,下面哪三部名著是他的自传三部曲()。

  • A、《童年》《在人间》《海鹰》
  • B、《在人间》《高老头》《我的大学》
  • C、《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正确答案:C

第5题:

认为“游戏是为未来准备”的游戏理论是( )
A.剩余精力说 B.复演论 C.松弛说 D.生活预备说


答案:D
解析:
19世纪德国学者格罗斯认为游戏是对未来成年所需生活技能的练习,被称为生活预备说。

第6题:

弗洛伊德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他认为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了童年()的重要性,使后来的研究者更为关注童年阶段对人一生成长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把儿童期视作一个“前成人”的阶段。


参考答案:早期经验

第7题:

认为“游戏是为未来准备”的游戏理论是( )

A、剩余精力说
B、复演论
C、松弛说
D、生活预备说


答案:D
解析:
19世纪德国学者格罗斯认为游戏是对未来成年所需生活技能的练习,被称为生活预备说。

第8题:

在苏联,“合作教育学”以改变师生关系为起点,全面探索了学生与社会、与历史、与未来生活的关系。()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1989年()制定的《学前教育构想》反对将童年仅仅看成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忽视童年期自身价值的观点。

A美国

B苏联

C日本

D英国


B

第10题:

仅仅反对生产工具的斗争是不够的。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