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8实验心理学

简述内隐联想测验。

题目

简述内隐联想测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内隐联想测验是格林沃德等人提出的一种对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量化研究的方法,是反应时在社会认知中的应用。内隐联想测验有两种变式,这两种变式是()

A.Go/No -Go联想测验
B.斯特鲁普实验
C.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
D.提取诱发遗忘现象

答案:A,C
解析:
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联想测验的两种变式是Go/No -G0联想测验和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Go/ No -Go联想任务主要是基于两个原理:联结原理和信号检测论,要求被试对一些刺激作出反应而忽视另外的刺激,优点是可以对单一类别的内隐社会认知进行考察,并且可以从反应时和错误率上同时更全面地考虑任务成绩的有意义的信息。斯特鲁普实验室用来测定无察觉知觉的。提取诱发遗忘现象是指回忆部分记忆材料往往会使得相关记忆的回忆量降低。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与IAT最大的不同在于:IAT效应的计算依赖于两个联合任务反应时均数之差,而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则是要比较被试在同一任务的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行为差异,因此,对于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而言,被试很难将任务所需要的反应简化或重新编码,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的实验设计能有效控制被试有意识重新编码对IAT的影响;由于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只要求个体完成一个任务,从而有效避免了IAT中任务顺序对IAT效果的影响;另一个优点还在于它可应用于对多个态度对象的评价。

第2题:

某研究者想以反应时为指标来研究人们对老年人是否存在偏见,请你向他推荐一种研究方法(  )

A.加数法
B.减数法
C.开窗实验
D.内隐联想测验

答案:D
解析:

第3题:

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应式研究的新进展?

A、内隐联想测验

B、速度与正确率分离技术

C、注意线索范式

D、固定窗口范式


参考答案:D

第4题:

内隐联想测验是对(  )进行测量

A.内隐社会认知
B.内隐记忆
C.无意识想象
D.无意识推理

答案:A
解析:

第5题:

内隐联想测验依据的法则是

A.简单反应时法则
B.加法反应时法则
C.减法反应时法则
D.“开窗”反应时法则

答案:C
解析:
减法反应时实验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除此之外两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 程所需的时间。内隐联想测验的基本原理是实验中包含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其中,在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一致或两者联系较緊密,此时辨别任务更多依赖自动化加工,因而反应速度快,反应时短:在不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不一致或两者缺乏紧密联系,这往往会导致被试的认知冲突,此时辨别任务更多依赖复杂的意识加工,因而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长。所以,两种联合任务的反应时之差可以作为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相对一致性的指标。这符合减法反应时的实验逻辑。

第6题:

下列属于态度测验的是( )

A.内隐联想测验
B.16PF
C.主题统觉测验
D.格赛尔发展量表

答案:A
解析:
常用心理测验;人格测验、态度测验。 内隐联想测验(IAT)是由格林沃德等人提出的研究内隐社会认知的一种新方法。IAT 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程度间接推测个体的内隐态度。16PF是卡特尔的人格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属于人格投射测验。格赛尔发展量表是对婴儿发展能力的判断,用发展商数来表示,具有临床意义。

第7题:

70年代初,库柏和谢波德用哪种反应时实验证明了心理旋转的存在?(  )

A.减数法
B.加因素法
C.开窗实验
D.内隐联想测验

答案:A
解析:
心理旋转实验证明被试操作心理表象,角度越大,需要的反应时也就越大,这正好符合减法反应时的规律。

第8题:

健忘症病人和正常人都有内隐启动,且有内隐与外显测验的分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内隐联想测验使用反应时作为因变量指标来测量被试的

A.态度
B.性格
C.气质
D.行为习惯

答案:A
解析:
内隐联想测验时由格林沃尔德( Greenwald)在1998年提出的。该方法以反应时为指标来测量被试对联合起来的两类词的反应,以此来测量个体的内隐态度。

第10题:

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是

A.明尼苏达人格测验
B.自由联想测验
C.比内一西蒙智力测验
D.推盂的智力测验

答案:C
解析:
比内和西蒙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