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8义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导论

试论述教师发展的主体性原则的内涵。

题目

试论述教师发展的主体性原则的内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涵。


答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有:亲子关系、伙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独生子女。

1.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同的。

2.伙伴关系的发展:对幼儿来说,影响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外表及个人性格。在儿童的交往中,有的孩子存在一些问题,成为交友困难的儿童,他们是被忽视型幼儿和被排斥型幼儿。在幼儿期,要尽量帮助那些交友困难的幼儿,使他们逐渐被同伴接受。

3.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即性别行为。

4.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一是生物因素,二是社会因素。

5.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有:社会生活环境、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及移情。

6.攻击性行为的发展: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依靠身体上的攻击,并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受父母的惩罚、榜样、强化及挫折的影响。

7.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社会性无明显差异。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中可能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三方面:确实缺失、独特、家长—子女关系。为促进独生子女良好社会性的发展,应注意家庭教育和幼儿园集体教育。


第2题:

结合实际,论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之间的关系。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因而如何处理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与关系问题,一直是教学史上的一个主要理论和实践问题:(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教师是教育者,他们受社会的委托,代表社会的利益,执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他们受过专门的训练,精通所教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懂得如何组织和进行教学。对缺乏知识和能力的学生来说,只有借助于教师的教导和帮助,才能以简捷有效的方式掌握人类创造的基本文化科学知识,迅速提高自己的身心发展水平,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就连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正确发挥,都有赖于教师的引导。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主要是由教师教的好坏决定的,一般来说,只有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才能培养出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针对能否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而言的,它主要体现在,善于按照教学任务和教学过程规律性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讲解、训练和指点上,以便使学生积极而高效地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与修养。因而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得怎样,学习的效果怎样,又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好坏的主要标志。(2)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是有能动性的人,他们不只是教学的对象,而且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固然重要,但对学生来说毕竟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越大,求知欲、自信心、刻苦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愈大,学习效果也愈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得怎样,直接影响并最终决定着他个人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的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成效地进行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学生的学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以教学为前提的,是对教师的教的积极配合;是在教师引导下自觉、专心、刻苦学习,善于创造性完成独立作业。背离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具有盲目性,使学生在学习上费力而不讨好,成效甚微。但随着学生年龄增长,知识增多、能力增强,他们在学习上的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也将日益提高,考虑到这些特点,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要求也应有所变化。(3)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主要依靠教师,主张教师的极大威信,以为只要顺从教师的教导,学生就能学到知识、养成良好的品德,至于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被认为是有害的东西。他们片面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使教学进行得死板、被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显现其落后性。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则指责传统教育以学科为教学的中心、以教师为教学的主宰,主张进行中心转移的革命,把儿童变成教学的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育的一切措施都围绕着学生转动。至于教师的作用、系统知识的传授,被放在很次要的地位。他们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使学生的学习陷入盲目探索,只能获得一些零星的实用知识,而学不到系统的科学知识,这不利于造就现代化科技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同样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上述两派的共同特点,都是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对立起来,强调一个而忽视另一个。但损伤任何一方的积极作用,都将导致削弱或破坏师生双方积极合作才能具有的整体功能,影响教育质量。

第3题: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原则()

A、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

B、以自评为主

C、发挥教师主体性

D、利于幼儿发展

E、科学有效


参考答案:A,B,C,D,E

第4题:

教师需要专业发展,并且只有教师实现了自身的专业发展,才能使教学内涵提升,使各项教育改革真正落实,然而,长期以来教育界推行的各种专业发展工作成效却比较有限,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1)教师普遍欠缺主动进取或自我成长的动机,很多教师参与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只是被动应付,并没有真正的求知欲望。
(2)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与学校教育的实践情境不尽相符,因此常有教师抱怨教师教育者不了解中小学教育实际,理论难以与实际契合。
(3)教师工作繁重,难以专心参与教师进修成长工作,而学校分班教学的实际,使得教室宛如是封闭、孤立的世界,教师缺乏外在的干涉及与其他教师交流、切磋的机会,只能通过试误来累积教学经验。
(4)教师普遍缺乏研究能力,因此无法对教学实际工作或问题做行动研究或个案研究。
(5)教师工作被视为铁饭碗,即使是不胜任的教师,也很少被解聘,教师工作的过度保障降低了教师自主提升专业知能的动机。

第5题:

现代教学需要构建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以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 )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性
B.交互主体性
C.学生主体性
D.教师主体性

答案:B
解析:
现代教学需要构建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以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这种关系将更少地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教育无知识的学生,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6题:

具体实施教师培训时应把握培训的( )的原则。

A、主体性

B、发展性

C、研究性

D、交往性


参考答案:ABCD

第7题:

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答案:
解析:
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以自身专业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意等方面的提高与完善为基础的专业成长、专业成熟过程,是由非专业人员转向专业人员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有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也包括教师个体专业发展。(1)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主要由国家负责,国家将在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为老师的发展提供在职培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教师的制度和法规、建立教师入职资格制度等方面加强教师专业化。(2)教师个体也要有专业化的意识。教师应该有专业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寻求自我专业发展的途径。如参加职前培训(师范教育)与在职培训、校本培训.进入教师发展学校学习、制定自我生涯发展规划、进行教育研究等。

第8题:

把教师当做培训的主体来看待属于教师培训的()原则。

A、主体性

B、发展性

C、交往性

D、实践性


参考答案:A

第9题:

现代教学需要构建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以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性

B交互主体性

C学生主体性

D教师主体性


B

第10题:

试述教师发展的主体性原则的内涵。
(1)从发展动力上看,“主体性发展”强调教师发展发轫于教师内在的需要和意向,任何外在的动因都无法代替内在驱动力对于教师发展的作用,教师发展是由教师发起的,教师本人在将外在影响因素转化为自身发展因素的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从发展方式上看,“主体性发展”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专业发展方式。无论何种教师发展方式,都不能“冷落”教师或将教师“边缘化”,有效的教师发展方式必须确保教师的深度参与,确保教师有机会通过自主决策、自我反思、自主探究来实现自我超越。具体来说,能够确保教师在其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的教师活动方式主要有以下特征:
自我主导,即教师不是他人塑造、规训的对象,而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教师发展是基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的自我超越活动。
建构生成,即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自主建构,不断生成新的专业自我的过程,这意味着教师不再单纯是专家知识的消费者,他们也是自身专业知识的创造者,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多种多样的可能;
反思探究,即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必须保持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他们应不断地对日常的教育实践进行研究和有距离的审视,不断质疑那些习以为常的做法的合理性,形成对所从事专业的更为深入的理解;
赋权参与,即赋予教师自主权力,增加他们参与专业发展方案规划和制定的机会,使教师实现由“局外人”向“局内人”的转变,摆脱其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被动地位。
(3)从发展结果上来看,“主体性发展”强调教师发展的个性化和连续性。
“主体性发展”将教师发展视为教师在反思中建构独特的专业自我的过程,教师不再完全是专家知识的消费者,他们也是自身“个人实践知识”的创造者。由于每位教师在个人经验、生活背景和认知图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因此教师可能形成对于教师专业的独特理解,这种独特的专业自我,正是教师专业品质中最有活力的部分。
主体性发展意味着教师发展不会走向终结,作为主体的教师,总是在不断地建构——解构——再建构——再解构的循环中不断地修正自身,每一次建构都不具有终极意义。因此,教师发展永远是一个现在进行时,而不可能是一个现在完成时,教师发展所取得的所有成果,都是暂时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