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试述李贽童心说的内容及理论意义和影响。

题目

试述李贽童心说的内容及理论意义和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的“童心说”在文学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A徐渭

B汤显祖

C李贽

D谭元春


C
李贽猛烈攻击伪道学,张扬自然人性,认为穿衣吃饭就是“道”,呼唤个性精神,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他的“童心说”更在文学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2题:

晚明李贽在文学创作上提出了()。

  • A、“复古说”
  • B、“童心说”
  • C、“性灵说”
  • D、“肌理说”

正确答案:B

第3题:

我国明代学者李贽曾提出了()

A、“风骨”说

B、“自然”说

C、“童心”说

D、“境界”说


参考答案:C

第4题:

简述李贽“童心说”的具体内含。


正确答案: 明李贽在文学方面提出的观点,他继承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和王充反虚伪、求事实的传统,提出要求恢复人的自由自觉本性,他在《焚书》卷三《童心说》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强调作家保持未被假道学熏染过的真见解、真感情和独立人格。

第5题:

受李贽“童心说”的影响,晚明出现“公安派”诗歌,提倡()

  • A、程朱理学
  • B、真实情感和个性
  • C、反对复古
  • D、复古

正确答案:B,C

第6题:

试析“童心说”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童心说”是李贽最著名的文艺观点。它的提出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他认为“童心”是创作“天下之至文”的内在基础,是一切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戏剧)的根本。可释之为“本心”,就像人在孩提时代那样未经事故、未受社会习俗、社会意识濡染,至真至纯。就是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怎么做,毫无假道学的假仁假义,言不由衷。
(2)李贽这种“童心”不排斥“私心”的见解,不仅有力地揭露和抨击了宋明理学家假道学的虚伪性,而且说明了李贽的“童心”,即不同于孟子的“赤子之心”、“善心”,也有别于老子“孩提”之心,它明显带有明末资本主义思想的萌芽性质。
(3)“童心”是与生俱来的,是本有的,李贽认为“童心”丧失的原因是“闻见道理”的增多,程朱理学的影响。他否定儒家经典和圣人偶像的绝对权威,抨击了封建的道统与文统,主张人们从偶像统治的封建教条桎梏下解放出来,在创作上抒发自己真挚的思想与感情。
(4)李贽以“童心”作为衡文标准。对明代以来的文坛上流行的剽窃模拟风气和复古主义倾向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评,把通俗文学提高到空前的地位。他认为,任何诗文只要表现了童心、真心,就是好作品,是天下之“至文”。且时代的先后不能成为评价作品好坏的标准。
(5)李贽对当时被封建士大夫阶层所鄙视的通俗文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正统文人眼里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甚至诲淫诲盗之作,他颂之为“大贤”之言,不仅能与近体文人之作相媲美,且高出《六经》、《语》、《孟》。这在当时是振聋发聩之论。
(6)李贽的“童心说”,实质上传出了明末市民阶级反封建、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信息。他的这种思想,对公安三袁、汤显祖、冯梦龙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明末文学批评史上掀起了巨大的浪漫洪流。

第7题:

明代李贽的童心说理论观点与李梦阳、王世贞分别为代表的前后()派强调复古摹拟是对立的,成为后来公安派()说的直接的理论源头。


正确答案:七子;性灵

第8题:

()提出“童心说”,开创公安三袁和汤显祖、冯梦龙进步文学理论的先河。

A、李贽

B、王慎中

C、施琅

D、林嗣环


参考答案:A

第9题:

李贽“童心”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后代文论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李贽在《童心说》这篇文章中提出了“童心”说。他的所谓“童心”即是真心,是不受道理
闻见即儒家正统教条熏染之心。“童心”说的内涵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童心是创作的源泉;
二、童心是评价一切作品的价值标准;
三、只要有童心,“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李贽的“童心”说是对封建礼教、儒家正统诗教的叛逆,是对传统的文艺思想的解放,是具有启蒙思想色彩的文艺主张。由此出发,李贽对前后七子的摹拟复古主张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为公安派的“性灵”说提供了理论的源头。

第10题:

简述李贽“童心说”的具体主张。 


正确答案:李贽是晚明时期思想与文学革新的旗手,他把文学作为宣扬其反传统、肯定个性精神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工具,并把代表人的赤子真心的“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评价的最高准则。他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即是说,有了“童心”,就会写出好作品。从“童心”出发,他强调文学的自然表现,反对刻意求工。他的“童心”说对整个晚明文学的革新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