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试述“滋味说”

题目

试述“滋味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曹丕《典论*论文》提出的文论观点之一是( )。
A.灵感说 B.文气说 C.宗经说 D.滋味说


答案:B
解析:
《典论》是三国时代曹丕的一部学术著作.原有22篇,后大都亡佚,只存 《自叙》《论文》《论方术》三篇。《典论*论文》适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文中涉及的几个问题一是对“建安七子”进行评论,指出各人的长处与短处;二是论述文学和评论作家时,提出,“文气”的概念: ' 是关于文体的 区别。

第2题:

“滋味稍浓”它的含意是说茶汤滋味()。

  • A、低于对照标准样茶
  • B、相当于对照标准样茶
  • C、高于对照标准样茶
  • D、微高于对照标准样茶

正确答案:D

第3题:

()是严羽提出的有关诗歌特质的一个重要范畴。

A.载道说

B.意境说

C.滋味说

D.兴趣说


参考答案:D

第4题:

司空图提出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钟嵘《()》的滋味说,但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深化。


正确答案:诗品

第5题:

(钟嵘的)“滋味”说


正确答案:这是南朝梁代著名的诗评家钟嵘最早在《诗品序》里提出的说法。他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他认为只有“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的作品,才能“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才是“诗之至也”,也才是有“滋味”的作品。为了使诗歌有“滋味”,钟嵘认为关键在于如何综合运用赋、比、兴的方法,他将“兴”放在第一位,正是突出诗歌的艺术思维特征。钟嵘的“滋味”论,既可以看出他对艺术特征的认识,也是他对诗歌艺术的美学要求。作为钟嵘基本文学观点之一的“滋味”说,也像他的整个文学批评体系一样,对后代诗歌追求文学意味、对后代文学批评理论都有深远的影响。

第6题:

试析司空图“滋味说”的理论内涵。
司空图以“味”论诗,从文论史上看,继承、发挥了刘勰、钟嵘的见解,但他更强调“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尤重诗境的深远。并不重视作品的社会内容,这种认识影响了宋代严羽妙悟说、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

第7题:

“滋味稍浓”,它的含义是说滋味()。

  • A、相当于标准样
  • B、低于标准样
  • C、略高于标准样
  • D、高于标准样

正确答案:C

第8题:

()是钟嵘提出的一个重要范畴,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动词的品味、鉴赏;二是作为名词的味道、滋味、余味。

A.滋味说

B.意境说

C.载道说

D.妙悟说


正确答案:A

第9题: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这一学说可以概括为()。

  • A、滋味说
  • B、感物说(物感说)
  • C、直寻说
  • D、风力说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滋味”说


正确答案: 南北朝时重要的文学理论家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出是诗歌应该“有滋味”,认为“诗之至也”,应“文已尽而意有余”,“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而不是“;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即强调诗歌应深远含蓄,为读者留下想象、体验与再创造的余地。味诗只能是感悟的、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伦理的,所以,诗之味亦只能差非定制这一见解,亦与西人的“填空”、“对话”之说及接受美学的有关论述相通。“滋味”说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