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64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简述紫外线杀菌的机制和特点。

题目

简述紫外线杀菌的机制和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利用电磁波杀菌的储藏方法有()。

A.紫外线消毒、微波杀菌和辐射加工处理

B.紫外线消毒、充氮储藏和辐射加工处理

C.紫外线消毒、微波杀菌和腌制加工处理

D.真空储藏、微波杀菌和辐射加工处理


参考答案:A

第2题:

γ-射线和紫外线消毒杀菌特点和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 (1)γ-射线
特点:γ-射线等高能电磁波,波长极短,穿透力强,能致死所有生物,可用于消毒杀菌。
适用范围:可用于一些不耐高温高压物品的灭菌。
(2)紫外线
紫外线是非电离辐射,波长2000~3000A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而以2600A杀菌力最强。
杀菌原理:破坏菌体DNA分子,使DNA断裂或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导到微生物死亡。
特点:穿透力弱,不能穿透玻璃和不透明的物质。
适用范围:只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杀菌。如:接种室、接种箱内安装30w紫外灯,一般照射20~30min可杀死空气中微生物。

第3题:

紫外线的杀菌机制可能是

A、紫外线的穿透作用

B、紫外线的高热作用

C、紫外线的辐射作用

D、紫外线凝固细菌蛋白质

E、紫外线干扰细菌DNA复制与转录


参考答案:E

第4题:

简述紫外线主要杀菌的机制。


正确答案:紫外线主要杀菌机理是:
①作用于微生物的DNA,使菌体DNA失去转换能力而死亡。
②破坏菌体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使菌体蛋白质光解变性。
③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
④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具有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

第5题:

紫外线杀菌作用的机制之一是使DNA的胸腺嘧啶分子脱落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下列关于紫外线杀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干扰DNA正常碱基配对

B、紫外线杀菌的有效波长为240~280nm

C、不能用于微生物的灭活

D、对人体皮肤和眼睛有损伤作用

E、紫外线消毒的特点是穿透力强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紫外线杀菌的原理是使细菌DNA链上相邻的嘧啶碱基形成嘧啶二聚体,从而干扰DNA正常碱基配对,导致细菌死亡或突变。紫外线杀菌的有效波长为240~280nm,其中以波长为265~266nm杀菌作用最强。紫外线消毒的特点是穿透力差,且需照射30分钟~1小时才有效,仅适于直射物品表面消毒及对空气的消毒,尤其不能用于微生物的灭活处理,以免被激活后,微生物复活。紫外线对人体皮肤和眼睛有损伤作用,应注意防护。

第7题:

现在用于商业的杀菌方法大体分为加热杀菌、药剂杀菌、紫外线杀菌和()。

  • A、气味杀菌
  • B、冷冻杀菌
  • C、放射线杀菌
  • D、机械杀菌

正确答案:C

第8题:

紫外线的杀菌机制可能是( )

A、紫外线的穿透作用

B、紫外线的高热作用

C、紫外线的辐射作用

D、NA复制与转录

E、紫外线干扰细菌


参考答案:E

第9题:

简述环氧乙烷杀菌杀虫的特点、机理和安全性?


正确答案: 特点:A、沸点低易挥发B、穿透力强C、效果可靠、强烈、应用范围广,对各种微生物、生物杀灭作用均很强,即是对抵抗能力很强的芽抱菌也有很强的杀灭能力,且使细菌再无复活能力。
机理:因为环氧乙烷中含有环氧基,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可与蛋白质中的巯基,羟基、氨基,羧基起反应,取代各基团中的活泼氢,生成含羟乙基的化合物,阻碍了酶的许多正常化学反应,使微生物新陈代谢发生障碍而死亡,环氧乙烷混合于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会通过害虫的呼吸系统而进人内部组织,引起中毒,经一定时间致其死亡,因此环氧乙烷也是一个毒杀效力很高的杀虫剂。
安全性:不燃、不爆、安全。气压增加,穿透力增强。增加了灭菌效果,又降低了成本、使气体残留量、毒性大大降低,混合气体的毒性只有纯环氧乙烷的1/10。

第10题:

简述杀菌剂作用机制?


正确答案: ①杀菌作用:真正把病菌杀死。中毒表现主要是孢子不能萌发。作用机制主要是影响菌体内的生物氧化作用。非内吸性杀菌剂如铜、硫制剂均为杀菌作用。
②抑菌作用:只能抑制菌体生命活动的某一过程,并非杀死。作用机制是抑制菌体生物合成的过程。中毒表现为抑制病菌孢子、子囊壳、分生孢子、子囊孢子、附着孢、吸孢的形成等。
③削弱病菌的致病性:使病菌不能再植物组织中定植,或虽可定植也不能引起发病。机制在于阻止或抑制导管中病原菌的移动;抑制致病菌酶系的形成或中和其毒性;抵抗其穿透作用等。
④增强作物抗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