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

里昂惕夫悖论是指工业化国间比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更容易发生贸易。

题目

里昂惕夫悖论是指工业化国间比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更容易发生贸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包括()。

A、里昂惕夫本人的解释

B、人力技能理论

C、人力资本理论

D、需求相似理论


参考答案:ABC

第2题:

里昂惕夫之谜是根据下列哪个国家的情况提出来的。()

A、日本

B、美国

C、中国

D、德国


正确答案:B

第3题:

贸易壁垒论:该观点认为所以产生“里昂惕夫悖论”是美国政府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的结果。(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所谓列昂惕夫悖论是指在发达国家存在与俄林要素禀赋理论一样的经济现象。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里昂惕夫反论(The Leontief Paradox)


正确答案: 里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用统计数据分析美国的对外贸易,但验证结论正好与赫-俄原理相反,即美国出口商品与进口替代商品相比,前者更为劳动密集型,后者更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也就是说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也称为里昂惕夫之迷。

第6题:

什么是列昂惕夫悖论?


参考答案:赫-俄模型的主要观点是一个国家将生产并出口自己相对丰富、密集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将进口自己相对稀缺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一般认为,美国是一个资本充足,但劳动力相对不足的国家,因此,美国在生产、出口机器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相对有优势,进口的应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在1953年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以美国为例,对赫-俄模型进行了经验检验,其结果与理论正好相反,这一结果与赫-俄模型理论推断之间的矛盾被称为列昂惕夫悖论。

第7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分别指( )。
A.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发达国家间对话
B.发达国家间合作、发展中国家间对话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发展中国家间对话
D.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对话


答案:D
解析:
D [解析]二战后,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集中在南半球,而发达国家集中在北半球,因 此将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谈判称为“南北对话”。因此正确答案 为D项。

第8题:

( )指出,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资本拥有量相对丰富,按照赫—俄理论应该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国。然而他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理论预测不同,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

A.亚当•斯密

B.李嘉图

C.图灵

D.里昂惕夫


参考答案:D

第9题:

里昂惕夫悖论的经验研究结果是()。

  • A、虽然美国资本丰富,但美国出口产品比进口产品的劳动密集程度更高
  • B、美国主要与其他工业化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
  • C、贸易减少了而不是增加了美国居民的福利
  • D、美国的长期出口增长速度远远低于GNP的增长速度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简述里昂惕夫之谜。


正确答案: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1953年用投入—产出模型对美国40年代和50年代的对外贸易情况进行分析,考察了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和美国进口替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发现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专业分工基础之上的(即出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低于进口替代产品的)。这一结果恰与俄林的要素赋予论相悖,引起了经济学界和国际贸易界的巨大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