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科学

简述日本工业设计的主要特点。

题目

简述日本工业设计的主要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工业设计教育正式在日本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千叶大学成立“工业设计系”,当时又称为“工业意匠系”。

第2题:

简述日本战后改革教育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二战后,日本改革教育的一些重要特点包括:
(1)强调使人的个性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2)对于掌握知识、技能技巧和培养能力,有较高要求,还特别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实验能力。
(3)反复申明《教育基本法》中关于培养国民成为和平国家与社会之缔造者的基本目标。

第3题:

简述工业设计发展的三个主要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工业设计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一是1750-1914年的工业设计,自175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是现代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逐步建立,并完成了有传统的手工业设计向工业设计的过度;
第二个时期是1915年-1939年的工业设计,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是现代工业设计在经历了漫长的酝酿阶段之后走向成熟的年代。在这期间,设计流派纷纭,接触任务辈出,从而推动了现代工业设计的形成与发展,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设计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时期是1940年至今的工业设计,在二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而取得了重大成就。工业设计繁荣发展并趋向多元化的局面。


第4题:

日本工业设计是如何对待传统与现代的?简述日本设计中的“双轨制”。


正确答案: 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日本设计在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中采用了所谓的“双轨制”。一方面在服装、家具、室内设计、手工艺品等设计领域系统地研究传统,以求保持传统风格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在高技术的设计领域则按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设计。这些设计在形式上与传统没有直接联系,但设计的基本思维还是受到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如小型化、多功能及对细节的关注等。
通过这种“双轨制”,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发扬光大,并产生了一些优秀的作品,1956年柳宗理设计的“蝴蝶”凳就是一例。设计师将功能主义和传统手工艺两方面的影响融于这只模压成型的胶合板凳之中。尽管这种形式在日本家用品设计中并无先例,但它使人联想到传统日本建筑的优美形态,对木纹的强调也反映了日本传统对自然材料的偏爱

第5题:

简述工业设计产生的背景? 


正确答案: (1)西方社会发展到了18世纪,欧洲以英国为中心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继进入农业社会以后的第二次社会变革——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爆发,有了机器生产,机械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使的市场上商品日益丰富,商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商业的发展促使了劳动的社会分工,劳动的分工导致了设计与制作与销售的分离,促使了设计向专业化方向的发展。
(2)机器生产引起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变革,也引发了设计环境、条件、性质及方式的巨大变化。 具体表现为: 标准化、批量化和机械化的大生产方式成为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式,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新的设计对象,新的材料的不断出现。 设计、制造、销售完全分离。
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的设计由过去的贵族设计逐渐变成大众化的设计,设计转为社会大众服务。
(3)工业革命后,由于还没有出现适应机器生产方式的真正的设计师。当时的设计工作,一部分日常消费品的设计由过去的手工艺设计师来承担,由于传统的设计风格和形式在设计实践中已经定型、成熟,当手工设计师们面对新的材料、新的设计对象时,免不了要去借鉴和模仿传统的样式,从传统风格样式中去寻找设计灵感。于是在探索设计风格的过程中,希腊和罗马的古典建筑又成了当时的创作源泉,致使很多产品的设计,形式和功能及不协调,很多产品的所谓设计,无非就是硬加在产品上的一种外壳样式和古典的装饰物,产品的造型美完全消失;另一部分非消费品(工业产品——机器、仪器和生产工具)则没有设计师的参与,只有工程师来做,致使很多产品,结构外露,简陋地没有任何装饰,是一种纯粹的机械工程设计,不存在任何艺术设计。产品设计丑陋不堪,设计低劣是形容当时设计的最恰当的词语。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设计和设计观念的出现就势在必然,这就是工业革命的必然产物,一个围绕着机器和机器生产的设计时代——工业设计的诞生。 工业革命在工业设计发展史上具有划一个时代的意义

第6题:

简述国际商务谈判中西欧式报价和日本式报价的主要特点和风格。


正确答案: (1)西欧式报价的一般模式是首先提出含有较大虚头的价格,然后根据买卖双方的实力对比和该笔交易的外部竞争状况,通过给予各种优惠,如数量折扣、价格折扣等来逐步软化和接近买方的市杨和条件,最终达成交易。
(2)日本式报价一般做法是,将最低价格列在价格表上,以求首先引起买主的兴趣,但这种价格并不能满足买方的需要,若买主要求改变有关条件,则卖方就会相应提高价格。

第7题:

简述工业设计的方法。


正确答案:方法有正反列举;系列延伸;差异渐变;移植组合;逆向开拓。

第8题:

战后日本的工业设计经过了哪几个阶段的发展?


参考答案:恢复期、成长期、发展期

第9题:

日本的工业设计后来者居上,其成功经验对中国今天的工业设计发展有哪些启示?谈谈你的看法。


正确答案: 分析日本设计的特点
(1) 擅长吸收欧美等工业设计发达国家的成果,并善于创新,发挥长处,避免短处
(2) 发展现代设计的同时,注重传统民族设计的保护与发展,双轨并行,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3) 注重用利用科学技术来弥补其现代设计起步太晚的劣势,注意利用新科技开发新产品
(4) 日本设计以细腻周到见长,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很多产品呈“轻薄巧小”,设计风格独特。以精良的质量、高品质的外形设计和低廉的价格享誉全世界
(5) 日本设计快速发展的原因与日本政府和国民的重视分不开。
我们国家设计起步也比较晚,与日本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有5000年的优秀的设计文化,优秀的传统设计需要保护和发扬广大,要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尽快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特色;向发达国家学习的同时,要注重创新,不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国外的后面。 加强工业设计的宣传与普及教育,政府和民众要重视工业设计作用 加强工业设计专业合格人才的培养

第10题:

简述日本二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


正确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的民用工业和工业设计并不发达,很多工业产品直接模仿欧美的样本,价廉质次,战后日本经历了恢复期、成长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在经济上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工业设计也有了很大进步。
1、从1945—1952年是日本工业的恢复阶段,业设计的发展首先是从学习和借鉴欧美设计开始的。业设计尚处于启蒙阶段,优秀设计作品不多。
2、1953—1960年这一时期为成长期,日本的经济与工业都在持续发展。日本的工业设计从模仿欧美产品着手,以求打开国际市场,这就使日本的不少产品都具有明显的模仿痕迹。
3、从1961年起日本工业进入了发展阶段,即日本的工业生产和经济出现了一个全盛的时期,工业设计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模仿逐渐走向创造自己的特色,从而成了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设计大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