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学

中国城市化的特点有()。A、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政府为主导B、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经济共同繁荣C、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D、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E、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题目

中国城市化的特点有()。

  • A、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政府为主导
  • B、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经济共同繁荣
  • C、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
  • D、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
  • E、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的政府主导型城市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城市的设置标准和行政建制受政府控制;
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受政府控制;
城市化初始阶段的资金积累以政府政策为保障;
城市化发展速度受政府调控。

第2题:

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当代中国城市化有哪些特征?


正确答案: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①时间上:阶段性——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乡人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有序变化和呈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
②空间上:地域推进——由城市集聚与扩散机制所决定的城市与区域经济运动规律。
③质态上:性状与结构变动——在城市性状和结构的变动趋势上,它包括城市职能、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
④量态上:数量和规模变化——城市人口迁移和流动规律作用下的城市数目和人口规模变化的规律。即,初级阶段:大城市数量较少,中小城市较多;中级阶段:大城市数量增多,中小城市较多;高级阶段:大城市数量稳定,中小城市较多。
当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大;
(二)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三)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
(四)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第3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发展有哪些特点?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进行了第二次探索,对原有的城市化道路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和创新,其中,小城镇建设就是一个创举。城市化进程基本上按照“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的指导思想来进行。城市职能发生变化,都是一定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和整体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第4题:

中国城市化有哪些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1)动力特点——政府发动型:城市化及其基础是由政府发动的.城市化动力是政治性和社会性,而不是经济性的,表现为:城镇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支配,形成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两位一体的城镇网络;政府通过各种措施强有力的限制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或发动城市化,客观形成剪刀差。
(2)体制特点——城乡双重性:双重居民身份体制、双重交换体制,导致城乡经济分割、二元社会体制。
(3)结构特点——不协调性:包括全国城市数量与全国总人口之间比例结构/城市系统中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结构、城市地域分布结构以及城市内部功能结构,具体表现在:①城市数量少。2000年,市建制城市663个,平均191万人拥有一城市;日本在1980年时,每38万人有一座;印度1981年每82万有一座。②城市规模头重脚轻,大城市比重过高.2000年百万以上特大城市40个。③地域分布不平衡,东密西疏。④具有明显“工业型”城市化特点。
(4)进程特点——波浪型:具有起步晚、起点低、波动性大的特点。

第5题:

论述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城市化发展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我国城市化总体上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建设是由政府负担的,城市市民的高福利、高保障是由政府负担的。受财政资金的限制,政府很难把对城市居民的“义务”扩大到农民身上。
其二,中国长期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通过国家整合资源,利用工农业价格剪刀差重点扶持重工业发展,导致工业化发展水平大大高于城市化进程。
其三,赶超型的工业化是造成城市化滞后发展的深层原因。
(2)二元结构下推进城市化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在区域经济二元和部门二元化显著差异的条件下,呈现出不平衡性和复杂性。
(3)政府主导城市化进程。
政府主导是中国城市化道路中一个独特问题。政府主导型城市化是指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就政府和市场这两种调节经济运行的根本力量而言,政府作用居于领导和支配的地位。政府以行政力量,通过制订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等手段,对城市化进程加以推动、引导和调控。政府在人口向城市迁移、要素向城市集聚、城市的内部结构调整和外部扩张、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协调,以及城乡关系调整等方面起着基础和主导作用。
(4)“土地城市化”大于“人口城市化”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征占农村土地的力度越来越大,失地农民越来越多。虽然近年来中国推进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大多数城市仅把户籍制度改革停顿在“投资移民”、“技术移民”上,阻碍农民工转化为稳定的城市产业工人和市民。一些地区虽然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名称,但并未改变附加在户口上的不平等制度。

第6题:

中国均衡城市化的方针政策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为了实现持续均衡城市化,我国应坚持以集聚效益和均衡城市化为基点,积极选择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方针政策,政策包括:
(1)走多元化、差异化的城市化道路;
(2)走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联动之路;
(3)加快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变革
(4)适当松绑现行的户籍、土地政策与社会保障制度。

第7题:

简述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①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大;
②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③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
④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第8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起落和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基本是一致的,大致有()阶段。

  • A、城市化起步与正常发展阶段
  • B、城市化过度发展阶段
  • C、城市化的调整阶段
  • D、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
  • E、城市化恢复正轨并健康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A,B,C,D,E

第9题:

当代中国城市化具体有什么特征?


正确答案:A.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相适应
B.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
C.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变异显著
D.郊区化进程已经显现
E.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

第10题:

结合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说明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中国城市化经历了建国以后的短暂发展,1955—1960年过度城市化,1967年—1976年的反向城市化,至197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仍然较低,严重滞后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
随着对城市化在国家现代化目标中重要性的认识,中国开始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步伐。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
a、动力特点—政府发动型。城镇的建立与发展受政府支配,形成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两位一体的城镇网络。其次,由于政府是城市化的主体,政府能够通过各种强有力的措施限制农村人口的流往城市。最后,由政府发动的城市化可以市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方式从农村中积累城市化、工业化所需要的资金,
b、体制特点—城乡多元性。首先,表现为城乡双重居民身份体制;其次,表现为城乡双重交换体制。
c、结构特点—不协调性。首先,我国城市数量太少;其次,城市规模结构‚头重脚轻‛,大城市比重过高;再次,我国城市地域分布不平衡,具有东密西疏的特点;最后,从城市功能来看,我国的城市多为工业化城市。
d、进程特点—波浪性。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具有起步晚、起点低、波动性大的特点。
e、水平特点—滞后性。从总体水平上看,我国的城市化总体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