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及设计

彩泥棒棒人(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1)让幼儿自由揉捏彩泥,团成一个椭圆形的脸,制作成一个像棒棒糖一样的棒棒人玩具。(2)在用彩泥团好脸形、头形的基础上,用小饰物压插出棒棒人的五官表情,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小饰物如羽毛、扣子、珠子、布头)。活动准备:(1)给每个幼儿备好一块彩泥,一根小木棒(也可用吸管、竹棍代替)。(2)分组备好小珠子、扣子、布头、羽毛各一盒,由幼儿自由选用(四五人一组为宜)。(3)课前可征求家长同意,让幼儿吃一次棒棒糖。体验并想像创作一个棒棒人。活动过程:(1)上课开始,可让小朋友分组围

题目

彩泥棒棒人(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自由揉捏彩泥,团成一个椭圆形的脸,制作成一个像棒棒糖一样的棒棒人玩具。 (2)在用彩泥团好脸形、头形的基础上,用小饰物压插出棒棒人的五官表情,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小饰物如羽毛、扣子、珠子、布头)。 活动准备: (1)给每个幼儿备好一块彩泥,一根小木棒(也可用吸管、竹棍代替)。 (2)分组备好小珠子、扣子、布头、羽毛各一盒,由幼儿自由选用(四五人一组为宜)。 (3)课前可征求家长同意,让幼儿吃一次棒棒糖。体验并想像创作一个棒棒人。 活动过程: (1)上课开始,可让小朋友分组围坐谈论棒棒糖的特征。如通过提问,让幼儿比较棒棒糖与其他糖的不同,特别是形状上的不同。在小朋友谈论的基础上,启发幼儿制作,棒棒人。 (2)教师演示制作步骤。教师只是讲制作步骤,以及材料。颜色的搭配由幼儿自主决定。 (3)幼儿独立制作,也可同小朋友交流。 (4)幼儿作品完成后,可将小朋友作品插入在泡沫板上供大家欣赏、评论,看一看谁制作得精巧,颜色搭配得好、材料选用得好。 事先在泡沫上插好孔,以便插作品。 活动建议: (1)彩泥适宜制作小件物品,用泥量不宜过多。如可制作水果(樱桃、葡萄、草莓、苹果、糖葫芦等)蔬菜(胡萝卜、辣椒、茄子、黄瓜等)。 (2)彩泥在各大文具店均有销售,没有条件的幼儿园可用橡皮泥、面泥代替。 请结合相关原理,对某教师设计的“彩泥棒棒人”手工活动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选用的主题及材料是儿童周围生活中可见的东西,体现了艺术教育的生活性。同时,也使儿童的经验与学习内容相联系,尊重了儿童的身心水平;第三,注重儿童的创造性发挥及情感交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胡兰只消费激光唱片和棒棒糖,她的边际替代率度量()

A、为再获得一单位激光唱片,他必须放弃的棒棒糖是多少

B、激光唱片以棒棒糖表示的价格是多少

C、为再获得一单位激光唱片,他愿意放弃的棒棒糖是多少

D、当改变已购买的激光唱片和棒棒糖的组合时,总效用如何变化


参考答案:C

第2题:

兰德只买激光唱片和棒棒糖,他有固定收入,不能借钱,当他沿着预算约束移动时()

A.激光唱片的价格在改变,而其收入和棒棒糖的价格不变

B.棒棒糖的价格在改变,而其收入和激光唱片的价格不变

C.激光唱片和棒棒糖的价格在改变,而其收入不变

D.激光唱片和棒棒糖的价格及其收入都不变


参考答案:D

第3题:

下面这种情况应该用哪种方式进行指导

步骤1:在认真学习本章关于“幼儿游戏的观察与评价”部分的基础上,阅读下面的材料:

活动开始后,三个幼儿在油泥区坐定。他们开始忙碌起来了。

浩浩把手中的油泥慢慢团成锥形的,借着拿了一根习惯准备插上去,自言自语道:“还需要两个这个(小棋子)。”他在盒子里找了两个小棋子,贴在长圆锥形的尖的那边的两侧,看起来有点像某个动物的眼睛。他又在上面插了根吸管:“这是鳄鱼嘴棒棒糖。”

晨晨拿着一块红色的油泥,摆弄了一阵后,把油泥压扁,然后放在桌子上,用手指小心地捏着,一个心形的物体慢慢出现了。他把心形拿在手上,插上一根吸管,再细致地修整,想把它变得更完美。接下来,他又做了一个方形的棒棒糖,还在上面戳了几个洞,看起来就像骰子一样。

殷殷拿着油泥做了两个圆形的棒棒糖,她看着旁边的小伙伴做的“鳄鱼嘴棒棒糖”,说:“我也像做那样的,可我不会。”她试着做了一下,似乎不满意,使劲把油泥还原,懊恼地说:“讨厌!讨厌!又做坏了。”她问浩浩:“你这个怎么做的?”浩浩很快说了一下,殷殷听完后自己也做了一个。她似乎不喜欢自己做的,很快就拆掉了,重新再做。等她做好第二个,把这个鳄鱼嘴递给顾客时,顾客说:“我才不要这个呢!”殷殷不说话了。

游戏结束的音乐响起,教师说:“油泥区的作品展示!”油泥区的幼儿都开心地把自己的作品教给教师。

步骤2:根据上面的材料,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 在材料中教师用了哪种游戏观察的方法?这种观察方法的优点有哪些?

2. 根据所提供的观察材料,您觉得如何对殷殷小朋友进行指导?


答案:观察方法是定点观察(1分)。优点:可以获得一些动态的信息,了解幼儿在游戏中使用材料的情况、幼儿交往情况、游戏情节发展等。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某一个主题的开展情况,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以及在游戏中的种种表现,使指导有的放矢。(2分)
首先,肯定殷殷已经做好的作品。其次,可以问下她曾经见过或吃过什么样棒棒糖,打开其思维,调动其已有经验,使殷殷的创作有一定依据。最后,与她一起讨论,鼓励或建议她做前有一定的目标,或者有一定的创造,而不是随意或受别人影响。另外,他们已懂得为自己的作品起名,如果她还继续做“鳄鱼嘴棒棒糖,”,可以让她把“鳄鱼嘴棒棒糖”的特征描述一下,让她继续做,这样做起来会更精确。(2分)

第4题:

棒棒糖


答案:
解析:
本题商品应查阅第4类“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的第17章“糖及糖食”。因该商品是棒棒糖,应归入品目17.04 “不含可可的糖食”,最终归入商品编码1704,9000 “其他”,其8位数字之和为21。

第5题:

苹果“变变变”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水果的变化,了解多种水果制品。
2.培养幼儿爱吃水果的习惯。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准备】
1.苹果头饰、苹果汁、苹果脯等。
2.各种水果、榨汁机、刀子、盘子等。
3.即时贴、棉花等可装饰物品。
附:“苹果变变变”的游戏方法。即教师请幼儿给苹果娃娃喊“变变变”,然后随着幼儿的喊声旋转自己的身体,转到黑板的后面取出一盒苹果汁。提问“苹果娃娃变成了什么?”等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根据活动目标和活动准备,为中班幼儿设计苹果“变变变”活动,要求写出活动过程。


答案:
解析:
【活动过程】
1.教师戴苹果头饰扮演苹果娃娃出现在幼儿面前,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好!我是会变的苹果娃娃,你们猜一猜我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2)引导幼儿自由的想象苹果的变化。
2.教师与幼儿一起玩“苹果变变变”的游戏。
(1)教师请幼儿给苹果娃娃喊“变变变”的口令,然后随着幼儿的喊声旋转自己的身体,转到黑板的后面取出一盒苹果汁。提问:“苹果娃娃变成了什么?(苹果汁)它是怎么变成苹果汁的?”
(2)请幼儿继续给苹果娃娃喊“变变变”的口令,随着幼儿的喊声再次旋转到黑板的后面取出一盒苹果脯。提问:“这次苹果娃娃变成了什么?(苹果脯)它是怎么变成的?”
(3)请幼儿再次给苹果娃娃喊“变变变”的口令,随着幼儿的喊声旋转到黑板的后面取出苹果干、苹果酱、苹果派等各种苹果制成的食品。提问:“苹果娃娃真会变呀?它都变成了什么?苹果还会变成什么呀?”
3.教师与幼儿品尝各种各样的苹果制品,说一说吃苹果有哪些好处。
4.出示橘子、西瓜、香蕉等水果,请幼儿一一说出它们的名称。教师:“今天,我们也来一个水果大变身的比赛,看一看这些好看、好吃的水果在小朋友的手中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1)分别向幼儿介绍提供的三组材料。
第一组:将各种水果用榨汁机进行榨汁的活动,变出各种果汁(教师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第二组:将各种水果进行装饰活动,利用粘贴即时贴、棉花等方式,变出各种水果娃娃。
第三组:利用各种水果制作成水果拼盘、水果串、水果沙拉等。
(2)请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活动。
5.让幼儿分别品尝和欣赏各自的成果,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延伸】
将各种水果及相关材料,如榨汁机、适合幼儿用的刀具、牙签、沙拉酱等投放在日常生活区和美术区供幼儿进行水果装饰。

第6题:

乘车时可以看书,还可以吃棒棒糖、果冻、冰棍等零食。判断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7题:

幼儿将橡皮泥制作成许多彩色的小圆球,该活动幼儿要用到的橡皮泥制作的基本技能是(  )。

A.拉伸
B.团圆
C.压扁
D.搓长

答案:B
解析:

第8题:

早教老师的角色定位是多变的。在指导一个28月龄幼儿玩彩泥的过程中,幼儿老师引导幼儿两手合拢不停搓并伴随着语言“搓,搓,搓圆子,搓个圆子给宝宝吃”,宝宝模仿着开始搓圆子,教师观察片刻后予以表扬,接着又对身边的妈妈说:2一3岁的幼儿喜欢在动手操作中

学习,在玩彩泥时可以渗透些颜色、大小等认知经验,并鼓励宝宝边操作边尝试表达,不仅锻炼了其手部小肌肉群,幼儿的语言也会有所发展。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早教师资的相关知识来分析早教教师的角色要求。


参考答案早教教师具有独特的职业特点,他们要向全职教师、教育的社会工作者的方向努

  力。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调整角色。幼儿教师首先是全职教师,指导对象包括婴幼儿和家长;同时她也是社会
  工作者角色。
  (2)具备较强的做家长工作、与家庭建立支持性关系的能力。
  (3)增强为社区服务的意识,在实践中研究亲子教育问题。
  (4)要有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行亲子教育研究的意识。

第9题:

“跳房子”游戏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投准、单脚跳跃动作,增强幼儿腿部力量,提高幼儿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规则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在场地上画好格子当作房子;
(2)准备一个小沙包。
请根据上述活动目标和活动准备,设计“跳房子”游戏的活动过程。


答案:
解析:
“跳房子”游戏活动(大班)(三)活动过程
1.热身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热身活动,如:模仿操、慢跑等,尽量把幼儿的身体活动开。
2.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名称,并向幼儿讲解和示范各种玩法
游戏规则:
(1)幼儿在玩游戏时,如果没有按照规定顺序踢跳,判为失败;
(2)在跳房子过程中,脚或小沙包压线或出格均为失败。
玩法:幼儿站在第一格线外,将小沙包投进第一格,跨进第二格单脚跳进第三格,双脚跨进第四第五格,然后单脚跳进第六格,再双脚跨进七八格,单脚跳进第九格,跳转身后再依次返回至第二格时,单脚站住并用手捡起小沙包,跨出第一格,然后再将小沙包投进第二格,如此依次进行,以不许犯规少犯规,并先跳完者为胜。
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并注意安全
4.游戏结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第10题:

大一班自由活动时间,个别幼儿用泡沫拼板(30cm×30cm)当滑板玩,许多孩子也想玩,但有的幼儿滑不起来,有的只能滑一点点。请根据幼儿利用泡沫拼板滑行的兴趣,为大班幼儿设计一个体育活动。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延伸。
图一:(儿童双脚各踩一块拼板滑行)
图二:(儿童坐在一块拼板上滑行)


答案:
解析:
活动名称:有趣的泡沫拼板(大班体育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泡沫拼板的用处、泡沫拼板的多种玩法。
2.掌握双脚踩在泡沫拼板上进行滑行的技能,发展平衡与协调能力。
3.体会集体泡沫拼板滑行游戏的乐趣,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泡沫拼板可以做垫子、充当“方向盘”以及玩滑行游戏等多种用途。
活动难点:掌握滑行方法与技巧,并进行团体合作。
活动准备:
1.音乐:《去郊游》《健康歌》。
2.泡沫拼板若干,做好的泡沫滑行板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歌曲导入
1.教师播放歌曲《去郊游》,请幼儿每人拿一块泡沫拼板作方向盘,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跟随歌曲旋律,教师引导幼儿排成长队,走到户外活动区域。
(二)基本部分——活动展开
1.热身活动《健康歌》。
(1)放下手中的泡沫拼板,组织幼儿在室外按照顺序排成长队站好。
(2)播放《健康歌》的音乐,教师示范,幼儿模仿,共同做热身活动。
2.讨论并猜想泡沫拼板的滑行玩法并尝试。
(1)教师引导幼儿想一想泡沫拼板的滑行玩法,自由尝试。
(2)请1~2名幼儿示范并说一说泡沫拼板的滑行玩法。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想到许多泡沫拼板的滑行玩法,下面咱们一起用泡沫拼板滑一滑
3.游戏一:脚踩“风火轮”。
(1)教师分发做好的“泡沫滑行板”,确保每个幼儿一份,并帮助幼儿穿戴。
(2)教师示范并讲解游戏规则。
①教师示范滑行动作,并说明动作要领:身体前倾,双脚不得离开地面,靠滑行的力量前进。
②幼儿模仿,教师指导。
(3)幼儿练习并逐渐提升速度,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4)比一比、赛一赛,谁的“风火轮”最快。
①将幼儿分成四组,排队站好。
②游戏开始,在距离幼儿排头10米处设置其他泡沫拼板,幼儿通过滑行去取泡沫拼板并返回,下一名幼儿依次类推,教师计算时间。
③时间结束后,哪组幼儿的泡沫拼板最多,哪组获胜。
4.游戏二:火车排排队,争做团结滑行员。
(1)根据时间与人数,请幼儿准备好滑行板,排成长队,将手放到前面幼儿的腰间,共同向前滑行(考虑大班幼儿的协调能力有所提高,建议每组长队先由三名幼儿进行,依次增加人数提高难度)。
(2)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幼儿安全。
(三)结束部分——放松操
1.播放音乐,幼儿跟着老师做放松操。
2.教师带领幼儿回到教室,放松、喝水,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请幼儿到美工区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滑行器。
附歌曲和放松操:
去郊游
汽车汽车嘟嘟叫,我们大家准备好,背上我的小书包,我们出发了;
汽车汽车快快跑。路边小狗汪汪汪,去郊游去郊游,我们出发了;
嘟嘟嘟嘟嘀嘀嘀,嘀嘀嘀嘀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嘀嘀嘀嘀嘀嘀嘀;
汽车汽车快快跑,路边小狗汪汪汪,去郊游去郊游,我们出发了;
汽车汽车快快跑,树上小鸟喳喳叫,去郊游去郊游,我们出发了。
放松操
抖抖手、敲敲腿、弯弯腰、挥挥手、耸耸肩。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