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方法论

举例说明什么是标准量的漂移和可溶性差异。

题目

举例说明什么是标准量的漂移和可溶性差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定语和状语的区分标准是什么?举例说明。
一,1,体词性成分有时受状语修饰。如:“刚星期三”“就五个人”。2,谓词性成分有时受定语修饰,如:“群众的支持”“温度的下降”。可见我们不能光凭中心语的性质来区分定语和状语。除了中心语以外,我们还要考虑修饰语的性质以及整个偏正结构所处的语法位置。
二,就修饰语看,人称代词、名词、数量词(指数词和名量词的组合)是典型的定语,这几类成分只能做定语,不能做状语,不管中心语是什么。副词正相反,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定语,不管中心语是什么。
三,单音节形容词直接(不带“的”)做修饰语时是定语还是状语,决定于中心语是体词性成分还是谓词成分。单音节形容词加上“的”以后只能做定语,不能做状语。
四,双音节形容词修饰双音节动词的时候,整个偏正结构的性质要根据所处的语法位置来确定。

第2题:

标准差属于什么量数?()

  • A、差异量数
  • B、集中量数
  • C、差异系数
  • D、相关系数

正确答案:A

第3题:

举例说明标准、标准量、标准单位三者的区别。


参考答案:

“标准”与“标准量”和“标准单位”这三个概念在日常语言中常常混用,其实三者是有区别的。标准仅仅是定性地说到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标准量则还要定量地指出其数量界限;标准单位则是为了使标准量在使用中更加方便,进一步选定表示该标准量大小的单位。
譬如,轻重、长短、快慢,指的是事物的某种特征,我们认为它是确定事物性质的某项标准;而相应的重量、长度、时间则是确定其数量的界限的标准量;而相对应的克、厘米、秒则是表示标准量大小的标准单位。
一般地说,将这一件物品与另一件物品作比较,是人们最常有的行为之一。在实际的比较中,又总是选定物品的某些特征进行比较,而将其余特征暂时忽略。例如在“买粮油”的称重过程中,是将粮油与代表克的砝码两相比较。此刻当事人所关注的是物品的轻重,而其余特征,无论是粮油的产地、商标还是价格等,都暂时忽略。在比较过程中所用的操作工具“砝码”,当然有着量的明确规定,即标准量;而“克”则是这里的标准单位。
标准量和标准单位有时在叙述中为了简洁,可统称为标准量。


第4题:

举例说明CF和OF标志的差异。


正确答案:进位标志CF表示无符号数运算结果是否超出范围,超出范围后加上进位或借位,运算结果仍然正确;溢出标志OF表示有符号数运算结果是否超出范围,如果超出范围,运算结果已经不正确。

第5题:

影响正常人群血清酶差异的常见因素是什么?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1)性别:男性CK比女性高;
(2)年龄:ALP儿童较高;
(3)进食:ALP进食后高;
(4)运动:转氨酶CK升高;
(5)妊娠:乳酸脱氢酶升高。

第6题:

什么是跨文化产品的标准策略和差异化策略?


正确答案: (1)跨文化产品标准化策略是指在世界各地市场上,企业都提供统一标准的产品。
(2)跨文化产品差异化策略是指企业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产品作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当地情况或偏好。

第7题:

什么是被测量?举例说明影响量与被测量的区别。


正确答案: 被测量是指作为被测对象的特定量。影响量是指不是被测量但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量。例如:用安培计直接测量交流电流的幅度时受频率的影响,电流是被测量,而频率就是影响量。

第8题:

举例说明什么是标准量的漂移和可溶性差异。


参考答案:

1.飘移的定义:随着时间的流逝,既定的标准会渐渐发生不易察觉的偏离,或者说偏离了原先规定的数值,不再准确了。飘移不同于“作弊”,是在无意中发生的情况。标准飘移的事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譬如一个砝码,一开始是准确的。但时间一长,由于磨损而变小变轻,偏离了原先规定的数值,不再准确了。再如:买来一块手表或一个闹钟,启用时是校准了的。但无论多么准确的表或钟,总有一些误差,只是一时不易为人们所觉察罢了。每经过一段时间,一旦发觉自己的表有了可察觉的走时偏差,就要用广播中的“标准时”来校准。而广播中的标准时,也会发生误差,它是用天文台里的“钟表”来校准的。
2.可容性差异的定义:虽然标准发生了漂移,或测量不十分精确,但所发生的差异不明显,是可以容忍的或不必计较的。例如:买一袋25千克重的大米,实际并不是准确的25千克,而是多了或少了不到10克。买卖双方都不会去计较这点差异,甚至不会觉察出这点差异来。买两米衣料,实际上多了或少了不到1公分,也于买卖双方无关紧要。反过来,真要为这点差异计较,那就要去寻找更加准确的秤和尺,反而很不经济。
由此我们又体会出一个道理:任何测量与标准量,都不是绝对精确的;从实用角度看,任何测量和标准量,总有一个可容许的差异;提高精度需要增加成本,不计代价地追求高精度并不一定划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应也不可能去追求绝对的“好”和“精”。


第9题:

标准预防-“空气隔离”的目的是什么?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预防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感染,防止经空气和接触传播。如咽部白喉、肺鼠疫、水痘、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

第10题:

解释什么是销售价格差异,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正确答案:销售价格差异是用来衡量不同价格对利润的影响。它等于实际销售量按标准价格应该收到的销售收入与实际销售收入之间的差异。例如,某种产品计划按照标准价格每件4元销售1000件,但实际销售价格为每件5元,则预算销售收入为4000元,实际销售收人为5000元,1000(5000-4000)元就是销售价格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