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史

简述一条鞭法的基本精神和历史意义.

题目

简述一条鞭法的基本精神和历史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清朝的赋役制度采取的是“一条鞭法”和“地丁合一”。 (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
明朝推行的是“一条鞭法”,而清朝采取的是“摊丁人亩”、“地丁合一”的办法。

第2题:

试述明代施行一条鞭法的原因、主要内容和意义。


参考答案:

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是:“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①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第一,一概征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这样就取消了力役,由政府雇人充役。
第二,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把过去按户按丁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有的地方将户丁银全部摊入田赋征收;有的地方将户丁银的大部分摊入田赋征收,小部分仍然按丁征收;有的地方将户丁银的大部分仍然按丁征收,而小部分摊入田赋征收;有的地方则将户丁银按田赋和按丁平均分配。总之,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全部摊入田赋,只是部分地摊入田赋。
第三,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编派。把过去对各州县征收的夏税、秋粮、里甲、均徭、杂役以及加派的贡纳等项统统折成银两,合并为一个总数,一部分按丁摊派,一部分按田赋摊派。第四,赋役的征收解运,由过去的民收民解(即由里甲办理),改为官收官解(即由地方政府办理)。
一条鞭法主要有三点进步意义:第一,将力役部分地摊入田赋,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因为在封建社会里,土地的多数总是在地主一方,而户丁的多数总是在农民一方,现在把户丁银的一部分摊入田赋征收,自然就相对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第二,把力役改为折银,这就使农民摆脱了一部分封建国家的劳役束缚,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第三,赋役一概征银,这就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又反转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3题:

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及其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1982年宪法是我国的现行宪法,由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于1982年12月4日通过,由序言及四章共138条组成。
基本精神:A.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序言中明确规定。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C.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D坚持改革开放,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1982年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全面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主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规定了国这的根本任务和发展措施。它的制度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也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


第4题:

简述明中期一条鞭法的基本精神和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基本精神
1、合并赋役,恢复以土地资产为主要课税对象;
2、赋役合并后,官府所需力役,由其出钱雇人应役,不得无偿征调;
3、计亩征粮,除规定部分地区征收粮米以供京师食用外,其余一律折收银钱。
4、课征方式是官收官解。
简言之,即赋役合一,化繁为简,按亩征税,以银缴纳,官收官解。
历史意义:
1、合并赋役,标志着赋役平行征收转向近代租税制。
2、计亩征银,以银代役,由对人征税改变为对物征税,由交纳实物和亲自服徭役转变为以货币交纳。
3、扩大负担面,起到均赋均役的作用。
4、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5题:

简述一条鞭法的基本精神和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基本精神
(1)赋役合并、正杂统筹。将明初以来分别征收的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在一起征收;并把以前向地方索取的土贡方物、上缴京库的岁需及本地存留的费用,都并入一条鞭法内编成总数来征收。
(2)对役法的改革,将差役中的力差全部改为交纳代役银。官府所需力役从所收税款中出钱雇募,不得无偿征调。在农业赋役制度上,无偿征发劳动力的徭役制度被募役制代替。
(3)课征对象是田亩。对人税转为对物税,由“丁、产从户”,改为计亩征银。
(4)纳税形态——赋役改为征银,以银折收。
(5)课征方式——官收官解。“计亩征银,折办于官”。
历史意义:1、赋役合一,标志着我国沿袭了近二千年的赋役平行制向近代租税制转化;2、以银代役,对人税转为对物税,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为工商业发展提供较多的劳动力;3、在清查土地和丁产的基础上实施,扩大了负担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均平税负的作用;官收官解,减少了胥吏营私舞弊的现象。4、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1)拓展了货币税的课征范围,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2)为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3)减少了对商人的剥削,刺激商人积累资本、扩大商业经营,在客观上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第6题:

一条鞭法不同于两税法的最具历史意义的特点是( )

A.废除人头税

B.以田亩数计征

C.赋税折银征收

D.按照资产交纳


正确答案:A

第7题:

试述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

一条鞭法是张居正改革在经济方面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一条鞭法是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斗争的产物,在客观上适应了当时历史的要求,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一些特点。
主要内容:一条鞭法把原来按户按丁派役转向按地按丁派役,说明封建国家对户口人丁己控制不住,于是转向地亩。把差役改为雇役也是这个道理。这些都有利于使一部分人相对摆脱封建国家劳役的束缚,反映封建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一条鞭法以赋税折银和徭役改为代役银的形式出现,这是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相适应,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一条鞭法的施行只是使一般商人的负担减轻了,因为过去按户、丁派役,卢等是按资产定,现在按地、丁派役,更多地转入地产。而那些少地无地的农民的负担却加重了。既量地又计丁,丁银仍然很重,特别是北方,在商品经济不发达地区,无银可纳;在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则多遭受高利贷和商业资本的剥削。


第8题:

明代实施“一条鞭法”的首辅大臣是()。

A、张居正

B、于谦

C、史可法

D、严嵩


参考答案:A

第9题:

“一条鞭法”实施于明代,是由()提出并实施的。


参考答案:张居正

第10题:

一条鞭法(地丁制度)


参考答案:

一条鞭法是中国明代中后叶,一项赋役方面的重要改革。即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通将一省丁银均一省徭役;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代表了16世纪明代管理者试图获得一种理想状态的各种努力:徭役完全取消;里甲体系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实质含义上都不再存在;任何残留的人头税都将并入田赋之中。而纳税人可以通过分期支付单一的、固定的白银来履行对国家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