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

客观主义史学特点:

题目

客观主义史学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第一、恪守政治史传统。历史生活的基本体现者是国家、民族和教会,三者中国家居首,因此历史学家必须重视国家这一实体。
第二、如实记述。历史怎样发生,历史书就怎样叙述,而如实记述的前提是依据原始文献。
第三、不作价值判断。史家只能照实录来,理论抽象不是史家的事。史家必须超然是非和褒贬之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史学史学科的独特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A、史学史是紧密联系于历史学而又独立于历史学之上。
B、认识体系的完整性。


第2题:

秦汉时期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史学与()联系紧密。


参考答案:政治

第3题:

关于兰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著述的《教皇史》客观叙述、资料丰富。

B、他是客观主义史学的创始人。

C、他的史学观念受到19世纪自然科学成就的影响。

D、他只对当时的西欧史学界产生了影响。


答案:D

第4题:

理性主义史学特点?


参考答案:(1)历史观:理性主义史观
(2)历史进步思想,厚今薄古
(3)社会文化史萌芽
(4)倡导历史为资产阶级政治服务。

第5题:

客观主义史学特点:


参考答案:

第一、恪守政治史传统。历史生活的基本体现者是国家、民族和教会,三者中国家居首,因此历史学家必须重视国家这一实体。
第二、如实记述。历史怎样发生,历史书就怎样叙述,而如实记述的前提是依据原始文献。
第三、不作价值判断。史家只能照实录来,理论抽象不是史家的事。史家必须超然是非和褒贬之外。


第6题:

简答宋元时期史学的特点。


参考答案:

㈠编年体史书比前一时期有很大的发展。
㈡典制体史书的发展。
㈢通史在史书撰述中的地位大大加强。
㈣古史和当代史的史书增多。
㈤新体裁、体例史书出现。①袁枢的《资治通鉴纪事本末体》是纪事本末体史书②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是纲目体史书③朱熹的《伊洛渊源录》是学术史性质的作品。
㈥民族史、地方史和域外史有很大的发展。
㈦宋元时历史文献学也有发展。


第7题:

宋朝史学思想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思想成为史学的主流。


参考答案:会通

第8题:

历史客观主义


参考答案:

概念:历史客观主义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它主张历史研究者“排除自我”,保持纯客观的不偏不倚立场,切忌带着这样那样的理论、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完全让“史料说话”,“让史实说话”,有的还主张“史学即史料学”。兰克和兰克学派是主张这种史学认识论的突出代表。相反,实践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认为,任何研究者都不可能不带着某种立场、观点研究历史;任何史料、史实都不可能自己“说话”,都是研究者在说话,是研究者对史料、史实的解读,而且一切解读都总是渗透着解读者的立场、观点的。


第9题:

新史学的特点:


参考答案:

新史学反对单纯的“政治史”和“精英人物史”,主张对历史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考察以从整体上去把握,从而极大地扩大了研究领域,使研究题材不断更新。另外,由于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出现了一系列新的交叉分支学科,诸如计量史学、心理史学、历史人类学、人口史、生态史、历史地理学等等。这表明新史学一反传统史学与其他学科隔绝的传统,主张历史学与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广泛结合。
新史学还反对单纯的“事件史”,主张对历史作深层次的、结构的研究,重视对变动相对缓慢的历史现象和层次进行探索。
新史学同样反对叙事史学,重视研究方法的革新,重视理论概括和解释,力求提高历史认识和解释的准确性。
新史学家普遍使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大量新的研究方法被创造出来,如模式比较法、回归分析法、家庭重建法、系统分析法、结构——功能方法、口述方法等等。由于新方法的使用,史料的范围被极大地扩大,完全不像传统史学那样局限于官方文字资料。


第10题:

为什么说客观主义史学认识论和主观唯心主义、相对主义史学认识论都是片面的?如何看待历史认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参考答案:

客观唯心主义史学认识论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它主张历史研究者“排出自我”,保持纯客观的不偏不倚的立场,切忌带着这样那样的的理论、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完全“让史料说话”,“让史实说话”,兰克学派是主张这种观点的突出代表。事实上任何研究者都不可能不带着某种立场、观点研究历史,任何史料、史实都不可能自己“说话”,都是研究者在说话,是研究者对史料史实的解读,而且一切解读都总是渗透着解读者的立场、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相对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强调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这就决定了人们不可能认识它的真相,一切历史著述展示出来的历史现象或过程,都只不过是历史写作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构建起来的,各有自己的依据和道理,谁也无权宣称某某著作或论断代表了真理。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和美国历史学家贝克尔曾对历史相对主义理论做过系统表达。后现代主义则把历史相对主义推向了极端。
马克思主义史学认识论认为,客观历史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人们通过社会实践和历史研究的实践是能够逐渐切近的认识它的真相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使历史认识真理的两个属性,任何一个历史认识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通常我们用绝对性来表示某一历史认识真理所包含的客观性内容,用相对性来表示这些客观性内容的近似性、不完全性;用绝对性来表示一种局部的完满的历史认识,用相对性来表示这种局部完满认识的有限性和有条件性;用绝对性来表示历史认识的至上性,用相对性来表示历史认识的非至上性。而且由于历史客观的异常复杂性、非重复性、非直观性、以及其与现实的密切相关性,使得历史认识会比人们对其他失误的认识具有更为明显、更为突出的相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