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呆若木鸡”究竟是褒还是贬?

题目

“呆若木鸡”究竟是褒还是贬?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庄子·达生》中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个叫纪渻子的人专门为国王训练斗鸡,参加斗鸡比赛。有一次训练斗鸡,训练了十天后,国王问纪渻子:“训练好了吗?”纪渻子说:“不行,正虚浮骄矜自恃意气哩。”再过十天,国王又问,纪渻子回答说:“不行,还是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又过十天,国王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渻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再过了十天,纪渻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虽然偶尔还叫几声,但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了,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这只鸡一进斗鸡场,别的鸡一看,就吓得落荒而逃。
这里的“木鸡”之“木”,并不是“呆滞”的意思,应该是“拙”的意思,很有老子“大巧若拙”的意味。这个“拙”是如何养出来的呢?前十天去掉骄矜之气,之后十天做到不被外物所夺,再之后做到不动心,最后去掉“斗鸡之势”,可谓老子之“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到了这个境界,已经精神内守,不为外境所夺,与道合一,以无斗之心斗之。其他的斗鸡骄矜自恃,逐于外物,哪里见过这样的“神鸡”?是以落荒而逃。
所以说你“呆若木鸡”,实际上有可能是在夸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制造悬念法是导游讲解常用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 )。

A.吊胃口
B.卖关子
C.先藏后露
D.欲褒先贬
E.引而不发

答案:A,B,C,E
解析:
制造悬念法是导游讲解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具有“吊胃口”、“卖关子”、“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引而不发”的特点,能够活跃气氛、制造意境、激发游客游兴等。

第2题:

《秋水》中,庄子对孔子的态度是()

  • A、讥讽批评
  • B、倍加赞赏
  • C、学习仿效
  • D、有褒无贬

正确答案:A

第3题:

请翻译“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司马迁对李广是褒是贬?


正确答案:
【答案】(李广)诚实质朴的样子像是乡下人,又不会说漂亮话。这是对李广的褒扬。
【解析】注意对句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如“悛悛”:通“恂恂”,诚恳拘谨的样子。“鄙人”:乡野之人。“不能道辞”:指不擅辞令。作者是在赞扬李广的诚恳、忠实。

第4题:

下面哪一项不是组织包袱的技巧()

  • A、三番四抖
  • B、误会巧合
  • C、先褒后贬
  • D、插科打诨

正确答案:D

第5题:

我们可以确定《春秋》名称的来源是“一褒一贬,若春若秋”。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春秋》用笔严谨,褒则称字,贬则称名,其引文用笔,常用一字寓意褒贬,微言大义。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新闻评论说理论述的一条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

  • A、论据和论点的结合
  • B、调查和研究的结合
  • C、严肃和生动的结合
  • D、褒和贬的结合

正确答案:A

第8题:

谥号原寓褒、贬、同情之意,下列属于表扬的是()。

A.文
B.武
C.怀
D.穆
E.灵

答案:A,B,D
解析:
谥号原寓褒、贬、同情之意,下列属于表扬的是文、武、昭、穆等。

第9题:

河蟹在水中究竟是穴居还是隐居?


正确答案:河蟹在水体中既可过穴居生活,也可过隐居生活。这主要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定,其目的都是为了躲避敌害。
在饵料丰盛、水位稳定、水质良好、水面开阔、水生植物丰富的草荡中,河蟹一般均隐蔽在水草丛和底泥中,过隐居生活。在有潮水涨落的河川、湖泊里,河蟹一般是挖洞入居。蟹穴位于高低潮水位线之间,蟹洞呈管状,断面为椭圆形,底部不与外界相通,洞长0.2~0.8米,穴道和地面呈10~20度的倾斜,洞穴大小与河蟹个体大小有关。
从养殖角度看,隐居的河蟹比穴居的生长快,体色好,腹部颜色白,也容易捕获。因此人工养殖水体要提供河蟹隐居的生态环境,以促进生长,提高河蟹的品质。

第10题:

制造悬念法是导游讲解常用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

  • A、吊胃口
  • B、卖关子
  • C、先藏后露
  • D、欲褒后贬
  • E、引而不发

正确答案:A,B,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