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政治思想史

清代学者戴震说:“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在此,戴震()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遵纪守法C、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秩序D、舆论上同情违理、非理者

题目

清代学者戴震说:“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在此,戴震()

  •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 B、告诫乡亲遵纪守法
  • C、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秩序
  • D、舆论上同情违理、非理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清中期,汉学家()在考据的基础上,对程朱理学的方法、学风及其理论内核进行了全面的批判。他重新阐释了天理的内含,又主张人性自然。由此,他批判驳了理学存理灭欲的观点,揭露了统治者以理杀人的罪恶行径,对解除人们的思想禁锢有积极的意义。

A.唐甄

B.戴震

C.王守仁

D.黄宗羲


参考答案:B

第2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问者曰:“以予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呜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 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勖:
字而:
遂:
劳:
病:
怠:
(2)将“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译成现代汉语。
(3)将“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译成现代汉语。
(4)简要分析这段文字的写作特点,并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
解析:
(1)勖:勉励。字:养育;而:你,你们。遂:成长。劳:慰劳。病:困苦。怠:疲劳。 (2)把您种树的理论,用到为官治民上,行吗?
(3)那些做官的喜欢颁布繁多的政令,似乎是很爱惜百姓,但最终却给百姓带来了灾难。
(4)这段文字的写作的特点是采用了类比的方法,即以种树之道“移之官理”。郭橐驼种树贵在得树之天性,为政也贵在使民得其天性。而那些不善种树的人的做法,与“好烦其令”的为官者是一样的。这样写体现了作者善于以小见大,在平凡的种树中寄寓了深刻抽象的哲理和治民之道。?

第3题:

戴震否认了理的本体性和神秘性,而强调了理的世俗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戴震否认了理的本体性和神秘性,而强调了理的世俗性。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蚤缲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这段文字的作者及其时代是()

  • A、韩退之,中唐
  • B、柳河东,晚唐
  • C、柳子厚,中唐
  • D、韩昌黎,晚唐

正确答案:B

第6题:

清代学者戴震说:“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在此,戴震()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遵纪守法

C.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秩序

D.舆论上同情违理、非理者


参考答案:D

第7题: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

正确答案:D

第8题:

戴震批判了以理灭欲的荒谬观点,揭示了理学()的罪恶本质,这对突破思想禁锢、促进思想解放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A、以理杀人

B、以理治民

C、以理灭欲

D、以理为纲


参考答案:A

第9题:

指出宋明理学的实质是“以理杀人”,提出“理者存乎欲”的理欲统一观的是()

  • A、王夫子
  • B、戴震
  • C、黄宗羲
  • D、李贽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清代学者戴震曾猛烈抨击理学:“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按照他的逻辑,王守仁“杀人”的手段应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 B、“格物致知”
  • C、“发明本心”
  • D、“致良知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