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政治思想史

孔子曾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古罗马普卢塔克的名言:“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由此可见,古代东西方思想家都强调()A、崇德尚群B、济世爱民C、诚实守信D、礼法并施

题目

孔子曾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古罗马普卢塔克的名言:“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由此可见,古代东西方思想家都强调()

  • A、崇德尚群
  • B、济世爱民
  • C、诚实守信
  • D、礼法并施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孔子曾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概要说,只有通过德礼而非政刑的手段,才能使人心生可耻,从而实现自我行为约束。这一道德理想注定幻灭于礼崩乐坏的时代。事实上,我们不难发现,道德通常对人提出上限要求,而法律则以保证人们行为的底线为先。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人们心中最低限度的耻辱感首先需要法律底线的确定和保障

B.孔子对耻感教化的观点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的现实需要了

C.道德涵盖的范围大于法律

D.人们应该有羞耻感


正确答案:A
47.A[解析]意图推断题。文段围绕“使人心生可耻”展开论述。最后一句以“事实上”引出了作者的观点,即“道德通常对人提出上限要求,而法律则以保证人们行为的底线为先”,说明耻感首先需要法律底线的确定和保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考生需要注意文段的结构,把握重点句。

第2题:

孔子曾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古罗马普卢塔克的名言:“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由此可见,古代东西方思想家都强调()

A.崇德尚群

B.济世爱民

C.诚实守信

D.礼法并施


参考答案:A

第3题:

孔子强调先教后刑,重视道德教化,为此他提出()

A.“导之以德,齐之以礼”

B.“德礼为本,政教为用”

C.“礼教刑辟交相为用”

D.“以德化民,以刑弼教”


参考答案:A

第4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民本思想,下列名言与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 A、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国语》
  • B、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尚书》
  •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正确答案:C

第5题:

下列关于习近平总书记所引用的古语古训与对应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有:
①名非天造,必从其实——尊重客观事实
②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③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体现的是实践第一的观点,“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体现的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排除②③。故本题答案选B。

第6题: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说明和法律相比,道德具有的鲜明特征是( ).

A.自觉性和他律性

B.强制性和他律性

C.强制性和自律性

D.自律性和自觉性


正确答案:D
34.D[解析]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用政治手段来治理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就只求免于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治理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即道德意识是一种自省活动,任何强制性制裁都是一种非法干预.惩罚性干预虽可使人心存畏忌,小心规范自己的行为,却难以达成主观上的道德自律.所以选D.

第7题:

《荀子》:“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A.施行仁政

B.礼法并施

C.君民共治

D.民贵君轻


参考答案:A

第8题: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出自()。

A.《尚书·泰誓》

B.《尚书·尧典》

C.《左传·成公十三年》

D.《左传·桓公六年》


答案A

第9题:

请说明下面这三句话的基本含义,并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角度加以评析。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中》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上》


答案:
解析:
(1)这三句话的核心含义都是说明民心民意是不可违的天道,统治者要体察民情,达民所欲。
(2)这三句话说明了西周统治者已经认识到民心向背决定着王朝的盛衰、兴亡,而统治者能否行“德政”又关系到民心的向背,所以西周统治者提出了“以德配天”的主张。其“德”的要求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方面:敬天、法祖、保民。也就是要求统治者恭行天命,尊崇上天和祖宗的教诲,爱护天下的百姓,做有德有道之君。
(3)西周统治者的这种以“德”为核心的天命观高度重视“民”的重要性,为以后历朝历代的贤明统治者所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王对民的残酷剥削。

第10题: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 自()

  • A、《论语》
  • B、《大学》
  • C、《孟子》
  • D、《中庸》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