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实用技术

大豆播后出苗前主要害虫是什么?如何防治?

题目

大豆播后出苗前主要害虫是什么?如何防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主要害虫是蛴螬,防治方法有:一是拌种,辛硫磷乳剂的用药量是种子二是施用毒土,50%辛硫磷颗粒剂每667m22.5~20kg,,加细土15~重量的0.2%,20kg,,拌匀,硕垄撒于苗根周围,施药时间以14:00~18:00为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储粮害虫防治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正确答案:"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第2题:

蔬菜育苗期间,苗期温度管理要掌握好“三高三低”的原则即()。

  • A、晚上高、白天低、晴天高、阴天低;出苗前、分苗后高,出苗后、分苗前和定植前低
  • B、白天高、晚上低;晴天高、阴天低;出苗前、分苗后高;出苗后、分苗前和定植前低
  • C、白天高、晚上低、阴天高、晴天低;出苗前、分苗后高;出苗、后分苗前和定植前低
  • D、白天高、晚上低;晴天高、阴天低;出苗后、分苗前和定植前高,出苗前、分苗后低

正确答案:B

第3题:

如何利用趋光性防治害虫?


正确答案:1、利用正趋光性:一般夜晚活动的昆虫,如夜蛾、螟蛾、蝼蛄、金龟甲等对灯光,尤其是黑光灯偏爱,可以利用灯光诱虫作害虫测报和防治。2、利用负趋光性:有的昆虫,如蚜虫讨厌银灰色,可以利用银灰色薄膜栽培或育苗,防治蚜虫传播病毒病。

第4题:

昆虫消化与害虫防治的关系如何?


正确答案: 各类昆虫肠道内的酸碱度各异。药剂进入肠道后,毒效的高低与肠道内酸碱度有关;
很多蛾类幼虫的中肠液偏碱性,而蝗虫、蝽类和一些甲虫的中肠液偏酸性。如敌百虫对鳞翅目幼虫效果好,是因为敌百虫在碱性环境中形成毒性更大的敌敌畏;苏云金杆菌类微生物农药,产生伴孢晶体,在碱性消化液中溶解成有毒的蛋白质,渗入肠壁细胞,引起害虫败血死亡。

第5题:

简述大豆烂杆是什么病?发病后再防治还有用么?如何预防烂杆病的发生?


正确答案: 为了预防大豆菌核病的发生,防治的重点是减少菌源,防止初侵染发生,可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轮作与邻作。因菌核病菌寄主范围广,除忌重茬种植外、还不宜与向日葵、油菜、小杂豆(红小豆、芸豆等)、麻类等作物连作或相邻种植,应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2)发病田应在收获后进行耕翻,消灭病株残体上的菌核以及将地表菌核埋入土壤深层,并将病残体拉出田外,减少病源。
(3)中耕培土,减少菌源。大豆出苗后及时中耕培土,这不但可将菌核埋入土壤深层或将菌核萌发的子囊盘切断,减轻病情,又可以促使大豆侧生根形成,减轻根腐病危害。
(4)药剂防治
一般于大豆2~3片复叶期,每公顷喷施25%施保克1050~1500毫升或40%菌核净750~1050毫升或50%农利灵1500毫升或50%速克灵1500毫升+0.13%康凯30~45克或益微300~450毫升+米醋1.5升,7~10天后再喷一次。若田间水分差,喷药时间适当推迟。

第6题:

大豆种子播后,在适宜条件下()天就能出苗。

  • A、3~5天
  • B、5~7天
  • C、7~10天
  • D、10~12天

正确答案:C

第7题:

大豆刚出苗时长的好好的,但过了一段时间,开始变黄,有的地方大豆苗还死了,这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从这种现象来看应该是胞囊线虫病,如果拔出大豆来,在其根上应该长有比小米粒还小的白色小颗粒(胞囊)。胞囊线虫病农民称之为“火龙秧子”;在黑龙江省一年可发生3代,一代24~35天,以第一代(幼苗期到开花期)危害为主,胞囊线虫在土壤中可存活9年。该病为土传病害,一旦线虫传入无病区,后患无穷,再治就难了。因此,对该病应采取综合防治。
(1)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目前在黑龙江省种植面积较大品种有抗线2号,但该品种种脐为褐色,影响其商品性
(2)合理轮作可降低胞囊线虫密度。前作种线麻和亚麻最好,与小麦、玉米或其它作物轮作应5年以上;有条件的地区,如牧区可实行粮草(紫花苜蓿)轮作,水田区可水旱轮作,但紫花苜蓿和水稻必须种二年以上
(3)增施有机、无机肥,可增强大豆植株营养,降低发病率
(4)适时、适量灌水可减轻胞囊线虫病的危害,一般在苗期和花期各灌一次
(5)药剂拌种:用35%多克福大豆种衣剂拌种,按种子量1%~1.5%的药剂量进行拌种;用40%甲基异硫磷或甲拌磷按种子量的0.3%拌种。种衣剂中含有10%的呋喃丹(克百威)成分,对线虫有驱避作用,但驱避作用只有10~15天。所以,种衣剂防治胞囊线虫病只能用于胞囊线虫中等偏轻的大豆田
(6)土壤施药:在胞囊线虫病中等偏轻的豆田,可以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公顷75公斤与大豆种子、肥料混播,可有效抑制第一代胞囊线虫,并兼防根蛆、蛴螬等地下害虫
(7)生物防治:用种子量2%的生物制剂保根菌拌种,保根菌可在大豆胞囊线虫体内寄生,一个月内的防治效果比呋喃丹差,一个月后防治效果超过呋喃丹

第8题:

储粮害虫防治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安全、卫生、经济、有效。

第9题:

如何科学防治大豆田新兴病害大豆菌核病?


正确答案: 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全国各地均可发生。黑龙江、内蒙古为害较重,流行年份减产20%~30%。为害地上部,苗期、成株均可发病,花期受害重,产生苗枯、叶腐、茎腐、荚腐等症。苗期染病茎基部褐变,呈水渍状,湿度大时长出棉絮状白色菌丝,后病部干缩呈黄褐色枯死,表皮撕裂状。叶片染病始于植株下部,初叶面生暗绿色水浸状斑,后扩展为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中心灰褐色,四周暗褐色,外有黄色晕圈;湿度大时亦生白色菌丝,叶片腐烂脱落。茎秆染病多从主茎中下部分杈处开始,病部水浸状,后褪为浅褐色至近白色,病斑形状不规则,常环绕茎部向上下扩展,致病部以上枯死或倒折。湿度大时在菌丝处形成黑色菌核。病茎髓部变空,菌核充塞其中。干燥条件下茎皮纵向撕裂,维管束外露似乱麻,严重的全株枯死,颗粒不收。豆荚染病现水浸状不规则病斑,荚内、外均可形成较茎内菌核稍小的菌核,多不能结实。
由于两个分局的大豆普遍存在施肥水平较高,导致大豆根系发育不良,根瘤少、根部病害重,植株前期生长过于繁茂,密度过大,菌核病的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故建议:适当减少大豆施肥量,在底肥中加入大豆保根菌剂,确保大豆壮根。合理控制大豆播种密度,选用耐菌核病品种,在大豆初花期可喷施菌核净、农利灵等药剂,7天后再喷施一次。

第10题:

大豆疫病的危害是什么?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大豆疫病是大豆上的重要病害,主要为害大豆、羽扇豆、菜豆、豌豆等。该病主要通过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土壤是病原菌传播的重要载体。可引起出苗前种子腐烂,出苗后植株枯萎,成株期感病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并很快萎蔫死亡,茎基部褐色病斑向上扩展,根系腐烂或发育不良。病株结荚少,空荚、瘪荚多,籽粒皱缩干瘪。
主要防治措施:
(1)严格检疫措施。禁止从发病区调运病菌寄主植物种子。
(2)种植抗病和耐病品种。
(3)种子处理。大豆播种前用甲霜灵等药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4)农业防治。采用垄作、减少连作,科学施肥和及时排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