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

病害循环特点()和()。

题目

病害循环特点()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病害循环的定义。


正确答案: 指病害从上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认识病害循环的意义在于防治病害
病害循环同生活史循环(A,初侵染;B,再侵染;C,越夏和越冬)
有联系:病害发生的过程是病原物完成生活史,延续种群的过程
有区别:病原物可能只在寄主上完成生活史的某一阶段

第2题:

病害循环


正确答案:指一种病害从寄主的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后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第3题:

一种植物病害的病害循环,主要涉及到四个问题,即( )、( )、( )和( )。


参考答案: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病原物接种体传播、侵染过程、病害的初侵染和再侵染

第4题:

根据梨、苹锈病的病害循环的特点,拟定其综合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梨、苹锈病病害循环的特点为
A.转主寄主(柏属植物)
B.田间无再次侵染;
(2)根据上述特点,拟定防治措施:
①避免在梨、苹果园附近3.5km内栽种柏属植物
②针对梨、苹只受一次侵染的特点,注重梨、苹幼叶初展后喷药保护
③根据其转主寄主柏属植物的特点,在冬孢子萌发期喷药防治其萌发,以减少对梨、苹的侵染源
④防治药剂:梨、苹上粉锈灵,波尔多液,柏属植物上石硫合剂。

第5题:

稻瘟病的病害循环、流行类型及防治要点?


正确答案: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病谷上越冬。因此,病稻草和病谷是翌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来源。未腐
熟的粪肥及散落在地上的病稻草、病谷也可成为初侵染源。此病是一种气流传播、具多次再侵染,与环境和品种关系密切的病害防治策略是种植高产抗病品种为基础,减少菌源为前提,加强保健栽培为关键,药剂防治为辅助。具体方法有:1.种植抗病品种2.减少病源3.改进栽培方式,4.药剂防治

第6题:

为何说病害循环是植物病理学的一个中心问题。


正确答案: (1)病害循环的概念及与病害发生的关系;
(2)病害循环所包括的四个阶段为越冬、越夏;初侵染再侵染;及休眠期和活动期;
(3)病害循环与病害三角关系;
(4)病害循环的特点是病害防治的依据
(5)果树病理学的目标是为了防治果树病害。

第7题:

什么是病害循环?


正确答案:病害循环是指侵染性病害从一个生长季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再度发生的过程。

第8题:

小麦赤霉病病害循环的类型为()

a、多循环病害

b、单循环病害

c、只有初侵染

d、积年流行病害


参考答案:a

第9题:

什么是病害循环?包括哪几个环节?


正确答案: 病害循环(diseasecycliC.是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主要涉及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第10题:

以1-2蔬菜病害为例,根据蔬菜病害的特点(病原类型,病害循环和发病条件)制订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举例:略。
(2)阐述两种病害的病害循环,说明有利于防治的“薄弱环节”;
(3)阐述其发病条件,指出有利发病的主要因素;
(4)根据其病害循环和发病条件的特点按照综合防治的“三个观点”和“三大效益”的要求,拟定出各种防治措施相结合的综防措施:
A.利用抗病品种
B.加强栽培管理(轮作、调节播期、肥水管理)
C.药剂防治
D.生物防治
E.较少病原传播介体等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