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对比

“六艺”和“七艺”教育异同。

题目

“六艺”和“七艺”教育异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内容是().

A.“六艺”

B.“七艺”

C.四书五经

D.论语


正确答案:C

第2题:

西欧封建家庭教育内容是()

A、骑士七艺

B、六艺

C、战士教育

D、斯巴达教育


参考答案:A

第3题:

“六艺”和“七艺”分别指什么?


正确答案:
(1)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形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①礼: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②乐:包括音乐、诗歌、舞蹈教育;③射:射技教育;④御:以射箭、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教育;⑤书:学字习写的书写教育;⑥数:简单数量计算教育。
(2)中世纪“古艺术”时期,法国于1170年创建了欧洲第一座大学一一巴黎大学。大学的文科包括七门课程: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世称“七艺”。

第4题:

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的教育内容主要为( )。

A.“六艺”
B.“七艺”
C.“四书”、“五经”
D.文雅教育

答案:A
解析:
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六艺”由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组成。

第5题:

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形成了“六艺”教育。“六艺”是指______、乐、射、御、书、数。


答案:
解析:

第6题:

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属于最早的( )。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

D.特色课程


正确答案:A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属于最早的学科课程。

第7题:

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是六艺教育,六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六门课程。


正确答案:
诗、书、礼、乐 、易、春秋

第8题:

我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七技

B.四书五经

C.六艺

D.七艺


正确答案:C

第9题:

我国西周时期高等教育内容为( )。

A.七艺
B.六艺
C.四书五金
D.军事教育

答案:B
解析:
我国西周时期高等教育的内容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即“六艺”。因此,答案选B。

第10题:

中国古代的“六艺”和西方的“七艺”没有什么区别。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由礼、乐、射、御、书、数构成的“六艺”教育,中心是礼、乐。“六艺”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活动,形成于西周时期。因为当时政局稳定,经济文化空前发展,教育方面逐渐增加了政治伦理内容,形成了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礼是政治伦理课,内容广泛,包括了奴隶社会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艺。《周礼·大宗伯》把礼分为五类: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礼既然包括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和道德,所以被看作是立国传统,国家命运之所系,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包括了从政治、经济、军事到社会的一切方面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反映了维护宗法等级世袭制度的需要。
奴隶主贵族的礼、乐是相互配合的,凡通行礼之处,就需要有乐。礼乐贯穿整个社会生活活动,体现宗法等级制度,对年轻一代思想政治、道德品行培养有重大作用。乐是综合艺术课,内容广泛。所谓“乐者,乐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感官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乐。礼的作用在于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具有强制性,而乐则重在陶冶人们内心情感,使本具有强制性的礼变为能获得自我满足的精神需要,使森严的等级关系化在和谐的情谊之中。这种礼乐教育在西周时期确实对于改变风俗习惯,安定社会秩序,加强各诸侯国之间的联系起了巨大作用。“射、御”是军事训练,是基本的军事技术训练。“书、数”是基础文化课,书是文字,数是算法。书、数是文化基础知识技能,作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而大学学的是《诗》、《书》。
六艺教育作为西周教育的特征与标志,内容包括多方面因素,既重思想道德,又重文化知识;既重传统文化,又重实用技能;既重军事,又重戒备;既重礼仪规范,又要重内心情感修养。它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后来的“苏湖教法”,朱熹及颜元等人都十分重视。
七艺是基督教教育的内容,分“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和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艺”。与六艺教育在内容上不同,服务的目的也不相同,发展的历史也不尽相同,七艺经过了“三艺”和“四艺”两个阶段,而六艺教育是在先民的经验总结中归纳出来的。二者虽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应注意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