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

张介宾“阳非有余,阴本不足论”与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有何异同?

题目

张介宾“阳非有余,阴本不足论”与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有何异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子和

C.李东垣

D.朱丹溪

E.张介宾


正确答案:D

第2题:

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刘完素
C、张从正
D、张元素

答案:A
解析:
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传河间之学,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的常变规律,认为相火有"生生不息"功能,"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而相火妄动,即属邪火,能煎熬真阴,从而得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结论。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代表作为《格致余论》。

第3题:

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古代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从正

C、朱丹溪

D、吴又可

E、叶天士


参考答案:C

第4题:

试比较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张介宾“阳非有余,阴亦不足”的异同点。


正确答案: 景岳
丹溪
概念
"阳"指真阳,"阴"指真阴,是言生理之常
"阳"指妄动相火,"阴"指阴血阴精,是言病理之变
法则
阴阳互根
阴阳消长
生理
人的真阴真阳本不足
人体脏腑功能时时处于活跃状态并相对于"阴不足"言。
病理
阴损易及阳,阳损及阴
由于情欲引动相火,致相火妄动,使人体脏腑功能活动亢进的状态
治疗
阴阳相济法
滋阴降火
方药
左、右归丸
大补阴丸或四物汤+知、柏
共性
表面矛盾。一言生理,一言病理,二者互相补充。
阴精难成易亏观点同。
总之,朱丹溪的阴阳学说主要观点是阳有余阴不足(阴阳不平衡),强调的是阴阳比和,即阴阳趋向平衡。张介宾的阴阳学说主要观点是阴阳一体思想(阴阳平衡),强调的是阴阳者一分为二,即阴阳之中再分阴阳。

第5题:

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并创立滋阴学说的医家是:()。

  • A、刘完素
  • B、朱丹溪
  • C、李杲
  • D、张子和
  • E、张从正

正确答案:B

第6题:

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从正

C.李东垣

D.朱丹溪

E.张景岳


正确答案:D

第7题:

下列属于金元时期滋阴派观点的是( )

A.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B.阴常有余,阳常不足
C.独阳不生,孤阴不长
D.阳在外,阴之守也

答案:A
解析:

第8题:

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家是下列哪位()。

A、朱丹溪

B、张从正

C、李杲

D、刘完素

E、张仲景


参考答案:A

第9题: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断源于()

  • A、李杲
  • B、朱丹溪
  • C、张丛正
  • D、孙思邈

正确答案:B

第10题:

试述张介宾阳常不足,阴本无余与朱震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张介宾的“阳常不足,阴本无余”与朱震亨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二者的相同点是:都论述阴对人体的重要性及阴不足对人体的危害和产生的临床表现。不同点是:朱震亨的“阳常有余”,主要在阴阳相对关系上,即从病理方面论述相火妄动,阴精耗损的问题。张介宾的“阳常不足”,则是在阴阳互根的关系上,即从生理上论述阳气亏乏与真阴不足的因果问题。二家之说并非是对立的,而是张氏之说补充了丹溪之说的不足,完善了阴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