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

突触前膜是指()。A、轴突末端细胞膜B、树突末端细胞膜C、有受体一侧的细胞膜D、释放神经递质一侧的细胞膜E、神经元胞体的细胞膜

题目

突触前膜是指()。

  • A、轴突末端细胞膜
  • B、树突末端细胞膜
  • C、有受体一侧的细胞膜
  • D、释放神经递质一侧的细胞膜
  • E、神经元胞体的细胞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突触传递兴奋呈单向性特征,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A、突触前、后膜的膜电位不同

B、突触前膜释放递质,而后膜不释放递质

C、突触前、后膜受体不同

D、突触前、后膜兴奋时耗能不同

E、突触前、后膜离子通道不同


参考答案:B

第2题:

关于突触前抑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前膜超级化

B、突触后膜超级化

C、突触前膜去极化

D、突触后膜去极化

E、没有神经递质参与


参考答案:C

第3题:

EPSP是指突触后膜发生()化。IPSP是指突触后膜发生()化。


参考答案:去极化,超极化

第4题:

哌唑嗪的降压机制是

A.兴奋突触前膜a2受体

B.阻断突触后膜a1受体

C.兴奋突触前后膜a2受体和突触后膜a1受体

D.阻断突触前膜a2受体

E.兴奋突触后膜a2受体和阻断突触前膜a1受体


正确答案:B

第5题:

突触前抑制指通过()型突触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的突触传递过程。


参考答案:轴突-轴突;下降

第6题:

突触前抑制发生的原因是由于()

A、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

B、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C、突触后膜超极化

D、突触前膜超极化

E、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兴奋结果


参考答案:A

第7题:

哌唑嗪的降压机制是

A.兴奋突触前膜α2受体

B.阻断突触后膜α1受体

C.兴奋突触前后膜α2受体和突触后膜α1受体

D.阻断突触前膜α2受体

E.兴奋突触后膜α2受体和阻断突触前膜α1受体


正确答案:B

第8题:

突触前抑制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突触前膜超极化

B、突触后膜超极化

C、突触前膜去极化

D、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E、潜伏期较短


参考答案:C

第9题:

突触的电镜结构包括:()。

A、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突触后膜

B、线粒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

C、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D、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

E、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特异性受体


参考答案:D

第10题:

哌唑嗪的降压机制是

A.兴奋突触前膜α2受体

B.阻断突触后膜β2受体

C.兴奋突触前膜β2受体

D.阻断突触前膜β2受体

E.兴奋突触后膜α1受体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