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设置刺史,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察举规定有六项范围,主要针对()。A、中央官B、地方豪强C、郡守D、及其地方豪强、郡守的子弟

题目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设置刺史,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察举规定有六项范围,主要针对()。

  • A、中央官
  • B、地方豪强
  • C、郡守
  • D、及其地方豪强、郡守的子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东汉刺史制度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东汉时刺史没有固定的驻地

B.郡守不需通过刺史向皇帝汇报

C.东汉末年,朝廷给了刺史更大权力

D.以上都对


参考答案:C

第2题:

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改为州牧,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由此可见东汉末年( )。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
B.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
C.君主监察百官的制度被强化
D.皇权专制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答案:B
解析:
东汉末年“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削弱,故A项错误;刺史由代表中央监察各州,逐渐演变成地方最高行政官员,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故B项正确;因此君主监察百官的制度被削弱,故C项错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削弱,皇权专制受到挑战,但无法推断出是否“前所未有”,故D项错误。

第3题:

唐朝的地方建制沿袭了隋的做法,仍是两级建制,只是将郡改为州。州的主官称为()。

A、郡守

B、州牧

C、太守

D、刺史


参考答案:D

第4题:

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

  • A、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
  • B、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
  • C、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 D、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D

第5题:

在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把全国分成了(),每个部派设一名刺史。

  • A、十四州部
  • B、十五州部
  • C、十二州部
  • D、十三州部

正确答案:D

第6题:

宋代为监督地方官设立( )。

A.知州
B.郡守
C.通判
D.刺史

答案:C
解析:
宋代为监督地方官设立通判。

第7题:

下列关于东汉刺史制度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东汉时刺史没有固定的驻地
  • B、郡守不需通过刺史向皇帝汇报
  • C、东汉末年,朝廷给了刺史更大权力
  •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C

第8题:

汉武帝元封五年,武帝将中国分为部州,每州设刺史一人,巡查所属郡、国,督查郡等。当时中国共分为多少个部州:()

A.11.0

B.12.0

C.13.0

D.10.0


参考答案:C

第9题: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部(州),置刺史。当时刺史是()

  • A、州级地方行政官员
  • B、州级地方监察官员
  • C、具有行政职能的监察官员
  • D、朝廷派出监察地方的官员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汉武帝时期全国分为十三个州,负责监察每州地方政治的是()

  • A、太尉
  • B、御史大夫
  • C、刺史
  • D、丞相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