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考试

在制作青贮饲料时,为缩短发酵过程,尽量排除青贮容器中的()。A、空气B、酵母菌C、石块D、灰尘

题目

在制作青贮饲料时,为缩短发酵过程,尽量排除青贮容器中的()。

  • A、空气
  • B、酵母菌
  • C、石块
  • D、灰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青贮饲料如何制作?


正确答案: (1)适期刈割:豆科植物在开花初期,禾本科牧草在抽穗期,密植青刈玉米在乳熟期,这时原料的营养成分和产量都高。
(2)运输:割后的青贮原料若放时间过长,会因细胞呼吸作用发热造成养分的损失,故青贮原料要割、运、贮连续进行。
(3)切碎:将运来的青贮原料洗净后切碎,根据饲喂对象的不同,切成1-5cm。
(4)装窖、踩实:一般适宜的含水量为65%-75%最佳。随装随踩实,尤其要踩实边缘,如不能一次装满全窖,可在原料上面盖一层塑料,次日继续装填。
(5)封窖:装窖几天原料高于窖的边缘30cm,盖一层塑料后盖土踩实。厚度约60cm,堆成馒头形状,拍平表面,并在窖的周围挖排水沟防水渗入。
(6)开窖:封窖后40~60天待原料发酵成熟,产生足够的乳酸,具务抗有害细菌和霉菌的能力后才能启用。如发现表层呈褐色并有腐臭味,应将表层弃去,然后由上而下的逐层取用,保持表面平整。每次取出的饲料要当天用完。
(7)注意利用:初期喂量不宜过多,应配合一部分精料,以后逐步增加喂量。青贮料含有大量有机酸,具轻泻性,因此,母畜怀孕后不宜多喂,产前15d停喂。青贮饲料的酸度过大时,可用浓度为5%-10%的石灰乳中和后喂饲。

第2题:

青贮饲料的发酵过程可分为()、()、稳定期和青贮开窖期4个阶段。


正确答案:好氧期;微生物发酵竞争期

第3题:

简述青贮饲料的青贮条件有些。


本题答案:为了保证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创造有利于乳酸菌迅速繁殖的条件:
(1)原料中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糖
(2)适宜的水分禾本科植物65-75%,豆科60-70%
(3)温度适宜19-37%
(4)缺O2原料填紧压实,封闭严实

第4题:

青贮饲料是由何种微生物发酵而成


正确答案: 乳酸菌

第5题:

简述青贮饲料青贮的原理。


正确答案:在密闭条件下,青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类)通过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的发酵作用,产生有机酸(主要是乳酸),有机酸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使饲料能长期保存,同时也使饲料具有适口性。

第6题:

调剂青贮饲料的关键是提高调制青贮饲料的酸碱度,使PH接近()。


正确答案:4.0

第7题:

试述青贮饲料的微生物发酵过程。


正确答案: 青贮饲料的微生物发酵过程可分为好氧期、微生物发酵竞争期、稳定期和青贮启窖期4阶段。
(1)好氧期:指饲料青贮的环境从有氧变为厌氧的过程。耗净空气中氧气是保证青贮得以进行的前提,此时的耗氧作用来自青绿植物自身细胞呼吸和其表面上附着的微生物作用。好氧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青贮原料的化学组成及青贮窖装填紧密程度及速度。一般认为,蛋白质含量高的豆科作物或牧草,要比富含糖分和淀粉的玉米植株或根茎类饲料作物所需的时间长;青贮窖装填松软或装填速度慢的要比紧密的、及时密封的长。正常情况下,此期一般不超过5天。
(2)微生物发酵竞争期:在厌氧条件下,很多厌氧或兼性厌氧菌都可在饲料青贮中进行发酵,其中乳酸菌的乳酸发酵能否占主要地位,是青贮成败的关键。另外,梭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等分解能分解乳酸、糖分和蛋白质,产生有害物质,兼性厌氧的酵母菌也可在青贮中存活、增殖。在制作青贮饲料时必须尽快创造乳酸发酵所需的厌氧、低PH的环境,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3)稳定期:随着青贮饲料中有机酸的积累,乳酸进一步积累,PH不断下降,当乳酸积累到含量为1.5%~2%,PH为4.0~4.2时,青贮饲料在厌氧和酸性的环境中成熟,进入稳定期,青贮饲料可长期保存。
(4)青贮开窖期:制好的青贮饲料开窖后,由于空气进入,好氧微生物利用青贮饲料的有机酸和残留糖分进行发酵、产热,从而引起饲料品质败坏。因此,开窖后的青贮饲料应尽快用完,每次取用后用薄膜盖紧,尽量减少与空气接触。

第8题:

已知,XX县肉牛养殖有限公司正积极向周边乡镇收购全株玉米秸秆准备进行青贮。你作为该公司的技术人员,请叙述青贮饲料制作原理、制作关键及制作步骤?


正确答案:一般青贮饲料制作的原理:一般青贮是在厌氧环境中,使乳酸菌大量繁殖,从而将饲料中的淀粉和可溶性糖变成乳酸。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后,便抑制腐败菌的生长,这样就可以把青贮料的养分长期保存下来。一般青贮的制作关键:青贮原料中要有一定的含糖量,含糖量要达到2%。一般禾本科植物的含糖量较多。2、原料的含水量要适度,以含水65%~75%为宜。3、温度适宜,一般以19~37℃为宜。4、将原料压实,排出空气,形成缺氧环境。一般青贮的制作步骤:1、收割要掌握好青贮原料的收割时间,及时收割。密植的青贮玉米应在在乳熟后期,蜡熟前期收割。2、运输收割后的青贮原料若放在田间时间过长,会因水分蒸发、细胞呼吸作用和掉叶等,造成养分的损失。故青贮原料要割、运、贮连续进行。3、切碎将运来说青贮原料洗净后切碎,根据饲喂对象的不同,切成2~5cm.。4、装窖、踩实装窖一般是随装随踩,每次装窖30cm厚踩实一次,尤其要踩实边缘,踩的越实越好。5、封窖装窖几天之后青贮饲料会发生下沉,故填装时原料应高于窖的边缘30cm,盖上塑料布,再在上面盖上约60cm土,堆成馒头形状,拍平表面,并在窖的周围挖排水沟。

第9题:

青贮饲料制作过程中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是()

  • A、叶面细菌
  • B、叶面乳酸菌
  • C、叶面酵母菌
  • D、叶面霉菌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制作青贮饲料需要满足的条件?


正确答案: (1)青贮原料适宜的水分含量最适宜乳酸菌繁殖的水分含量为5%-75%。
(2)青贮原料适宜的含糖量青贮原料中应有适宜的糖分,糖分适量,乳酸菌就繁殖得快,产生的乳酸就多,整个原料酸度就会很快提高,有害微生物被抑制就不能生长繁殖。相反,如果糖分不足,产生的乳酸就少,有害微生物就会活跃起来,青贮料就会霉烂变质。青贮原料中的含糖量一般不应低于鲜重1%。一般来说,饲料作物玉米、高粱、甘薯、栽培和野生禾本科牧草的含糖量不会低于1%。
(3)厌氧环境乳酸菌是厌氧菌,而腐败菌等有害微生物大多是好氧菌。如果青贮原料中含有较多空气,乳酸菌就不能很好繁殖,腐败菌等有害微生物会活跃起来,尽管青贮原料有充足的糖分、适宜的水分,青贮料仍要变质。
(4)适宜的温度在青贮成熟过程中,温度也是主要因素之一。最理想的温度是25~3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防碍乳酸菌的生长繁殖,影响青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