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侦查执法资格考试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擅自设立金融机构同时出现,不属于()犯。A、牵连犯B、想象竞合犯C、法条竞合犯D、继续犯

题目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擅自设立金融机构同时出现,不属于()犯。

  • A、牵连犯
  • B、想象竞合犯
  • C、法条竞合犯
  • D、继续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称为()

A.继续犯

B.牵连犯

C.想象竞合犯

D.吸收犯


参考答案:C

第2题:

数次贪污构成的犯罪是( )。

A.连续犯

B.继续犯

C.想象竞合犯

D.牵连犯


正确答案:A

第3题: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下列犯罪形态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的是( )。

A.继续犯

B.吸收犯

C.牵连犯

D.想象竞合犯


正确答案:C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罪数形态的处断原则。所谓“从一重处断”是指对具体罪数形态所触犯的数个罪名。按照其犯罪行为所触犯的数罪中最重的犯罪论处。所以,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的前提是犯罪行为触犯数个异种罪名。在罪数形态中,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的只有两种:想象竞合犯和牵连犯。在本题所给出的几种罪数形态中,继续犯、吸收犯只触犯一个罪名,所以不可能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

第4题:

数行为在处理时作为一罪的情况有(  )。
A.连续犯
B.牵连犯
C.吸收犯
D.想象竞合犯


答案:A,B,C
解析:
【精解】数行为在处理时作为一罪就是处断的一罪。连续犯、牵连犯和吸收犯是处断的一罪。而想象竞合犯、结果加重犯是实质的一罪。故选A、B、C项。

第5题:

简述想象竞合犯的特征及与牵连犯、吸收犯罪的区别。


答案:
解析:
想象竞合犯,指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在表面上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由于想象竞合犯只有一行为,从重视行为在确认罪数方面的地位的观点看,以“一行为”而犯数罪,不是实际的数罪,而是观念上的数罪或者想象的数罪,所以想象竞合犯又称观念竞合犯或想象数罪。含有貌似数罪实为一罪的意味。
其特征是:(1)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2)同时触犯了数个罪名。
想象竞合犯与牵连犯、吸收犯罪的区别要点是行为数量不同。想象竞合犯是“一行为”.而牵连犯、吸收犯是“数行为”。判断一行为还是数行为的要点看是否“同时触犯”数罪。同时触犯数罪的,大体是一行为;不是同时触犯数罪,而是明显有间隔的,大约是数行为。

第6题:

某国家工作人员甲盗窃了国有档案后,转卖给了非国家工作人员乙,甲的行为同时触犯了窃 取国有档案罪和擅自出卖、转让国有档案罪,甲属于() 。

A.牵连犯

B.想象竞合犯

C.法条竞合犯

D.状态犯


正确答案:B

第7题:

甲为擅自设立金融机构而伪造公文、印章,甲的行为属于(  )。
A.想象竞合犯
B.数罪
C.牵连犯
D.吸收犯


答案:C
解析:
解析:牵连犯,是指出于一个犯罪目的,实施数个犯罪行为,数行为之间存在手段与目的或者原因与结果的牵连关系,分别触犯数个罪名的犯靠。对于牵连犯一般是择一重罪处罚,刑法分则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本题中甲为了设立金融机构而伪造公文、印章属于牵连犯,不实行数罪并罚。

第8题: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下列犯罪形态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 )。

A.继续犯

B.吸收犯

C.牵连犯

D.想象竞合犯


正确答案:CD
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理论,在四个选项中,只有牵连犯、想象竞合犯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

第9题: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下列犯罪形态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的是(  )。
A.继续犯
B.吸收犯
C.牵连犯
D.想象竞合犯


答案:C,D
解析:
对继续犯的处罚,依据刑法分则的相应规定;对吸收犯的处罚,依据吸收之罪处断;对牵连犯的处罚,应当注意,在刑法分则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形下,依据从一重处断;对想象竞合犯的处罚,依据从一重处断的原则。

第10题:

实质的一罪包括( )。
A.牵连犯 B.连续犯
C.继续犯 D.想象竞合犯


答案:C,D
解析:
【详解】
所谓实质的一罪,是指形式上具有数罪的某些特征,但实质上仅构成一罪的犯罪形态。它包括继续犯、想象竞合犯和结果加重犯。牵连犯和连续犯属于处断的一罪,而非实质的一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