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安执法考试

一类清查的目的是为掌握全国和省(区、市)森林资源现状与消长变化动态,宏观分析(),为制定全国林业方针政策,编制和调整各种林业规划、计划,开展森林资源监测,预测森林资源发展趋势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题目

一类清查的目的是为掌握全国和省(区、市)森林资源现状与消长变化动态,宏观分析(),为制定全国林业方针政策,编制和调整各种林业规划、计划,开展森林资源监测,预测森林资源发展趋势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森林资源变化与发展趋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国家建立() 制度,对全国森林资源现状及变化情况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价,并定期公布。

A.森林资源登记制度

B.森林资源确权制度

C.森林资源调查监测


正确答案:C

第2题:

国家森林资源监测是以()为单位进行的。

A、县(市)

B、省(区)

C、林业局(场)

D、乡(镇)


答案:B

第3题:

国家建立森林()制度,加大公益林保护支持力度,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并建立()制度,对全国森林资源现状及变化情况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价,并定期公布。

A.鼓励开采利用,森林资源登记制度

B.占补平衡,森林资源确权制度

C.生态效益补偿,森林资源调查监测


答案:C

第4题:

实行食盐加碘的省(区、市)占全国省(区、市)总数的( )。

A.60%

B.65%

C.70%

D.80%


正确答案:D
89.  D  [解题思路] 本题可直接从资料中找到答案。
  

第5题:

全国森林资源清查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标准地调查

B、角规调查

C、小班调查

D、抽样调查


答案:D

第6题:

什么是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简称一类清查)


正确答案:即国家森林资源调查。在国家林业局组织下实施,复查间距期为5年。其目的是通过查清全国或省、自治区的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及其消长变化情况,为制定全国林业方针、政策,制定全国和各省区及大林区的各种林业计划、规划和预测资源发展趋势提供科学依据。这类调查以省、市、区或大林区为单位进行。

第7题:

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对象为()。

A、全国(或大区域)

B、林业局

C、林场

D、林班


答案:A

第8题:

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下列各项权力中属于国务院行使的是()

A.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

B.决定全国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C.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区域划分

D.决定特别行政区的制度


参考答案:C

第9题:

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8.21%。()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10题:

下列关于森林资源调查体系说法错误的是( )。

A.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简称“一类调查”
B.二类调查是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C.三类调查是伐区作业设计调查
D.一、二、三类调查均能适用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答案: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