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执法资格考试

李某在观看中超足球比赛时,向球场内投掷杂物,经执勤民警制止后李某才停止,对于李某的行为,公安机关应当()。A、警告处罚B、罚款处罚C、行政拘留处罚D、不予处罚

题目

李某在观看中超足球比赛时,向球场内投掷杂物,经执勤民警制止后李某才停止,对于李某的行为,公安机关应当()。

  • A、警告处罚
  • B、罚款处罚
  • C、行政拘留处罚
  • D、不予处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天天城区某街道张某的理发店与李某的便利店相邻。某日,因张某在便利店门口堆放物品,李某与之发生口角,经其他人劝开后,张某趁李某不备拿起理发店的拖把打向李某,李某闪避不及被打中腿部(后经鉴定为轻微伤),导致现场混乱,有人见状打110报警。派出所值班民警老关、小王接到指令后立即出警。

民警达现场后,张某声称“这是我们的私事,警察管不着”,不顾现场群众劝阻和民警的口头制止,继续吵闹并拿着拖把追打李某。此时,民警最恰当的做法是:

A.民警小王将李某强行带离
B.民警二人合力控制张某
C.对张某使用催泪喷射器
D.出枪警告

答案:B
解析:
《人民警察法》第八条: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依法予以拘留或者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强行带离现场适用于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或危害社会安全的违法人员,李某是被侵害人,不能强行带离,故A项错误。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第十八条:违法犯罪行为人不听从公安民警口头制止的,公安民警可以将其传唤至公安机关处理;违法犯罪行为人不听从公安民警口头制止,并实施暴力行为的,公安民警应当根据本规程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处置措施。第十九条:对正在以轻微暴力方式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尚未严重危及公民或者公安民警人身安全,经警告无效的,公安民警可以徒手制止;情况紧急,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徒手制止。张某不顾民警的口头制止仍然对李某实施殴打,民警可以对其采取徒手制止方式,故B项正确。
第二十三条:公安民警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所列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公民人身安全等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喷射器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故C项错误。
第三十条:公安民警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规定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故D项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第2题:

赵某(13周岁)、李某(15周岁、曾因违反治安管理被公安机关处罚)、陈某(17周岁、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和陆某(19周岁、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观看足球比赛时在赛场内燃放烟花,并向场内投掷杂物,情节严重。公安机关对赵某等四人的处罚决定及执行正确的有:

A.对赵某给予行政拘留处罚但不予执行
B.对李某给予行政拘留处罚并执行
C.对陈某给予行政拘留处罚但不执行
D.对陆某给予行政拘留处罚但不执行

答案:C
解析:
本题为争议题。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第二十一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三)七十周岁以上的;(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陈某17周岁但之前无治安违法行为,因此属于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不执行行政拘留。
因此,选择C选项。

第3题:

下列哪些情况经警告无效后可以使用武器?()

A、张某正用菜刀砍李某

B、王某持刀抢劫一路人

C、李某潜入一居民家行窃,被户主发现后,持刀将户主捅死后逃跑

D、李某纠集5人与王某等6人发生群殴,在双方拳脚互殴中,造成多人表皮出血,110民警到场后口头制止不了


参考答案:ABC

第4题:

李某在观看中超足球比赛时,强行进入场内,在体育场观看中日足球对抗赛的过程中展示了自制的对日本队带有侮辱性的标语,其行为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定的扰乱体育比赛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行为。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天天城区某街道张某的理发店与李某的便利店相邻。某日,因张某在便利店门口堆放物品,李某与之发生口角,经其他人劝开后,张某趁李某不备拿起理发店的拖把打向李某,李某闪避不及被打中腿部(后经鉴定为轻微伤),导致现场混乱,有人见状打110报警。派出所值班民警老关、小王接到指令后立即出警。
民警达现场后,张某声称“这是我们的私事,警察管不着”,不顾现场群众劝阻和民警的口头制止,继续吵闹并拿着拖把追打李某。此时,民警最恰当的做法是:(单选)

A.民警小王将李某强行带离
B.民警二人合力控制张某
C.对张某使用催泪喷射器
D.出枪警告

答案:B
解析:
《人民警察法》第八条: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或者威胁公共安全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依法予以拘留或者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强行带离现场适用于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或危害社会安全的违法人员,李某是被侵害人,不能强行带离,故A项错误。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第十八条:违法犯罪行为人不听从公安民警口头制止的,公安民警可以将其传唤至公安机关处理;违法犯罪行为人不听从公安民警口头制止,并实施暴力行为的,公安民警应当根据本规程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处置措施。第十九条:对正在以轻微暴力方式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尚未严重危及公民或者公安民警人身安全,经警告无效的,公安民警可以徒手制止;情况紧急,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徒手制止。张某不顾民警的口头制止仍然对李某实施殴打,民警可以对其采取徒手制止方式,故B项正确。
第二十三条:公安民警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所列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公民人身安全等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喷射器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故C项错误。
第三十条:公安民警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规定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故D项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第6题:

2017年1月26日17时许,某县何坝镇村民林某为小孩过满月,邀请同村罗某、李某等十余人在家聚会。21时许,罗某、李某因相互劝酒发生口角后,罗某打了李某背部一拳,致李某滑倒在地扭伤脚踝。随后,李某拨打110报警。

罗某酒醒后表示很后悔,称愿意赔礼道歉,赔偿李某损失,希望公安机关调解处理。李某接受道歉,同意调解。后在民警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假如罗某不履行协议,李某不满找到公安民警,民警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A.对罗某进行强制执行
B.对罗某进行治安处罚
C.告知李某提起行政诉讼
D.重新主持治安调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行政执法基础知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本案中,达成调解协议后,罗某不履行调解协议,因此公安机关应当对罗某给予处罚,因此A、C、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7题:

某日晚20时许,某派出所接市局110指令:称报警人李某的某品牌手机在某饭店吃饭时遗失。李某拨打遗失手机,捡到手机的张某接听,并称可以把李某的手机送还,但需支付劳务费,李某认可。双方在约定地点见面。但在交接时,张某提出加钱,李某不同意,发生争吵,张某一拳将李某鼻子打出血。
在调查时,张某拒绝配合,撕扯民警警服,阻碍执法,造成恶劣影响。张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有:(多选)

A.捡拾李某手机
B.向李某索要劳务费
C.将李某鼻子打出血
D.撕扯民警警服

答案:C,D
解析:
本题涉及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内容,将李某打出血属于一种斗殴行为,属于行政违法,撕扯民警警服,影响警察执法,妨害公务,C、D正确,A、B两项都属于民法中规定。因此选择CD项。

第8题:

公安派出所接到家庭暴力报警后,立即赶往现场,发现李某正在对妻子赵某拳打脚踢。派出所民警处置正确的是( )。

A.立即拘留李某,制止家庭暴力

B.责令李某带赵某去医院就医

C.及时进行勘验、检查,调查取证

D.给予李某批评教育结案


参考答案:C

第9题:

2017年1月26日17时许,某县何坝镇村民林某为小孩过满月,邀请同村罗某、李某等十余人在家聚会。21时许,罗某、李某因相互劝酒发生口角后,罗某打了李某背部一拳,致李某滑倒在地扭伤脚踝。随后,李某拨打110报警。

何坝镇派出所接指令后,值班副所长老安立即带民警2人赶到现场,发现罗某醉酒,不停辱骂李某。经口头制止无效后,民警对罗某进行约束,可以使用的装备有:

A.警绳
B.脚镣
C.约束带
D.手铐

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行政执法基础知识。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程序规定》第四十六条:违法嫌疑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可以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也可以通知其家属、亲友或者所属单位将其领回看管,必要时,应当送医院醒酒。对行为举止失控的醉酒人,可以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等进行约束,但是不得使用手铐、脚镣等警械。罗某是醉酒的状态,不能适用脚镣、手铐,故排除。因此本题选择AC。

第10题:

5月10日中午12时,李某酒后走到农贸市场旁的一个烟酒铺,向店老板孙某讲:“买条烟”。孙某拿了一条烟递给他说“80元”。李某接过烟,搁下50元钱就走,老板喊道“不行,最低75元”。李某没有搭理继续往前走,孙某追出店门,抓住李某胳膊让其付钱,李某回身狠狠地瞪了孙某一眼,孙某便不敢再说话。李某走后,孙某大喊“有人抢劫了”。附近巡逻民警陈某等人闻讯立即赶来,李某见状向农贸市场跑去,陈某等紧追到农贸市场里面,眼看李某即将消失在人群中,民警陈某经警告无效,朝李某开枪,但未击中李某,致旁边卖菜的吴某死亡,杨某轻伤,李某不敢再跑,被陈某抓获。 5月10日13时,李某被带回公安局,民警杜某、戴某立即对李某进行询问。李某交代了其还曾经收购了两个有赃物嫌疑的路面井盖(价值600元),放在其经营的废品收购站(李某及其家人居住在该废品收购站内)。5月11日12时,结束对李某的询问。杜某、戴某为了尽决获取证据,经报值班局领导批准,开具了检查证,立即赶到废品收购站,出示工作证后进行检查,告知李某家属对其检查的理由、依据和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按照李某的供述,很快找到井盖,并当场实施扣押,制作了检查笔录,让李某家属签名。民警返回公安局后报经治安大队长批准,立即制作了证据保全决定书和清单,让李某签字确认。 民警办案中存在哪些问题?并说明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本案存在以下问题:
(1)对李某口头传唤超过8小时错误,应打延长询问时限审批报告。
(2)民警杜某、戴某持工作证(警官证)检查李某的住所错误。对公民住所的检查时,应当出具检查证和工作证,两者缺一不可。
(3)告知李某家属对其检查的理由、依据和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错误,对李某家属只要出具检查证即可。
(4)对当场实施扣押,制作了检查笔录,让李某家属签名错误。检查笔录由检查人员、被检查人员或者见证人签名,扣押物品的,应当制作证据保全清单,一式二份,由调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一份交持有人,一份附卷备查。
(5)扣押由治安大队长批准错误,扣押应当由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6)制作了证据保全决定书和清单,让李某签字确认错误,应由李某家属当场在证据保全决定书和清单上签字。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