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警中级执法资格考试

下列情形中,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的是有()。A、甲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价值2000元B、乙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为C、丙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D、丁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

题目

下列情形中,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的是有()。

  • A、甲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价值2000元
  • B、乙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为
  • C、丙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
  • D、丁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C,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我国《刑法》,明知是毒品犯罪的违法所得,仍协助他人转移以掩饰、隐瞒其性质的,构成( )。A.包庇罪B.窝藏罪C.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D.洗钱罪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的考点是洗钱罪。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非法性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为:提供资金账户的;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或者金融票据的;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的性质和来源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第2题:

甲误将乙从事恐怖活动的犯罪所得当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犯罪所得转移至境外,甲的行为构成

A.洗钱罪
B.窝藏罪
C.包庇罪
D.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答案:A
解析:
被告人将洗钱罪规定的某一上游犯罪的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误认为洗钱罪上游犯罪内的其他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不影响洗钱罪的认定。洗钱行为也是窝藏、包庇罪以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一种形式,但是,由于刑法已经将洗钱行为单独规定为一种犯罪,所以,洗钱行为只以洗钱罪定罪。

第3题:

下列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表述,说法正确的是哪一个?( )

A.某甲将非法制造的用于销售的淫书、淫画放在李某家保管,在其找到买主后再到李家取货、交货,后李某代朋友购买了部分淫书,则李某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B.某乙走私了一万只手表,将其放在张某的车库中,由张某帮其销售,二人平分所得,则张某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C.某丙杀人后将凶器交给宋某保管,宋某在公安机关调查时说不知此事,并于当晚将凶器扔入河中,则宋某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D.某丁教唆袁某实施盗窃行为,袁某盗窃后将财物交丁保管,丁将赃物转移后,代为销售,则某丁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正确答案:A
B、D两项中,乙和张某、丁和袁某均已成立共同犯罪,不再单独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C项中因凶器并非犯罪所得,不能成为本罪的对象。

第4题:

二手手机店老板甲提供摩托车,让乙和丙配合去飞车抢夺手机,然后将抢来的手机在其店内销售,乙、丙一共抢得手机30多部,共卖得赃款5万多元。对此:()

A:甲的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B:乙、丙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帮助犯
C:三人仅构成抢夺罪的共同犯罪
D:三人都构成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应数罪并罚

答案:C
解析:
【考点】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区别。详解:由于甲教唆、帮助乙、丙二人抢夺手机,已构成抢夺罪的共同犯罪,而销售赃物的行为属于事后不可罚的行为,不再成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第5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钱罪与上游犯罪的关系密不可分,没有上游犯罪就没有冼钱罪
B.掩饰、隐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这些是下游犯罪、派生犯罪
C.并不是说上游犯罪行为人必须经法院定罪判刑,才能认定洗钱罪成立
D.只要有证据证明发生了上游犯罪,行为人明知或应知系上游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仍为上游犯罪的行为人提供资金账户、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就可以认定洗钱罪成立


答案:A,B,C,D
解析: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六)》第16条。

第6题:

下列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B.明知是赃物而予以隐匿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C.明知是赃物而居中介绍买卖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D.明知是自己盗窃获得的赃物而低价予以销售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答案:D
解析:
【精解】犯罪分子销售自己的犯罪所得及其收益,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不构成犯罪。故选D项。

第7题:

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甲盗窃乙的一本存折后,假冒乙的名义从银行取出存折中的6万元。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B:甲盗窃了乙200克的海洛因,因本人不吸毒,就将海洛因转卖给丙。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贩卖毒品罪
C:甲盗窃了博物馆的一件国家珍贵文物,以20万元的价格转卖给乙。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D:甲盗窃了乙的一块名表,以2万元的价格转卖给丙,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答案:B
解析:
不可罚的事后行为,是指当一种行为达到既遂之后,不法状态仍继续存在,由于这种不法状态的持续已经被前罪的犯罪构成所评价,所以不予独立处罚。盗窃他人财物之后,予以窝藏、转移和销售的行为就是典型,本犯实施以上行为不成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但是如果事后的销赃行为侵犯了新的法益,就需要数罪并罚了。本题中A、D选项都没有侵犯新的法益,而B、C则侵犯了新的法益,因此要数罪并罚。但C项应构成盗窃罪和倒卖文物罪。

第8题:

下列哪些行为不应当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追究刑事责任?

A.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式掩饰、隐瞒的

B.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

C.明知是毒品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掩饰其来源的

D.明知是走私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隐瞒其性质的


正确答案:BCD
63.【答案】BCD 【考点】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洗钱罪【解析】 《刑法》第312条第1款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是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A项符合本罪,不选.《刑法》第349条第1款规定:“……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系为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B项构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当选.《刑法》第191条第1款规定:“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一)提供资金帐户的;(二)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三)通过转帐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四)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C、D两项均构成洗钱罪,当选.

第9题:

下列哪些行为不应当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追究刑事责任?
A.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岁销售或者以其他方式掩饰、隐瞒的
B.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斯得的财物的
C.明知是毒品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掩饰其来源的
D.明知是走私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隐瞒其性质的


答案:B,C,D
解析:
《刑法》第312条第1款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是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A项符合本罪,不选。《刑法》第349条第1款规定:“……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是为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B项构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当选。《刑法》第191条第1款规定:“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一)提供资金帐户的;(二)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三)通过转帐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四)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是为洗钱罪,C、D两项构成洗钱罪,当选。

第10题:

甲在盗窃之前,请乙代为销赃。甲盗得财物后,乙如约销赃,获赃款2000元。甲、乙二人平分了赃款。乙(  )。
A.构成盗窃罪
B.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C.构成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二罪
D.不构成犯罪


答案:A
解析:
解析:经事前通谋于事后为犯罪分子销赃的,应当以共犯论处。故对于乙的行为应当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