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警中级执法资格考试

民警刘某下班着便装回家,恰遇两名歹徒持刀对乘客实施抢劫,刘某见状与歹徒搏斗。后在路人的协助下将歹徒制服,刘某负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刘某不得使用武器B、刘某是在非工作时间制止紧急犯罪,不属于依法履行职责C、刘某负伤,对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抚恤D、如果刘某因此致残,应当与现役军人享受国家同样的抚恤和优待

题目

民警刘某下班着便装回家,恰遇两名歹徒持刀对乘客实施抢劫,刘某见状与歹徒搏斗。后在路人的协助下将歹徒制服,刘某负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刘某不得使用武器
  • B、刘某是在非工作时间制止紧急犯罪,不属于依法履行职责
  • C、刘某负伤,对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抚恤
  • D、如果刘某因此致残,应当与现役军人享受国家同样的抚恤和优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晚,田某加班回家路上遇到刘某抢劫,被逼到墙角后用砖头拍在刘某头上,刘某死亡。田某的行为构成( )。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故意杀人

答案:B
解析: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给另一较小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正当防卫,是指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第2题:

某县公安局民警欧某,休假期间赴国内某景区旅游。路遇歹徒李某持刀抢劫林某,欧某见状与歹徒搏斗,负伤致残,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欧某在享有国家的抚恤和优待之外,还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A.向李某要求民事赔偿
B.向林某要求适当补偿
C.向某县公安局申请国家赔偿
D.向某县见义勇为基金会申请救助

答案:A
解析:
A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歹徒侵犯民警的民事权益,民警可以要求歹徒李某承担民事责任。
B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三条,见义勇为者的赔偿与补偿请求权
因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权益被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责任,被侵权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题目中没有说明歹徒李某逃逸或者无力承担责任,故不能直接要求受益人林某补偿
C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二条,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此处不是国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权利,不属于申请国家赔偿的范围。
D项,根据《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一条,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因此休假期间警察仍然有保护群众人身财产的义务,不能申请见义勇为基金会的救助。
故本题答案为A。

第3题:

李某系某看守所民警,因对在押人员刘某怀有成见,令与刘某同监室的王某将刘某打伤。因此对民警李某可以采取禁闭措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根据《人民警察法》相关规定人民警察有下列行为之一并不听制止,可能造成恶劣影响的,可以对其采取禁闭的措施:(1)违抗命令,不服从指挥,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2)沙嫌泄露公安工作秘密或者为犯罪嫌疑人通风报信的(3)威胁、恐吓、蓄意报复他人的(4)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的。(5)酗酒滋事,扰乱工作秩序和公共秩序的;(6)其他有必要采取禁闭措施的。题干中李某系某看守所民警,因对在押人员刘某怀有成见,令与刘某同监室的王。某将刘某打伤。但缺乏“并不听制止,可能造成恶劣影响的”等情况,因此不能对民警李某采取禁闭措施。

第4题:

刘某因涉嫌抢劫罪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因其单身,与年届七旬的老母亲两人共同生活。因刘母常年有病,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刘某的叔叔便托人向县公安局求情,并为刘某申请取保候审,公安局经审查情况属实,考虑到实际情况,遂决定对刘某取保候审,由刘某的母亲为保证人,并告知了刘某母亲应履行的义务。刘某在回家第二天即不知去向,刘某母亲发现后向公安机关报告,公安机关对于给刘某的取保候审,违反法律程序的地方有()。

  • A、刘某涉嫌抢劫犯罪,不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
  • B、刘某的叔叔无权为刘某申请取保候审
  • C、因为抢劫案件性质严重,对刘某取保候审,应当让其交纳保证金
  • D、因刘某的母亲无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不能作保证人

正确答案:A,B,D

第5题:

民警甲、乙到涉嫌抢劫罪的张某家执行拘留时,发现张某的同学刘某携带一皮包匆匆外出,民警发现该皮包的特征符合张某抢劫案中被害人的皮包特征,此时民警不用搜查证就可以对刘某携带的皮包进行搜查。()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民警刘某在办理外甥陈某殴打梁某的案件时未回避
B.派出所民警施某着便装下班回家,路遇他人财物被抢夺,装作没有看见
C.民警牛某将警服借给朋友大学生秦某到公园拍照
D.民警黄某、何某巡逻时怀疑林某的手机是被盗物品,出示工作证后对林某当场盘问、检查

答案:D
解析:
《人民警察法》第四十五条: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民警刘某在办理外甥的治安案件时,属于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应当回避,故A项错误。
第十九条: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民警施某路遇抢夺视而不见的行为,违背了警察的职责,故B项错误。
第三十六条:……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民警牛某将警服借给他人的行为,违反了这一规定,故C项错误。
第九条:“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民警怀疑林某手机是被盗物品,怀疑林某有违法犯罪嫌疑,民警可以经出示工作证后对其进行盘问检查,故D项正确。
因此本题选择D项。

第7题:

民警小王、老田巡逻中发现刘某正持枪抢劫一路人,这时,()。

  • A、民警可以立即使用武器制止刘某
  • B、民警不得对刘菜使用武器
  • C、民警经警告无效后可以使用武器
  • D、民警应当先使用警械,不能制止的再使用武器

正确答案:C

第8题:

张某下班途中被一歹徒尾随,歹徒将其皮包抢去后,
持刀逼住张某的喉部要其交出银行卡密码,张某不从,歹徒持刀便刺,
张某情急中夺过匕首,将歹徒刺伤。关于本案的处理,正确的是( )。

A: 张某构成伤害罪
B: 张某属于正当防卫
C: 张某属于防卫过当
D: 张某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B,D
解析:
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
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
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
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张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故本题答案选BD。

第9题:

刘某在实施抢劫时,被巡逻民警发现,刘某驾车逃逸,警车在后面紧追,刘某慌不择路,将正在过马路的徐某撞倒,致徐某当场死亡。问:徐某家人是否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 A、可以申请国家赔偿,因为徐某的死亡是在巡逻民警执行任务过程中发生的;
  • B、不可以申请国家赔偿,但可以要求国家给予补偿;
  • C、不可以申请国家赔偿,可以要求刘某承担赔偿责任;
  • D、可以申请国家赔偿,因为徐某的死亡是由于民警紧追刘某,致使刘某慌不择路造成的;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民警王某休假期间着便装乘公共汽车回故乡,在车上恰遇两名歹徒持刀对乘客实施抢劫,王某见状与歹徒搏斗。后在乘客的协助下将歹徒制服,王某负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在非工作时间制止紧急犯罪,属于见义勇为
  • B、王某虽然是在非工作时间制止紧急犯罪,但仍然属于履行职责
  • C、如果王某因此致残,应当按照见义勇为的相关规定,由国家给予抚恤或者补偿
  • D、如果王某因此致残,应当与现役军人享受国家同样的抚恤和优待

正确答案:B,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