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问答题用凯氏定氮法测蛋白质时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减少误差,提高准确度?

题目
问答题
用凯氏定氮法测蛋白质时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减少误差,提高准确度?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随机误差),消除测定过程中的系统误差,严格遵照操作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用极坐标法测设点位时,角度测设误差和距离测设误差致使被测设点位分别产生纵向和横向误差,其综合影响叫点位误差。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用直径法这种近似方法来测圆柱的圆度时,其误差值为从各个方向测得值中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值。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测量时,为了减低读数误差,提高测角精度,可采用复测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为提高滚齿机的传动链精度,在修理时一般不能采用()。

  • A、减少传动元件的数量
  • B、提高传动元件的安装精度
  • C、装配时用误差补偿
  • D、加装误差校正装置

正确答案:A

第5题:

凯氏定氮法测蛋白质蒸馏时,消化液加入过量NaOH后,呈()色。

  • A、蓝绿
  • B、蓝黑
  • C、无
  • D、白

正确答案:B

第6题:

在分段基准线法中,采用有利时间进行观测,同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来提高观测精度。

  • A、增加测回数
  • B、进行精密平差
  • C、往返观测
  • D、均方差

正确答案:A

第7题:

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可以消除()误差。

  • A、2C
  • B、误差
  • C、对中误差
  • D、横轴误差大气折光误差

正确答案:A

第8题:

提高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减少误差可采用什么措施?


正确答案:(1)采用高导磁材料做铁心,增加铁心截面,缩短磁路; (2)减小二次负荷阻抗,增加二次导线截面; (3)可利用两个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顺向串联; (4)适当减小电流互感器一、二次绕组的匝数比。

第9题:

用拉钢丝检测法测导轨的直线度误差有何特点?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利用拉紧后的钢丝作为理想的直线,直接测量导轨上各段组成面的直线度误差线值。象用平尺拉表比较法一样,是一种线值测量法。
这种方法只可检测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在床身导轨上放一个长度为500mm的垫铁,垫铁上安装一个带有刻度的读数显微镜,显微镜的镜头应对准钢丝并必须垂直放置。在导轨两端,各固定一个小滑轮,用一根直径小于0.3mm的钢丝,一端固定在小滑轮上,另一端用重锤吊着。重锤的重量应为钢丝拉断力的30%~80%。然后调整钢丝两端,使显微镜在导轨两端时,钢丝与镜头上的刻线相重合。记下显微镜上可动分划板手轮上的读数。 移动垫铁,每隔500mm观察一次显微镜,检查钢丝是否与刻线重合,不重合时,调整读数显微镜上手轮使其重合,并记下读数。在导轨全长上测量,依顺序记录读数。把读数排列在坐标纸上,画出垫铁的运动曲线图。在每1000mm长度上的运动曲线和两端点连线间的最大坐标差值,就是1000mm长度上的直线度误差。如果形成的曲线是中凸或中凹线,最凸或最凹点至两端占连接的坐标差值即为导轨全长上的直线度误差。如果形成的是波折线(即在横坐标轴两侧分别有点),则采用包容线法,取距离最小的两根平行线间的坐标差值,为导轨全长上的直线度误差。

第10题:

怎样才能减少误差,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正确答案:(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2)减少测量误差;
(3)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4)消除测定过程中的系统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