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问答题印发抗旱材料、文件等耗用的宣传费用应不应该在特大抗旱补助费中列支?为什么?

题目
问答题
印发抗旱材料、文件等耗用的宣传费用应不应该在特大抗旱补助费中列支?为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

A、开展抗旱宣传教育活动

B、增强全社会抗旱减灾意识

C、鼓励和支持各种抗旱科学技术研究

D、鼓励和支持各种抗旱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答案:ABCD

第2题:

(3)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12分)


正确答案:

【解析】直接从政府的性质、宗旨、工作的原则的角度考查政府为什么要承担抗旱职责,从政府职能角度考查在抗旱工作中怎样体现政府职能,都很好地体现了教材知识点与热点材料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解读和获取材料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3)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地基本原则是对人们负责;农民遇上严重旱害,需要国家帮助救灾,国家组织抗旱救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为了抗旱救灾,政府调动公共资源保证粮食生产,主要履行的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各级政府组织力量帮助农村抗旱救灾,体现的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第3题: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抗旱责任制落实、()、抗旱设施建设和维护、抗旱物资储备等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处理或者责成有关部门和单位限期处理。

A、抗旱预案编制

B、抗旱定案编制

C、抗旱决算编制

D、抗旱预算编制


答案:A

第4题:

材料一: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受面积达1.57亩。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拔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显著成果。 材料二: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 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职能。


正确答案: (1)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农民遇上严重旱害,需要国家帮助救灾,国家组织抗旱救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2)政府组织抗旱救灾,保证粮食生产,主要履行的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各级政府组织力量帮助农村抗旱救灾,体现的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第5题:

马铃薯为什么能抗旱?


正确答案: 生产上马铃薯常用薯块播种,特别是用整薯播种,由于苗期生长的营养大多从母薯中获得,所以马铃薯在苗期非常耐干旱。尤其在北方地区,以雨水农业为主,马铃薯播种时,墒情不好,幼苗虽然表现茎节缩短,叶色变深,有的小叶卷缩,长期不能展开,但仍然不会枯死,至降雨后可旺盛生长,并可收获块茎。遇到长时间的干旱,其他作物将大幅度减产或绝产,而马铃薯虽然生长受阻,但在降雨后仍然恢复生机;结薯期晚一些,当尚能获得较好的收成。这是其他作物难以比拟的。马铃薯虽然有较好的抗旱能力,但要获得高产,缺水对植株生长是不利的,尤其在团棵后期到结薯前期。因此,良好的水肥条件是马铃薯高产的基础。

第6题:

抗旱规划应当主要包括()、抗旱服务组织建设、旱情监测网络建设以及保障措施等。

A、抗旱应急水源建设

B、抗旱组织体系建设

C、抗旱应急设施建设

D、抗旱物资储备


答案:ABCD

第7题:

(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一

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受面积达1.57亩。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拔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显著成果。

材料二

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材料三

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来得缺位,只能靠天吃饭。

(1)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6分)

(2)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分)

(3)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12分)

(4)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8分)


正确答案:
从题目设问来看,第(1)问限定运用“经济手段”知识来分析抗旱工作,第(3)直接从政府的性质、宗旨、工作的原则的角度考查政府为什么要承担抗旱职责,从政府职能角度考查在抗旱工作中怎样体现政府职能,都很好地体现了教材知识点与热点材料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解读和获取材料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第(2)问范围宽,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同时对的学生概括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第(4)问给出的哲学范围较大,要求学生对材料层层解析,很好地准确地提取材料信息,找准哲学观点,这有一定难度。
参考答案:(1)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改革灌溉方式;运用价格杠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人们节约用水。
(2)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首先要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确保粮食安全;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水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合理分配用水,保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3)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地基本原则是对人们负责;农民遇上严重旱害,需要国家帮助救灾,国家组织抗旱救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为了抗旱救灾,政府调动公共资源保证粮食生产,主要履行的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各级政府组织力量帮助农村抗旱救灾,体现的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4)坚持实事求是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认识抗旱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坚
持实践观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抗旱措施;坚持关系和发展的观点,把抗旱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并考虑抗旱活动对自然较近的和较远的影响。

第8题:

特大干旱旱情缓解后,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宣布(),并及时报告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A、结束紧急抗旱期

B、结束抗旱期

C、结束紧急防涝期

D、结束防涝期


答案:A

第9题:

2014年4月,中央财政下拨特大抗旱补助费1.6亿元,支持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北方冬麦区8省受旱地区抗旱救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我国国家财政() ①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②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障性支出力度 ③是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 ④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正确答案:B

第10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受面积达1.57亩。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拔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显著成果。 材料二 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材料三 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来得缺位,只能靠天吃饭。 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


正确答案: 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地基本原则是对人们负责;农民遇上严重旱害,需要国家帮助救灾,国家组织抗旱救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为了抗旱救灾,政府调动公共资源保证粮食生产,主要履行的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各级政府组织力量帮助农村抗旱救灾,体现的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