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问答题热水过滤对玻璃漏斗和滤纸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题目
问答题
热水过滤对玻璃漏斗和滤纸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进行过滤操作时,滤纸放入漏斗后,用手按紧使之密合,然后用溶剂润湿滤纸,赶去滤纸与漏斗壁间的气泡。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大生产时过滤除炭最好用()滤器

A.布氏漏斗和滤纸

B.垂熔玻璃滤器

C.钛滤器

D.微孔滤膜滤器


正确答案:C

第3题:

精滤用的过滤装置包括( )

A.滤纸

B.微孔滤膜

C.砂滤棒

D.垂熔玻璃漏斗

E.板框过滤器


正确答案:BD

第4题:

《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规定,一般测有机项目时选用()过滤。

  • A、快速滤纸
  • B、0.45μm的滤膜
  • C、砂芯漏斗
  • D、玻璃纤维漏斗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沥青溶解度测试采用( ),对沥青进行过滤。

A.古氏坩埚
B.沥青过滤装置
C.沥青过滤装置和玻璃纤维滤纸
D.古氏坩埚和玻璃纤维滤纸

答案:D
解析: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混合料试验规科(JTG E20-2011)P35-36页,沥青溶解液过滤的方法很多,ASTMD2042中规定用古氏锅及玻璃纤维滤纸,本试验法依照国标修改为用古氏坩端及玻璃纤维滤纸,

第6题:

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B

第7题:

测混浊水样的耗氧量,不能采用 ________过滤水样。

A.滤纸

B.玻璃过滤器

C.古氏漏斗


正确答案:A

第8题:

倾泻法过滤时,玻璃棒下端应靠在漏斗内()位置。

A.三层滤纸

B.一层滤纸

C.漏斗底部

D.以上三种都可以


本题答案:A

第9题:

初中化学《过滤》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9日 浙江省温州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过滤
2.内容:
实验4-2 取一张圆形滤纸,如图4-15所示折好并放入漏斗,
使之紧贴漏斗壁,并使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用少量水润
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不要有气泡。



如图4-16所示,架好漏斗,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以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



取实验4-1中处理过的一杯液体,沿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注意液面始终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比较未经处理的天然水和做了不同程度处理的水,它们的清澈程度有什么差别?
讨论
1.上面的过滤实验中,有几个操作关键点?
2.你可以利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10分钟。
(2)教学过程中要有师生互动、课堂提问。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
(4)试讲中涉及到的实验及其他教学用具用语言进行情景模拟即可。
答辩题目
1.除了过滤外,常见的净化水的方法有哪些,其中哪种方法的净化程度比较高?
2.过滤操作中,涉及到化学仪器有哪些?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教师呈现一杯从学校池塘里取出的水,请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这杯水显然是不干净的,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净化它?
【学生回答】可以用上节课讲过的明矾吸附净水。
【提出问题】用明矾吸附后的大颗粒物如何除去呢?
【学生回答】过滤。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过滤的操作步骤及有哪些注意事项。
(二)探究新知
【教师演示】取出一张圆形滤纸,将滤纸的折法演示给学生,并呈现出具体操作图示。
【学生操作】学生分小组按照教师演示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
【教师演示】将折好的滤纸放入漏斗,使之紧贴漏斗壁。用少量水润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不要有气泡。
【教师讲解】强调将滤纸放入漏斗时,要使滤纸紧贴漏斗壁,并使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
【教师演示】将漏斗架好,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以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
【教师讲解】强调漏斗的下端管口一定要紧靠烧杯内壁。
【教师演示】将盛有池塘水的烧杯,烧杯口紧贴玻璃棒,将液体沿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
【教师讲解】玻璃棒在这个操作中的作用是用来引流,玻璃棒的下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同时强调倾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贴玻璃棒,并且要注意液面始终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学生实验】学生动手进行过滤实验的操作。
【教师提问】过滤实验中,可以用“一贴二低三靠”来总结操作关键点,你能分别说出它们代表的是什么吗?
【合作探究】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下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教师总结】明确过滤操作的要求:“一贴二低三靠”。
【提出问题】分析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
【教师引导】可以从过滤操作的要求方面去思考。
【学生讨论】①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
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
③盛放滤液的烧杯本身不干净等。
(三)拓展提升
【提出问题】
将静置后的河水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请问: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图中实验装置还存在的两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回答】玻璃棒;引流;滤纸高于漏斗边缘;漏斗下端管口未紧靠烧杯内壁。
(四)小结作业
【师生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表述学习心得。
【布置作业】思考可以利用什么物品来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
【板书设计】
过滤
要求:“一贴二低三靠”
玻璃棒:引流
【答辩题目解析】
1.除了过滤外,常见的净化水的方法有哪些,其中哪种方法的净化程度比较高?
【参考答案】
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降、过滤、蒸馏等;其中蒸馏之后得到的水净化程度比较高,但蒸馏之后得到的水也还可能含有可溶性的杂质离子,可以通过沉淀的方式除去。
2.过滤操作中,涉及到化学仪器有哪些?
【参考答案】
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等;
其中属于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第10题:

苯乙烯中TBC测定时,为什么萃取液要用滤纸过滤?不过滤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是将萃取液中的微量聚合物及少量杂质滤去,以免影响测定结果.不过滤使分析结果偏高。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