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单选题酱油大曲的生产工艺是()。A 固态通风制曲B 中温大曲C 高温大曲D 中高温大曲

题目
单选题
酱油大曲的生产工艺是()。
A

固态通风制曲

B

中温大曲

C

高温大曲

D

中高温大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大曲白酒生产工艺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1.采用固态配醅发酵2.在较低温度下的边糖化边发酵工艺3.多种微生物的混合发酵4.固态甑桶蒸馏.

第2题:

江苏名酒中属于浓香型白酒的有()。

  • A、洋河大曲
  • B、高沟大曲
  • C、双沟大曲
  • D、汤沟大曲
  • E、丹阳封缸酒

正确答案:A,B,C,D

第3题:

唐代的《霓裳羽衣曲》是最著名的()。

A.器乐大曲

B.声乐大曲

C.歌舞大曲

D.舞蹈大曲


参考答案:C

第4题:

酱油按照生产工艺可分为()。

  • A、配制酱油
  • B、发酵酱油
  • C、化学酱油
  • D、蒸馏酱油

正确答案:B,C

第5题:

叙述清香型大曲酒清蒸二次清工艺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一)工艺流程:
原料→粉碎→高温润糁→蒸料→散冷→加大曲粉→拌匀→入缸发酵→蒸酒→头渣酒→出甑加量水→扬凉→
加曲→入缸发酵→蒸酒→二渣酒
↑↓
辅料酒糟
(二)粉碎(辊式粉碎机)
目的:使原辅料表面积增大,易糊化。
要求:1、经粉碎的高粱应呈4-6-8瓣。
2、其中能通过1.2㎜筛孔的细粉25-35%,4-6-8瓣占65-75%,整粒不超过0.3%
3、据气候变化,冬季细些,夏季粗些。利于发酵升温。
(三)高温润糁(润料):
作用:易于糊化,富集香味。果胶分解成甲醇,除C.H3OH。
操作:加水量:原料重量的55-65%,水温90℃(高,结
疙瘩,低,易淋浆)
堆心温度60℃,堆积20-24h,5-6h拌一次。
堆积期间,冬天可升温至42-45℃,夏季47-52℃
要求:润透,不淋浆,无干糁,无异味,无疙瘩,手搓成面,内无生心。
问题:变馊,酸败:不卫生,不按时翻拌,水温度低。
(四)蒸料:
作用:糊化,排杂,杀菌。
操作:蒸料前水煮沸→撒稻壳或谷壳→开大气门→加料(见气撒料,匀,平)→闷头浆(60℃,26-30%)→加大蒸气80分钟(98-99℃)→糊化(105℃)
要求:熟而不粘,内无生心,闻有糁香无邪杂味。
另外,可将辅料同时蒸30分钟,当天用完,不与其它混合。
(五)加水,扬凉
作用:1、降温2、颗粒分散。
操作:趁热挖出→堆成长方形→泼入冷水(30-40%)→通风凉渣机打散扬凉。
(六)加曲:
曲的作用:糖化、发酵、产香味。
加曲量:投料量的9-11%}大:升温快,易产酸,酪醇酒苦;小:发酵缓慢,醅子不易升温,曲大酒苦。
清茬曲:红心曲:后火曲=3:3:4
加曲温度:冬季:温度低,发酵缓慢。夏季:品温高或翻拌久,易生酸。春季20-22℃、夏季20-25℃、秋季23-25℃、冬季25-28℃.
曲的粉碎度:大如豌豆,小如绿豆,能通过1.2㎜筛孔的细粉不超过55%。
(七)大渣入缸发酵
缸距10-24㎝埋于泥土下与地面一平,忌用裂缝缸、旧缸。
1、入缸前:缸内缸盖清水洗净,并用0.4%花椒水洗刷缸,使缸有愉快气味。
2、入缸条件控制:温度、水分、酸度、淀粉含量。这里因为纯粮发酵,淀粉,酸度已基本确定,淀粉38%左右,酸度0.2左右,故只控制水分,温度。①水分53-54%,最高不超过54.5%。低了,升温快,酸度高。高了,口味寡淡,且影响蒸酒。②温度,与室温和地温有关。
根据山西中部酒厂实践一般:入窖后用谷壳或稻草、塑料密封并盖好缸盖。①9-10月11-14℃。②11月9-12℃③寒冷季节12-2月地温6-8℃,入温13-15℃.④3-4月8-12℃⑤5-6月、7-8月热季,入温尽量低,入温都在11-18℃,保证“清香纯正”之特点。
大渣发酵管理:主要控制发酵温度。做到适时顶火7-8天,适温顶火28-30℃最高不过32℃.并符合“前缓、中挺、后缓落”的规律。①前缓:发酵升温缓,防止产酸过多。②中挺:顶火温度能保持一段时间3天左右,发酵完全。③后缓落:每天0.5℃,1-12天隔天检查。
(八)出缸、蒸馏:
出缸操作:起出
蒸馏
蒸甑:1、桶身的形象、高度2、底锅(蒸汽管)3、云盖4、过汽管5、冷凝管6、篦子
操作:1、准备工作:(1)、换底锅水:水位距篦子50-60㎝.(2)起出酒醅撒稻壳。
2、拌料:加辅料18%左右。多,升温快,产酸多,杂味多,影响酒质。少,粘湿,上汽不均。
3、装甑:撒稻壳→开汽→装料。要求:(1)轻、松、薄、匀、平、准(2)见汽撒料。(3)材料两干一湿,蒸气两大一小。装甑时间:续渣法35-45分钟;清渣法50-60分钟。
4、盖云盖,连冷却管,密封。
5、蒸馏流酒:蒸馏,缓汽蒸馏,大汽追尾。流酒:速度1.5-3㎏每分钟为宜;温度25-30℃酱香多为35℃以上。量质摘酒,分级贮存。经验:看花摘酒。酒花:让流出的酒流入小的承接器内,激起的泡沫。大清花、二清花、小清花(绒花)、过花、油花满面。
(九)二渣发酵:
入缸发酵控制:温度,春秋冬22-28℃,夏18-23℃;淀粉,14-20%;水分58-62%加水应视大渣酒醅流酒多少而异,一般原则:多,底醅酸度不大,适当多加新水,反之,对二渣产酒不利。入缸温度视气候、淀粉、酸度灵活掌握。
总之,清蒸二次工艺,强调“养大渣,挤二渣”所谓“养大渣”:因大渣为纯粮发酵,入缸淀粉含量高38%,发酵极易生酸,故十分重视大渣酒醅不能生酸过多。所谓“挤二渣”,充分利用淀粉,尽量产出更多的酒。

第6题:

产品标签内容除符合GB7718要求外,还应注明()

  • A、酿造酱油或配制酱油
  • B、氨基酸态氮含量
  • C、用于“佐餐和/或烹调”
  • D、产品标准号(生产工艺)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大曲酒生产工艺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采用固态配醅发酵:
2、在较低温度下的边糖化边发酵工艺(双边发酵)。
3、多种微生物混合发酵(来源:曲,环境,窖池等)
4、固态甑桶蒸馏(相当于填料塔)

第8题:

以下不属于特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的特点的是()

  • A、整粒大米为原料
  • B、整粒高粱为原料
  • C、大曲面麸加酒糟
  • D、红褚条石垒酒窖

正确答案:B

第9题:

酱油按生产工艺可分为()。

  • A、配制酱油
  • B、发酵酱油
  • C、化学酱油
  • D、蒸馏酱油
  • E、氨基酸态酱油

正确答案:B,C

第10题:

唐代的《霓裳羽衣曲》是最著名的()。

  • A、器乐大曲
  • B、声乐大曲
  • C、歌舞大曲
  • D、舞蹈大曲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