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简述当代德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当代德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联邦一级无专门管理学前教育机构的部门。
(2)大部分幼儿园实行半日制,中午由家长领回家。
(3)不提倡对幼儿进行读、写、算等知识方面的教学。
(4)学前师资培养有明显的层次性或等级性特征。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当代世界范围内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总体发展特点。


参考答案:当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把培养师资的工作列为学前教育事业中的基本建设,非常重视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工作。其主要发展特点表现为:(1)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质量:包括提高学历水平、专业类型划分、高等院校为培养主体等。(2)重视学前教育师资的职后培训 

第2题:

简述当代国外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1)学前教育中心的转移;
(2)多形式和多功能的学前教育机构;
(3)倡导多元化教育.

第3题:

举例论述当代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1)评价目的强调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前教育的水平,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这是由学前教育评价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学前教育评价工作进行得好,可以起到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而如果学前教育评价工作进行得不好,则会妨碍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2)重视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现代学前教育评价主张让被评价者参与评价的过程,强调被评者通过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达到自我提高,以及评价者和被评者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对话,互相修正,使结果尽可能取得一致。
(3)重视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客观评价与主观描述相结合。

第4题:

简述澳大利亚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特点:
(1)澳大利亚为联邦制国家,教育分权于州。各州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
(2)全社会比较重视学前教育。
(3)注重将国家、学前教育机构、家庭三方面结合,教育质量高,教师地位高。
发展趋势:
(1)社会变化急剧,学前教育机构需要不断审查自我,对外在变化作出调整。
(2)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特别强调教师、家庭和孩子之间的互相作用。
(3)在学前教育和教师教育领域,通才教育越来越受关注。
(4)政府在学前教育的发展中持续地发挥了参与作用。

第5题:

简述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
(1)传统幼儿园,有的叫儿童活动场所,有的叫儿童之家。
(2)幼儿俱乐部或游戏所、儿童店。前者由教会和福利机构开办;后者是60年代学生运动产物。
(3)根据不同的教育家命名的幼儿园。如:福禄贝尔幼儿园。

第6题:

简述德国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制度。


参考答案:(1)大学:培养在德国学前教育机构中工作的一小部分、专注于社会教育的人。接受为期4年的被作“社会专科教育”方面的专业训练,其中1年用于实践方面的培训。入学者的资格要求是10年级毕业生或具有2年职业训练的同等学历者。毕业生大多数在较大的日间学前教育机构中担任领导工作。
(2)技术学校:主要培养学前教育教师,50%是由私人开办的,其中大多数又是教会开设。入学者的资格要求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或其他中等学校的毕业生。
(3)培训学院:这类学校入学要求是完成实科10年级学习或至少具有职业训练的同等学力者。培训时间1-3年,主要培养学前教育机构的助理员。

第7题:

简述当代法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1)政府重视,视之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基础和解决母亲不能照顾子女的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
(2)建立有效的教育行政和管理制度,通过教育立法和有关规定和文件,使学前教育工作有章可循;同时给地方和学校一定自主权。
(3)重视研究儿童的个别差异和教学的个别化。
(4)重视幼小衔接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第8题:

简述当代教育学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第9题:

简述近代德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三个时期。
(1)19世纪初,私立的、各种名称的学前教育设施。最早且最负盛名的是巴乌利美保育所。
(2)19世纪中期,弗利托娜为代表的幼儿学校运动。
(3)19世纪下半期,福禄贝尔“幼儿园”运动。

第10题:

简述当代德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
(1)东、西德在统一前具有不同的教育观念和体系。
(2)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制度僵硬、缺乏灵活性。
(3)已有幼儿园和托儿所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儿童入园的需求。入园、入托难,一直是一个引起德国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的社会问题。
对策:
1.努力统一两种幼儿教育模式,原西德在园所数量上向原东德地区靠拢,但从教育观念上影响原东德地区的学前教育。
2.让教师带着问题参加培训,这叫“共同构成,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3.要求儿童掌握外语这门工具。幼儿园外语教学要与情感、社会、智力相结合,让儿童带着美好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学习,让学习外语令人愉快。